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求医问药网络门诊名医出镜

谢感共:生活中处处体现时间医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谢感共(左一)在为徒弟门作针灸示范采访广东省中医院客座教授、广西名中医谢感共,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来到餐桌前,记者就按照他的生活中处处体现时间医学观点,有意问到:中午吃什么最符合中医的时间医学。谢感共马上回答。谢感共介绍,按照时间医学饮食起居,有利于健康。...

点击显示 收起

谢感共(左一)在为徒弟门作针灸示范

  采访广东省中医院客座教授、广西名中医谢感共,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来到餐桌前,记者就按照他的“生活中处处体现时间医学”观点,有意问到:“中午吃什么最符合中医的时间医学?”

  “应该养胃健脾。”谢感共马上回答。

  于是,他的弟子吴思平心领神会地拿起了菜谱。一会儿,香煎银雪鱼、粉丝鱼肚等精致菜品摆了上来。

  谢感共介绍,按照时间医学饮食起居,有利于健康。这道香煎银雪鱼呈金黄色,入脾养胃,那道粉丝鱼肚荤素搭配,可以养胃。一番解释,令人茅塞顿开。

  顺应自然规律   维护人类健康

  “凡是生物都是有时间节律的,据此原理研究人类疾病与健康的一门学科即时间医学。”谢感共认为,我国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和《伤寒论》中早已有时间医学的理论,如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昼夜节律、七日节律、四季节律以及年节律的论述。古人所谓“天人相应”等理论其实就是现代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了解时间医学的目的在于顺应自然规律,在生理节律处于低峰期时避免致病因素的侵扰,同时维护自身健康。比如清晨6时~8时,是冠心病癌症、肺心病等严重疾病患者死亡的高峰期;晚6时~8时,是心脏病发作的第二个高峰;夜间则是脑血栓发病的高峰期;某些药物在一日之内的不同时间服用效果是明显不同的。 

  谢感共强调,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所有影响因素当中,人与宇宙的关系是第一位的。常言道“治病求本”,这个“本”往往是先天禀赋所决定的,先天禀赋即是跟人出生时的时间、宇宙环境相关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重要含义。人们只有顺应其变化并及时调节自己,才能维持阴阳平衡,让健康永驻。

  他说,在饮食起居方面,要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环境变化进行四季养生。如童年时代是人类的春天,应该赏而勿罚,对小孩子应该多称赞、多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和性格。年过80岁就进入人类的冬天了,不宜四处奔波,应该与整个大自然“步调一致”,保存自己的精气神,方可“颐养天年”。

  强调整体观念  主张医易结合

  谢感共认为,灵龟八法的命名体现了中医学的第一要义——养生第一、防病第二、治病第三,同时又说明易为医之源、医为易之流的医易关系。灵龟八法既是医易结合的千古典范,又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他首先通过对古天文和“河图”、“洛书”等的研究,指出灵龟八法理论体系的科学背景。他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从人体痛阈值和穴位导电量方面证实了灵龟八法穴位的开闭确实有其内在基础,临床也证实本法对窦性心动过速、慢性浅表性胃炎、高血压病、痛经等多种疾病有较好效果,并且证实其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他还于上世纪80年代创制了“灵龟八法开穴简表”和“灵龟八法开穴自动显示仪”电脑软件,这对推动时间中医学、时间生物学的研究和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跟师后的吴思平在临床上广泛运用这个简表,充分体会到其简便快速,而且印证了灵龟八法对多种疾病确有良效,尤其是对很多常规针灸效果不佳的疑难杂症。

  其实,他的时间医学与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观点,早已运用到师承教学工作中了。早在2004年,谢感共给学生上了一堂《黄帝内经》课。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有一种困惑,认为学中医没有出路,尤其对一些疾病的诊治很难再上一个高度。对此,谢感共在传授系统中医理论的同时,以时间医学为方向,强调中医整体观,主张医易结合,鼓励他们学习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总结他们的丰富经验,创新中医理论。

  在几年的时间里,谢感共通过电话、网络、讲学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开启了一扇认识中医、学习中医的新大门,引领他们从不同视角来看待人类、生命和宇宙。同时,也坚定了他们按传统中医思维治病的信念和继承中医、弘扬中医的信心。

  运用中医思维   指导防治疾病

  给吴思平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不仅大力宣扬中医和利用中医为人治病,还把中医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生活之中。他常说,中医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指导人们养生、防病、治病,而且可以指导人们的一言一行。

  吴思平说,老师在讲解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理论时,强调人体的生命活动随着时间的改变而自动地“开”与“阖”。在五运六气学说指导下,我们可以根据患者出生年月日,即可推算出患者先天禀赋如何,而根据其当时就诊年月日推算出的五运六气,则可了解目前宇宙天体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谢感共另一位徒弟樊莉也体会到,临床上很多“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的实践,都是中医思维指导防治疾病的具体体现。这也是老师在查房示教和临床带教中反复强调的。

  谢感共从实践中发现,任何疾病都有其时间特性。用时间特性来分析疾病,并将人体经络穴位与中药以及针灸、按摩等方法进行直接联系,疗效更佳。如针下辨气,必须凝神调息,全神贯注,静察针下感觉,才能时刻把握住针下经气的变化,及时予以补泻。怎样加强辨气的能力呢?一是专心;二是加强练功、练气,善于调理自身气机。

  吴思平将谢感共讲解的经络诊察法和针下辨气要领运用到颈椎病和关节病的治疗中,发现自己对疾病的判断和把握较之前更为准确,疗效也更为突出。

  樊莉也认为,老师曾说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而中医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彰显了中华民族过人的聪明才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一些作用机理目前还说不清楚,但中医药学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依然在世界医学中独具魅力。因此,大力弘扬中医、传承中医、创新中医,并且还要在生活中处处运用中医,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医。

  跟师心得:按中医思维治病

  □ 吴思平 樊莉 广东省中医院

  谢感共教授以传统中医时间医学为研究方向,强调中医整体观,主张医易结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认识中医、学习中医的新大门。

  老师不仅利用中医为人治病,而且把中医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生活中,他常说,中医药知识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指导人们养生、防病、治病,而且指导人们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因此,他教导我们不仅要大力地弘扬中医、传承中医,并且还要实实在在地在生活中运用中医。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但实际运用的时候,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局部,没有仔细寻找患者发病的根本原因和影响因素。老师认为真正的医学模式应该是与宇宙、社会、环境、身心相关的模式。治病求本,这个“本”往往是先天禀赋所决定的,先天禀赋即是跟人出生时的时间、宇宙环境相关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重要含义。

  老师是传统的中医,也是坚定的中医,对中医的疗效深信不疑,经他治愈的疑难杂症也数不胜数。他常说,目前很多医生疗效不好,不是因为中医本身不行,而是做医生的没有真正地按照中医的方法去做。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医呢?首先医生要有中医思维;其次,必须注重传统中医理论特别是经典的学习和运用。

  除注重传统中医理论的学习外,老师还强调不要轻视针灸。他认为,针灸是中医学中的精华,应该大力发扬,目前临床这种重药轻针的局面应该改变。学习针灸,要继承经典的东西,要特别重视针下辨气,针下辨气必须凝神调息,全神贯注,静察针下感觉,以测知患者机能状况、邪气性质和盛衰,时刻把握住针下经气的变化,及时予以补泻。

  老师的言行,坚定了我们按传统中医思维治病的信念,坚定我们继承中医、发扬中医的信心。

作者: 周颖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