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求医问药专家门诊名家医案

孔少华治疗风温感冒医案

来源:www.tcmer.com
摘要:生石膏30g(先煎)杏仁泥10g板蓝根15g生知柏各10g大青叶10g全蝉衣10g双花10g青连翘10g霜桑叶10g杭菊花10g滑石块15g橘络20g条黄芩10g全瓜蒌30g苇根15g叁剂[按]内热外感,孔老常以桑菊银翘白虎和方加减,咽痛者,加蝉衣、大青叶,甚者加板蓝根。生石膏25g(先煎)霜桑叶10g龙胆草10g生知柏各10g炒栀子10g......

点击显示 收起

董某 男59岁 1983.2.30
内热外感,咽痛鼻塞,身冷乏力,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解。
生石膏30g(先煎) 杏仁泥10g 板蓝根15g 生知柏各10g
大青叶10g 全蝉衣10g 双花10g 青连翘1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滑石块15g
橘络20g 条黄芩10g 全瓜蒌30g   苇根15g 叁剂
[按] 内热外感,孔老常以桑菊银翘白虎和方加减,咽痛者,加蝉衣、大青叶,甚者加板蓝根。

周某 女 75岁 2001.1.7
内热外感,解之不当致邪内恋,口苦且干,舌苔白而质绛,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化和解。
鲜茅苇根各30g 条黄芩10g 淡豆豉10g 炒知柏各10g
栀子炭1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鲜生地30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鲜石斛30g 滑石块15g
青连翘10g 荷叶10g 全瓜蒌30g 三剂
[按] 内热外感,阴分不足,在清透基础上常加鲜石斛、肥玉竹、天花粉,养胃阴而不滋腻。


刘某 男 50岁 1983.9.27
外感发热退后,内热未靖,时或烦急心悸,疲乏舌苔白,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化。
生石膏25g(先煎) 霜桑叶10g 龙胆草10g 生知柏各10g
炒栀子10g 淡豆豉10g 条黄芩10g 青连翘10g
全瓜蒌30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六一散15g(布包)
茅苇根各15g 贰剂
[按] 热郁胸中,心中烦急,栀子豉汤。

杜某 女 60岁 1989.3.31
外感解后,内热未靖,口渴纳少,精力困顿,宜清化和调。
生石膏30g(先煎)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生知柏各10g
杏仁泥10g 全蝉衣10g 茅苇根各15g 条黄芩10g
川石斛15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滑石块15g
生薏苡仁30g 白蔻5g 荷叶10g 叁剂
[按]挟湿邪者,取三仁汤之意,加杏仁泥、生薏苡仁、白蔻、滑石、通草之属以宣通渗化。

李某 女28岁 1983.5.31
湿热较盛,易于外感,服西药则舌黑,宜以清化和调。
生石膏30g(先煎) 双花15g 青连翘10g 生知柏各10g
霜桑叶10g   蝉衣10g 杭菊花10g 瓜蒌仁15g
茅苇根各15g 黄芩10g 橘子络15g 滑石块15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地骨皮10g 叁剂


鲍某 女70岁 1989.3.31
素体阴虚,湿邪较盛,口干引饮,时感身冷发烧,以宜清化和调。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条黄芩10g 炒知柏各10g
川石斛15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川牛膝15g
细生地10g 天门冬10g 北沙参15g 滑石块15g
生薏苡仁30g 云茯苓30g 法半夏10g 六神曲10g
火麻仁 叁剂

 

[1] [2] [3] [4] 下一页

 


张某 女 70岁 1984.1.7

初期湿热过盛,发为口腔“天疱疮”,经西医予以“激素”疗法,致湿邪入络,刻下胸膺疼痛颇剧,大便数日未下,时或咳嗽,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渗达络。
生石决明30g(先煎) 生石膏30g 黛蛤粉15g(布包) 炒知柏各10g
生赭石12g 旋复花12g 忍冬藤30g 嫩桑枝30g 川牛膝15g
青连翘10g 生薏苡仁30g 晚蚕砂15g 滑石块15g
炒枳壳10g 法半夏10g 全瓜蒌30g 云苓皮30g 川萆薢15g 叁剂

关某 女 63岁 1980.5.8
前方晋后,面部红肿见消,然湿毒尚未靖,且时有复发象,再依原议增减。
生石膏30g(先煎) 金银花15g 青连翘10g 生知柏各10g
黄连面5g(同煎) 条黄芩10g 白僵蚕10g 全蝉衣10g
大青叶10g 蒲公英30g 全瓜蒌30g 滑石块15g
杏仁泥10g 白茅根15g 薄荷叶5g 炒栀子10g 三剂
[按]肝胃两阳并盛挟湿毒上攻,故以生石膏伍以生石决明、生赭石、旋复花清降肝胃,以蚕砂、半夏、苓皮、萆薢、滑石渗化湿邪,银花、连翘、公英、大青解毒。

李某 男51岁 1982.9.19
湿热素盛,逢寒则流涕,手着凉水则作痛,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化。
茅苇根各15g 嫩桑枝30g 双花10g 炒知柏各10g
青连翘10g 条黄芩10g 蝉衣10g 川牛膝12g
法半夏10g 云茯苓30g 黄连5g 六一散15g(布包)
橘络10g 三剂

