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国科学家秘造转基因保健猪

来源:法制晚报
摘要:现在,中国科学家正在悄悄进行这个具有革命意义的转基因“保健猪”的研发。“不光肥而不腻,而且具有保健作用。”5月8日,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刘忠华向本报记者独家透露,该转基因实验“目前已经进入预实验阶段,但具体内容保密。”中国科学家着手秘造绿色“保健猪”去年年底,刘忠华带领的团队研制出中国首只转基因“荧光猪......

点击显示 收起

  如果有一种“绿色”猪肉,无论吃多少,也不会给食用者带来肥胖等健康问题,并且口感和营养成分丝毫没有减少,相信会大有市场。  

  现在,中国科学家正在悄悄进行这个具有革命意义的转基因“保健猪”的研发。  



  “不光肥而不腻,而且具有保健作用。”5月8日,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刘忠华向本报记者独家透露,该转基因实验“目前已经进入预实验阶段,但具体内容保密。”  



  中国科学家着手秘造绿色“保健猪”  



  去年年底,刘忠华带领的团队研制出中国首只转基因“荧光猪”。这种“荧光猪”的外表和普通家猪没有丝毫区别。但是一旦拿到紫外线下照射,猪的通体就会发散出晶莹的绿光,甚至猪表皮下的毛细血管都隐约可见。  



  但是“荧光猪”的商业开发意义不大。“我们现在做的是要更进一步,在绿色荧光基因成功移植的基础上,替换成其他有经济价值的基因植入猪体。”  



  猪身上的脂肪是饱和脂肪,含有高热量,吃多了对人健康没好处。刘忠华介绍,深海鱼类的体内脂肪,分子结构上含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双键”结构,是一种健康的脂肪酸。“低等动物具有高等动物所没有的一种酶,可以合成‘双键’。我们将把低等动物身上的这种酶的基因提取出来,转移到猪的体内,使得猪的饱和脂肪酸变成不饱和脂肪酸,产生的脂肪就可以变成类似深海鱼油的脂肪,让普通的猪肉变成一种‘保健猪肉’。”  



  转基因再上层楼已具备技术基础  



  制造一种浑身是宝、能抵抗各种疾病的“超级动物”是许多科学家的梦想。刘忠华表示,现在各个环节我们已经具备了基础。  



  他说,要想制造这样一种“超级动物”,首先要有目标基因。“你想要做成啥样?想让它具备什么特征?先把决定这个特征的基因找出来。”  



  目前科学家所做的转基因试验,仍然只是单一性状的改变。例如让牛的乳腺产生一种胰岛素,或者让猪生产某些特殊药用蛋白。“让一个动物同时改变很多特征,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技术还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分步骤做。第一次改成这样成活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累加到一定程度,就会真的大变样了。”  



  逐个击破技术瓶颈可造“超级动物”  



  刘忠华介绍,把目标基因转到细胞这个环节还要克服许多困难。“我们面对的问题是,细胞不是很容易转染成功,变化非常大。”以“荧光猪”实验为例,转100个细胞进行操作,最后能成功的只有几个。  



  拿出这几个已经做过转基因的细胞,进行培养、增殖,然后进行核移植,最终检测出生的动物是否具备原先预备的目标基因。  



  这一步同样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主要是把这个基因还原到动物的基因组里,还无法精确控制它插入的位点、准确把它放在特定区域。”由于对这些问题的认知还不是很明确,导致在这个环节上处于一种探索状态。  



  最后,还要经过体内发育这个环节。动物母体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境,时刻在变化,增加了实验的不可预测性。但是刘忠华自信地认为:“按照目前转基因发展程度,一旦这些环节逐个击破,制造‘超级动物’早晚能够实现。”  



  转基因猪的制造过程(以荧光猪为例)  



  1.提取水母体内特有的绿色荧光蛋白  



  2.把这个基因植入猪的体细胞  



  3.再把细胞核植入未受精卵中,制成胚胎  



  4.植入猪子宫,114天孕育之后,一只含有水母荧光蛋白的转基因猪就诞生了  



  转基因·利害激辩:安全性是否有保障?  反对转基因产品市场化  



  4月25日,记者采访了转基因产品的“反对派”——绿色和平组织。该组织北京代表处的食品与农业项目负责人马天杰表示:“如果仅仅是在实验室实验,我们不反对这样的研究。如果转基因产品一旦走向市场,就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我们坚决反对。”  



  去年,绿色和平组织举报南方某省生产非法转基因稻米,引起农业部重视;今年1月,绿色和平组织公布了一份公开声明,号召世界各地抵制转基因稻米。  



  如何看待转基因实验要求商产的呼声?马天杰说:“转基因是一种新生事物,一旦出现问题将是不可逆的,对于整个生态种群都会构成风险。它的下一代是否仍然是安全的呢?我们怎么保证人吃了没有问题?”他认为,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评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因为一次检测没有毒性就让其流入市场。  



  实验不会因外界质疑而停止  



  刘忠华认为:“自然界经过千百年进化,已经形成系统,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现在一夜之间,人为制造了这么多特殊物种,人为制造了具有某些特殊性状的东西,它对整个生态环境是一个什么样的作用?这方面的确会引起人们的担心。”  



  但是刘忠华同时强调,转基因动物可以参照转基因农作物来看待。“现在中国已经有很多转基因农作物和蔬菜走向了市场。到目前为止,从食品安全角度看,只要通过常规食品安全检测,只要自身没有毒性,就不成问题。即便是荧光猪,只要通过食品安全检测证实是无毒的,就可以食用。”  



  他表示,实验并不会因为外界的质疑而停止。“安全是食品部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先把转基因猪做出来,让专业部门去评估其安全性。”  



  商产还需做大量工作  



  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胡瑞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于对转基因产品安全方面的考虑,目前我国对于转基因产品仍然持谨慎的审批态度。  



  “我认为,转基因动物通过安全评估,并且进入真正商产,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胡瑞法表示。  



  是否违反伦理道德?  



  转基因是人为制造“怪胎”  



  今年3月,英国制造出了含有人基因的羊肝脏,引发了巨大的伦理质疑,有媒体甚至报道:科学家正在制造“半人半羊”的怪物。  



  “荧光猪”刚生产出来的时候,社会上也不乏质疑之声。有种代表观点认为,“荧光猪”是一种残忍的生物艺术品,是科学家人为改变了猪的性状的产物,但是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这种技术如果滥用到人身上,后果将无法控制。这种用转基因技术操纵和改变生物性状的做法是否道德?  



  无知导致转基因恐慌  



  刘忠华说:“用猪做实验,总比直接给人做实验更道德。”他介绍,猪跟人的生理病理很接近。如果让猪作为模型,利用转基因技术让猪得人得的病,可能就会反映人的病理的全过程,对于解决人类疑难杂症会有积极帮助。  



  “公众的恐慌很多时候是出于无知。”刘忠华说。  



  科普作家方舟子撰文说,被媒体恶炒的“人兽羊”只不过是身上混入了一小部分人的细胞而已,生物学上叫做“嵌合体”,并不是有些人想像的混杂人和羊特征的怪兽。科学家制造它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想解决异种器官移植的难题以造福人类。  



  方舟子担心:“这种盲目的恐慌,很有可能误导公众,有可能让有望造福人类的新成果因为失去公众的支持而被扼杀。”  



  期待出台科研道德和法律规范  



  刘忠华表示:“科学始终是把双刃剑,就看人类如何用、谁去用、怎么去用了。如果尽早出台一套完备的科学研究道德和法律规范,我们就可以把研究对象控制在对人类有用的方向上,而不往另外的歧途发展。”
作者: 2007-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