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生物武器:看不见的恶魔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有人说,不管何物,只要它能给人类带来伤害,恐怖分子就会将其用之于恐怖活动中去,如果此断言成立,生物武器无疑是恐怖分子的钟情之物,而“9·11”之后,一系列邮寄炭疽病菌粉末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的巨大危害,也恰恰表明用生物武器搞恐怖活动,将日益成为恐怖分子残害人类的重要手段之一。英国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点击显示 收起

  有人说,不管何物,只要它能给人类带来伤害,恐怖分子就会将其用之于恐怖活动中去,如果此断言成立,生物武器无疑是恐怖分子的钟情之物,而“9·11”之后,一系列邮寄炭疽病菌粉末的恐怖袭击事件造成的巨大危害,也恰恰表明用生物武器搞恐怖活动,将日益成为恐怖分子残害人类的重要手段之一。  



  英国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据史料记载,无意识地利用致死病菌攻击敌人的做法,最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甚至更为久远,但真正专门研究生物武器,并将其应用于战争中的历史,却大约只有200多年。  



  1763年3月,有一个名叫博克特的英国陆军上校,把从医院拿来的天花病人用过带天花病毒的毯子和手帕,作为礼物送给了两位敌对的印第安部落首领。几个月后,天花病毒便在俄亥俄———宾夕法尼亚地区的印第安部落中传播开来,大批的印第安人相继死去,英国人不费一枪一弹,轻而易举地征服了对手。  



  也许是受到英国人的启发和诱惑,此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许多国家都不时地将生物战剂带上战场,削弱敌人的战斗力,尤其是二战期间,在中国的华北、东北和华南等地区,日军曾大量使用细菌武器残害我抗日军民,纳粹德军也在许多占领区实施细菌战,杀害了无数的抵抗者和犹太人。  



  由于生物武器作战效果奇特,一些国家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武器研究机构,大力培植杀伤力更强的病毒。二战期间,侵华日军中的731部队是日本研制细菌战剂的主要机构,为检验生物武器的效果,甚至不惜用平民和战俘等活人作试验品;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的红军生物化学研究所就已开始了生物武器的研究工作。二战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展了生物武器的研制,目前有些研究机构已相当知名,如美国的达格威实验场、陆军传染病研究所;前苏联的扎哥尔斯克、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和斯特里奥等生物武器研究基地的研究水平都非同一般。  



  危害比核武器还大  



  较之于其它武器,生物武器有其独到之处。一是致病性强,人或动物一旦接触到它就会立即发病,如埃博拉、天花和炭疽热等病菌的致病性都很强;二是容易投放,通过空气、食物、动物、植物、信件传播的速度和效果都非常好;三是有潜伏期,有的病菌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只有3—6个小时,大多数是3—4天,个别的潜伏期较长,如常见的肝炎病毒长达30—45天。在潜伏期内,携带者的症状不明显,往往很难发现,一旦发现大多晚矣!这给预防和治疗工作造成很大困难;四是生命力强,有的病菌可存活几十年,像炭疽芽苞可数十年不死,即使已经死亡多年的朽尸,也可成为传染源,其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40年之久,且极难根除。  



  那么生物武器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数据也许最有说服力。天花病毒被生物专家称为最有威力的生物战剂,感染后不易被察觉,传播速度极快,如果美国俄克拉荷马州有3000人感染了它,那么12天内就会殃及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美国人,死亡率高达30%;100公斤炭疽芽苞散播在一个大城市,300万市民就会立即感染毙命。更进一步说,生物战剂造成的心理危害更加难以估量。据调查,在被恐怖分子袭击的过程中,受惊吓的居民数量远远超过感染毒剂的人数,比例大约为10∶1。1995年的东京地铁毒剂案中,真正中毒的人数为650人,而由于精神受刺激被送入院却有5500人之多。  



  此外,生物武器的危害性还体现在难以防治方面。生物武器造孽并不像核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和其他高能武器那样惊天动地,而是悄悄地致人死地,它可在瞬间令无数人命归黄泉。人们在被毒杀时,还会蒙在鼓里,以为是流行病作怪呢?概括地说,生物武器具有易行性、散发性、突发性、多样性、隐蔽性和欺骗性等特点,它不仅使人们对“生物恐怖”活动的预防和应急反应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其危害效果会得到某种程度的增殖。  



  破坏效费比很高  



  简单地说,恐怖分子喜欢生物武器的原因只有四个字:价廉物美,与许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它们在制造、使用和存储等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具有很高的效费比。  