扬某 女 28岁 1989.5.12
肺热津伤,鼻时流涕,咽喉不利,宜以清化和调。
生石膏30g(先煎) 辛夷花10g 条黄芩10g 生知柏各1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大青叶15g 薄荷叶5g
炒栀子10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滑石块15g
荷叶10g 川石斛15g 全瓜蒌30g 白茅根15g 青竹茹15g伍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沈某 女 39岁 1984.1.11
内热兼感时邪,咽疼身冷,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解。
生石膏30g 板蓝根15g 大青叶10g 生知柏各1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全瓜蒌30g 茅苇根各15g
炒栀子10g 全蝉衣10g 金银花10g 滑石块15g
元明粉3g 青连翘10g 羚羊粉0.5g 三剂

张某 女 48岁 1987.5.5
外感解之不当,高烧一周未退,头痛恶心,时或身冷,宜以清疏芳解。
生石膏30g 薄荷叶5g 地骨皮10g 生知柏各1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忍冬花15g藤30g 青连翘10g
白僵蚕10g 全蝉衣10g 瓜蒌仁15g 滑石块15g
条黄芩10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青竹茹15g 茅苇根各15g 紫雪2瓶(分冲) 三剂
[按]郁热重者,以紫雪散里清外透。

何某 女 27岁   1989.5.9
手术感冒,“白细胞”增高,宜以清化内消。
生薏苡仁30g 金银花20g 青连翘10g 生知柏各10g
蒲公英30g 紫地丁10g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白茅根15g 条黄芩10g 川黄连5g 滑石块15g
杭菊花10g 西黄丸1瓶(分吞) 五剂
[按]术后后感冒,以西黄丸合银、翘、公英、地丁,解毒散瘀,以防走黄内陷。

谷某 男 60岁 1987.5.29
外感解后,内热未靖,伤津而口渴引饮,舌苔白腻而质绛,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平和调。
天花粉15g 肥玉竹12g 云茯苓30g 炒知柏各10g
黑元参10g 天麦门冬个10g 细生地10g 川牛膝15g
北沙参15g 炒丹皮5g 霜桑叶10g 六一散15g(布包)
耳环石斛5g 瓜蒌仁15g 三剂

王某 男 71岁 1989.5.9
外感解后,内热未靖,口渴引饮,大便秘结,舌苔白而质绛,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化和调。
生石膏30g(先煎) 川石斛15g 天花粉15g 炒知柏各10g
肥玉竹12g 天门冬10g 细生地10g 黑玄参10g
火麻仁15g 北沙参15g 瓜蒌仁15g 建泽泻12g
荷叶10g 郁李仁15g 橘络15g 三剂
[按] 热后伤津,以养胃阴为主。

孔某 男 28岁 1983.9.14
肺阴不足,湿邪较盛,咽喉经常疼痛,舌苔白腻,脉象弦滑而数,宜以清滋渗化和调。
生石膏30g 大青叶10g 马勃10g 炒知柏各10g
黑玄参10g 童秋石2g 蝉衣10g 川牛膝12g
青连翘10g 板蓝根12g 升麻1g 滑石块12g
霜桑叶10g 橘络8g 三剂
锡类散1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李某 女 70岁 2002.6.3
外感解后,内热未靖,动则心悸,恶寒汗出,舌苔薄黄,脉象弦滑而数,右手无脉,宜以清化和调。
鲜生地30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炒知柏各10g
橘子络15g 法半夏10g炒枳壳10g全瓜蒌30g
云茯苓30g 炙甘草3g 青竹茹15g 滑石块15g
荷叶10g 鲜茅苇根各30g 霍石斛30g 三剂

闫某   男 54岁   2001.6.7
湿热较盛,午后咽痛,小溲短赤,头不清爽,舌苔白,脉象弦滑而数,宜清化。
生石膏30g 生石决明30g 嫩桑枝30g 忍冬花15g藤30g 炒知柏各10g
青连翘10g 鲜茅苇根各30g 鲜生地30g鲜石斛30g 川牛膝15g
白通草5g全瓜蒌30g 条黄芩10g 滑石块15g
白僵蚕10g 大青叶15g 野菊花10g 羚羊镑1.5g 五剂

庞某 男15岁 1987.5.29
前方烧退,然午后仍有低热,再为变通前方。
生石膏25g 生鳖甲15g 嫩青蒿10g 生知柏各10g
地骨皮10g 薄荷5g 霜桑叶10g 杭菊花10g
忍冬花10g 连翘10g 茅苇根各15g 滑石块10g
条黄芩10g 瓜蒌仁15g 三剂
[按] 热病伤阴,阴虚午后低热者,加青蒿、生鳖甲、地骨皮以滋阴透热。

初某 女 20岁 2001.6.1
湿邪解之不当,致热内传,午后低烧,已近半月,舌苔白而质绛,脉象弦滑而数,宜清化和调。
生鳖甲15g 嫩青蒿10g 地骨皮10g 炒知柏各10g
南石苇15g 金银花15g藤30g 青连翘10g 川牛膝15g
鲜茅根30g淡竹叶10g 生甘草3g滑石块15g
鲜生地30g海金砂15g 鲜石斛30g条黄芩10g血琥珀5g 五剂
[按] 阴虚发热,兼有下焦湿热者(此为肾炎患者),故以青蒿、鳖甲、地骨皮、鲜石斛、鲜茅根滋阴透热,石苇、海金砂、竹叶炒知柏、滑石块清利湿热。

上一页  [1] [2] [3] [4]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