Literature
首页药品天地专业药学中药大全中药指纹图谱

岗松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来源:中草药
摘要:摘要:目的:建立岗松油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以鉴别岗松油的质量。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对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岗松油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岗松油指纹图谱,确定12个色谱峰为共有峰。结论:不同产地和采收期岗松油的指纹图谱稳定性好,相似性高,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利用岗松油指纹图谱可以对岗松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建立岗松油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 以鉴别岗松油的质量。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对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岗松油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岗松油指纹图谱, 确定12 个色谱峰为共有峰。结论:不同产地和采收期岗松油的指纹图谱稳定性好, 相似性高, 具有特征性和唯一性, 利用岗松油指纹图谱可以对岗松油的质量进行控制。
    关键词: 岗松油; 气相色谱; 指纹图谱

    岗松油为桃金娘科岗松属植物岗松B aeckeaf ru tescens L. 带有花果的枝叶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挥发油, 为淡黄色至淡棕黄色的澄清液体, 气芳香,具有特殊的香味。岗松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地, 具有化瘀止痛、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之功效, 用于跌打瘀肿、肝硬化、热泻、热淋、小便不利、阴痒、脚气、皮肤瘙痒、疥癣、水火烫伤、虫蛇咬伤。岗松油作为广西地方习用中药材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 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之功效, 用于皮肤湿疹、瘙痒、淋病、疥疮、滴虫性阴道炎、脚癣。此外岗松油还可作为香精香料使用。岗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蒎烯、1, 8-桉叶素、芳樟醇、石竹烯、律草烯等[ 1~ 3 ]。本实验在对不同产地和不同采集期样品主要化学成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GC 法对其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 从而为岗松油的质量标准研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日本岛津GC—14B 型气相色谱仪, F ID 检测器, 威马龙色谱工作站。芳樟醇对照品(批号1503-200001) 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试剂均为分析纯。
    岗松采自隆安、灵山、钦州、合浦、廉江、博白、陆川、北流、兴业、贵港、玉林, 经广西中医药研究所中药研究室赖茂祥副研究员鉴定, 将岗松枝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 年版一部挥发油测定甲法经水蒸气蒸馏提取、收集而得岗松油, 其中11 个为不同产地, 12 个为同一产地(灵山) 不同采集期。另2个市售商品购自南宁、玉林药市, 共25 批样品。
2 条件与指纹图谱的建立
2.1 色谱条件: Sh im adzu OV -101 石英毛细管色谱柱(25 m ×0.25 mm ) ; 柱温升温程序: 80 ℃ (5m in) →1℃/m in →90℃→10℃/m in→200℃(5m in)。进样口温度250℃,氢焰离子化检测器(F ID)温度250 ℃; 载气为高纯度氦气, 柱前压50 kPa; 分流比100∶1, 空气50 kPa, 氢气60 kPa; 进样量1μL; 峰面积以归一化法计算各主要成分的质量分数。记录60m in 色谱图, 30m in 以后没有出峰, 提示30 m in 内岗松油成分出峰完全。
2.2 各峰位的确立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岗松油气相色谱可分离出50 多个成分, 利用GC2M S 联用仪并采用对照品色谱保留值对照, 鉴定其主要成分[ 3 ]。按上述测定条件记录各批岗松油样品的气相色谱图,从中选取了12 个共有峰作为可以构成指纹图谱的稳定的特征峰, 确认的成分为: 1 号峰, A-侧柏烯(A-thu jene) ; 2号峰, A-蒎烯(A-p inene) ; 3 号峰, B-蒎烯(B-p inene) ; 4号峰, 聚伞花素(cym ene) ; 5号峰, 1,8-桉叶素(1, 8 cineo le) ; 6号峰, 蒈烯(careen) ; 7号峰, A-松油烯( A-terpinene ) ; 8号峰, 芳樟醇( linaloo l) ; 9号峰, 松油醇-4 ( terp ineol-4) ; 10号峰,A-松油醇(A-terp ineo l) ; 11号峰, 石竹烯(caryophyl-lene ) ; 12号峰,草烯(hum u lene) ,比较各批样品的色谱图,这12个色谱峰是共有的, 确定为共有指纹特征峰(图1) , 共有指纹峰的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90%以上。岗松油中芳樟醇为主要成分之一, 从指纹图谱中可以得出芳樟醇的色谱峰分离较好, 峰位居中, 峰面积所占的比例较大且相对稳定, 因此选择芳樟醇为参照物, 确定芳樟醇峰(8 号峰) 为内参照峰。
    以芳樟醇色谱峰(S 峰) 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积分值为1, 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 共有指纹峰特征参数和质量分数见表1。
2.3 方法学考察