  很多致死病菌的获取成本非常低。在非洲、南美、南亚、西亚和中亚等经济落后的地区,经常流行各种传染病,恐怖分子可因时因地大规模采集;世界上曾有100多个国家的实验室保存过天花病毒等多种病菌,在不需要花很多钱的情况下,恐怖分子从黑市上购买并不困难。因此,有人估算,用500万美元建造的生物武器库,其杀伤效能将大大超过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生物武器也被戏称为“穷国的原子弹”。最新资料显示,20世纪60年代末,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所需成本: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只有1美元。  



  生物武器的使用条件并不像其他大威力武器那样苛刻,可以说十分简单。只要将生物武器放在普通的密码箱中,就可轻易通过海关的检查;如果将生物战剂喷洒在空气中或注入城市自来水系统中,就可让成千上万的人中毒而亡;还可通过现代发达的物流配送系统传播,发生在美国的袭击就是采用邮件投递的方式。这些手段并不复杂,普通人都能完成,恐怖分子更不在话下。  



  此外,生物武器的储存不像其他武器对场地和设施的要求那么高,很多的病菌在普通的实验室中即可储藏,像炭疽杆菌、葡萄球菌和布鲁氏杆菌在一般的玻璃瓶中就能培养,每个想拥有它们的人也很容易办到。  



  生物武器袭击也能防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尽管生物武器的危害巨大,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凭借智慧和勇气是能够战而胜之,生物武器并非不可防范。  



  对这些致命微生物的防护,首先还是应从技术上着手。技术措施包括5个方面:侦、检、防、消、治。侦,即侦察易带有病原体的传染源;检,即检测细菌或病毒的种类,找寻治疗的突破口,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几乎所有的细菌均可被检测出来;防,即采取措施,如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穿防生化衣和注射疫苗等;消,即消灭细菌和病毒的病原体;治,即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受感染的病人或动植物等。可喜的是,这5个方面的技术发展成果令人欣慰。最近,美军研制了一种生物战剂检测器,在被袭击的地点,它能在现场搜集到大量信息,一旦遭到攻击,还可给官方报警;美密苏里大学正在研制一种备有空气静压喷射化学致敏物质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它能自动寻找可吸入的汽溶胶,并在得出病原体分析结果前快速地对感染区消毒。应该相信,技术的进步将使人们对“生物恐怖”说“不”的底气更足。  



  对一个国家来说,要储备足够数量的疫苗,有充足的药物和手段,来保证对付一些突发事件。遭炭疽袭击不久,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就决定增加天花疫苗储量,紧急订购1.68亿份疫苗,同时,美国政府接着追加15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内采购环丙沙星等抗生素药物。为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政府可为居民发放防毒面具、防毒衣等防护用品,尤其要发放家庭检测设备,因为在生物袭击发生后,如果居民能通过该设备迅速确认自己是否中毒,那么就能避免未感染人群受惊吓,将有限的医药品节省下来,提供给那些真正中毒需要治疗的人群,从而消除人们的恐慌心理。美波斯顿大学研制了一种试剂,被测试人员吸入它以后,如果中毒嘴里就会有异味。而缅因州大学正在研制一种测量氧化氮的仪器,如果测试者的氧化氮的呼出量增加,就表明被感染。  



  鉴于“生物恐怖”活动的突发性和反“生物恐怖”斗争的被动性和滞后性特点,完善生物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和建立完整快捷的预防、报告、检测、治疗体制就显得十分重要。美炭疽事件发生后,我国质检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检验检疫部门采取相关措施,严防炭疽传入我国;国家邮政局也要求人们不得收寄白色粉末状物品,防止炭疽通过邮政渠道传播。美国政府要求民众发现异常信件和邮包要立即报警,并送卫生安全部门检测。对邮件发送和进口岸货物加强管理和检测,完善反生物恐怖措施。这些措施均较好地控制了“生物恐怖”危害的进一步发展。  



  ■新闻缘起  



  为防止遭到生物恐怖袭击,美加紧研制防恐怖袭击口服疫苗。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今年2月拨款300万美元资助科学家加紧研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口服疫苗。  



  美国政府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开发出更多药物,以防范炭疽之类的生物恐怖袭击。  



  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丹尼埃说,科研人员已经研究出几种疫苗的制作方法,这些疫苗能够防范炭疽之类的生物恐怖袭击,也能预防霍乱等流行性疾病。这些疫苗已在老鼠身上进行了实验,效果不错。
作者: 2007-4-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