2.3.1 精密度试验: 取批号为0202 的岗松油样品,连续进样5 次, 检测指纹图谱, 记录各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以芳樟醇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积分面积为参照, 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 结果显示, 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 RSD 均小于3%。
2.3.2 重现性试验: 取灵山2月份采集的岗松5份, 分别提取挥发油样品, 检测指纹图谱, 记录各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以芳樟醇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积分面积为参照, 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 结果显示, 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没有明显的变化, RSD 均小于3%。
2.3.3 稳定性试验: 取批号为0202 的岗松油样品,分别于0、1、3、6、24 h 进样, 检测指纹图谱, 记录各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以芳樟醇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积分面积为参照, 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 并测定12 个共有峰的质量分数。12 个指标成分的相对保留时间RSD 均小于3%; 相对峰面积比值的RSD 除石竹烯、草烯外,均小于5%; 质量分数RSD 除A-松油烯、A-松油醇、石竹烯、草烯外, 均小于5%。结果表明岗松油样品的相对稳定性、相似性良好。
2.4 不同产地和来源样品的指纹图谱比较: 分别取不同产地和来源的岗松油样品, 检测指纹图谱, 记录各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以芳樟醇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积分面积为参照, 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显示, 各批号的岗松油12 个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比值、共有峰面积所占总峰的面积比值、重叠率和相似度较好, 结果见表2 和3。
2.5 同一产地不同采集期样品的指纹图谱比较: 分别取同一产地(灵山) 不同采集期(12 个月) 的岗松油样品, 检测指纹图谱, 记录各共有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以芳樟醇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积分面积为参照, 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果显示, 各批号的岗松油12 个共有指纹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相对峰面积比值、共有峰面积所占总峰面积比值、重叠率和相似度较好, 结果见表4和5。
3 讨论
    本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 GC 色谱条件的仪器精密度及岗松油样品稳定性均良好, 不同产地和采收期的岗松油主要成分基本相同, 分别为A-侧柏烯、A-蒎烯、B-蒎烯、聚伞花素、1, 8-桉叶素、蒈烯、A-松油烯、芳樟醇、松油醇-4、A-松油醇、石竹烯、草烯, 是12 个共有指纹峰, 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 均小于3% , 表明其在GC 色谱的相对位置稳定, 可作为定性鉴别的指标参数, 质量分数有部分成分存在差异, 似提示该部分成分的稳定性稍差些, 虽然有差别, 但均为共有构成特征, 故将这12 个峰作为指纹图谱的特征峰。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相对保留时间重现性好, 相似度较高, 可以作为鉴别岗松油质量的指标之一。
    岗松油的化学成分较复杂, 组分多且质量分数低, 较大的组分如A-侧柏烯、1, 8-桉叶素等约15% ,均未超过20% , 次之组分约为10% , 故质量分数偏差较大, 12 个指标成分是从25 批岗松油样品中选出的质量分数较大的共有峰, 12 个共有指纹峰占总峰面积的90% 以上, 非共有峰总峰面积小于10% ,因此具有代表性。不同样品之间质量分数比值有差异, 甚至某些组分差异较大, 这对天然产物尤其是挥发油是很正常的, 但其指纹图谱的整体面貌极其相似, 根据质量分数选择确定各共有峰峰面积的比值[ 4 ] , 则可用于岗松油的鉴别。试验中曾选择1, 8-桉叶素为内参照物, 但其色谱分离效果不好, 且出峰较早, 因此选择另一主要成分芳樟醇, 从指纹图谱中可以得出芳樟醇的色谱峰分离较好, 峰位居中, 峰面积所占的比例较大且相对稳定, 故选择芳樟醇为参照物。本指纹图谱分析条件采用程序升温, 同时也适用于岗松油的主成分分析和确认。

References:
[ 1 ] J i X D, Zhao G L , Pu Q L , et al1A nalysi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B aeckea f ru tescens L . by GC2M S [J ]. A cta P harm S in(药学学报) , 1980, 15 (12) : 766
[ 2 ] ShenM Y, He Z H, L iu H1 Studies on chem 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essential o il from B aeckea f ru tescens L . [J ]. Guang x I Forest S ci T ech (广西林业科技) , 1993, 22 (4) : 157
[ 3 ] L iu B M , L aiM X, L iang K N , et al1 Study on the quality analysis of essential o il from B aeckea f ru tescens L . [J ]. Ch ina J Ch in M aterM ed (中国中药杂志) , 2004, 29 (6) : 539-542
[ 4 ] Zhou Y X1 S tud ies on the T echnics of the F ing erp rint of Ch ineseM ateria M ed ica (中药指纹图谱研究技术) [M ]1 Beijing:Chem ical Industry P ress, 2002

作者:刘布鸣,赖茂祥,梁凯妮,林霄,严克俭

作者: 2006-3-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