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访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科技日报
摘要:■编者按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坐落在春城昆明,可以说是背靠喜马拉雅,立足云南,面向东南亚。2001年10月挂牌建设时,实验室是在一座陈旧的黄色楼房中,如今我们的记者再次前去拜访时,实验室已经搬进了昆明植物所翻新的红色洋楼之中。关于这个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开有着更加详尽的介绍:“实验......

点击显示 收起

        ■编者按  



  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坐落在春城昆明,可以说是背靠喜马拉雅,立足云南,面向东南亚。2001年10月挂牌建设时,实验室是在一座陈旧的黄色楼房中,如今我们的记者再次前去拜访时,实验室已经搬进了昆明植物所翻新的红色洋楼之中。  



  关于这个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吉开有着更加详尽的介绍:“实验室以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运用化学和现代分析手段,开展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测定、生物活性与功能、结构修饰与合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创新植物药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及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贡献。



        记者:马波主任:刘吉开时间:2007年4月9日地点: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是第三次与刘吉开“面对面”了,因为记者的失误,让采访反反复复,耽误了刘主任很多的时间。但刘吉开始终保持着微笑,彬彬有礼,态度认真。  



  刘吉开担任昆明植物所副所长兼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个大忙人。一边忙着张罗自己出差的机票,一边忙着为记者复印了一份他收集的路透社发表的新闻递过来:“这也一直是我们的理念。”  



  这是一篇刊登在3月22日《参考消息》上的文章,标题为《大自然仍是新药宝库》。  



  我们的对话围绕这个展开。  



  记者:从《大自然仍是新药宝库》这篇报道中,我们了解到,25年来推出的新药中至少有70%%取自大自然,能否结合你们的研究谈谈这个问题?  



  刘吉开:这个数据正好印证了我们工作的意义。  



  植物化学就是研究植物化学成分的学科,也就是说,我们研究植物含有什么,怎么利用,并且是可持续地利用。我们要把植物中有效成分用高新技术手段分离出来,认识它的化学与物理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如何达到可用等。  



  首先是药物方面的应用,这是我们的重点研究方向,比如,有关抗肿瘤的药物和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这不仅是国家需求,人类需求,也是市场需求。除了药,现在人类又有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所以,我们研究的另一方面是植物化学在保健品化妆品中的应用。第三个方面,就是生物能源问题,这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  



  所以,我们实验室的定位就是以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运用化学和现代分析手段,开展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测定、生物活性与功能、结构修饰与合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的研究,与相关学科相结合,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创新植物药和中药现代化的发展及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贡献。  



  我们的主要研究内容有生物活性成分及天然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新结构、新类型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植物新药及生物农药的研究;药用植物资源及有效成分分布和演化规律的研究;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记者:我们了解到,这个实验室是于2001年10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那么,研究工作是何时开始开展的?  



  刘吉开:(记者被带到了重点实验室的展示厅)这儿,基本记录了我们这个学科的发展。实验室的前身是植物资源化学研究室,成立于1957年,是我国植物资源学开展化学研究最早的研究室之一,1987年成为中科院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在这里工作过,蔡希陶、彭加木、吴征镒、周俊、孙汉董等。吴征镒院士、周俊院士、孙汉董院士都曾任过植物所的所长,现在,周俊院士和孙汉董院士仍在这里工作。  



  2001年10月16日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2003年8月通过了验收。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来,是我们发展脚步较快的几年。  



  我们实验室积极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在植物环肽、倍半萜、二萜、三萜、C21和C27甾体及植物各类配糖体、生物碱和高等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方面形成了优势和特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项目、科技部和国家计委攻关和产业化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近20余项。2001—2005年期间发表学术论文637篇,其中在SCI刊物上发表412篇;编写专著7部;申请专利36项,授权29项;有的专利已转让并获得实际效益;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  



  仅2006年,实验室主持和承担的主要在研项目45项,对外争取并到位的总经费为1328万元。研究室新申请并获得支持的项目有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4项中科院重要方向性项目、8项云南省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及人才项目等,并新签订国际合作项目6项(合同金额约3000万)。在发表论文质量和数量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全年共发表SCI收录论文97篇,其中JCR相关学科领域前15%%的有25篇。申请专利11项,获得专利证书7项,正在实施的5项。  



  在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方面,对著名中药材所属植物类群的地理分布、化学成分、活性成分、化学分类、资源评价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这些植物类群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天然药物的研制方面,以特色传统药物、民族和民间药物资源和化学研究为基础,研究开发出20个植物药。近期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老年痴呆症、抗肿瘤、溶栓、抗HIV的新药有的已进入临床研究。其中1个中药复方在泰国完成了临床研究并在泰国获得注册,1个二类新药即将完成二期临床,1个一类新药及1个二类新药获得临床研究批文;在抗艾滋病天然药物研究方面具有特色,通过合作已筛选出选择指数10以上的化合物43个,在国外获得注册复方(SH)1个,2个新药复方已完成临床前研究,1个新药进入临床前研究。  



  在中药现代化与资源持续利用方面,建立了三七、云当归、云木香、龙血竭的规范化种植试验基地,完成了GAP种植及SOP的制定,完成了相关药材的指纹图谱测定;同时,在香料、油脂植物资源、农药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批研究成果。获得新农药证书5个,其中除虫菊已在云南省进行大面积种植和生产。  



  记者:每次来实验室,几乎都看到国外的研究人员,这是为什么?  



  刘吉开:在学科上,毫不谦虚地说,我们这个实验室在国际上很有学术声誉。  



  我们实验室是国际植物化学领域中规模最大的实验室之一,年发表SCI论文数量在该领域实验室中名列前茅。在国内,近200个高校药学院中多数建立了从事植物化学或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实验室,我们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实验室之一。  



  多年来,我们在植物环肽领域开展了有创新意义和国际领先的研究工作,已成为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两个研究中心之一;在香茶菜属植物的二萜成分研究中,属国际先进水平,在该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在用化学方法测定天然产物结构、半合成和骨架改造等方面,在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和反应方面,开展了高水平研究工作,属当前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在新开展的高等真菌活性成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在国内外该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基于这些,自然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者。比如,2006年在这个重点实验室工作的在岗人员是51位,而固定人员才28位。实验室这种开放、流动的方式,让我们的人才、研究内容都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态势。  



  记者:你刚才说,你们的工作是借助自然的力量,为人类服务。能不能举例说说你们在新药方面的贡献?  



  刘吉开:多年来,我们研究开发成功的有26个新药,有的目前还在市场上销售,比如宫血宁、天麻素等等。从社会效益来说,仅“宫血宁”一个品种的积累市场销售额已达到5.8亿元人民币,实现利税2.4亿元人民币。  



  目前,我们已完成临床前研究的项目是,一类创新药物“酚克罗酮”已经获得临床研究批文;二类新药“注射用灯盏细辛酚”已进入Ⅲ期临床研究;抗艾滋病的SH已由泰国卫生部正式批准注册,并允许长期从我国进口,在国内也完成了临床前研究工作,正在申请临床研究。  



  计划在近期申报临床研究的项目有:抗艾滋病新药复方“奇士乐胶囊”;妇科止血的一类中药材及二类新药“CHY胶囊”。有重要进展的新药前期研究项目还有抗肿瘤一类新药“GC-51”;抗艾滋病候选药物“炭球菌素”和“Flavzin衍生物”;抗艾滋病候选药物“WZS”;抗乙肝病毒候选药物“HB-103”。  



  植物药的开发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但经过长期的努力,可以说在天然药物的研究方面,我们基本上形成了持续发展的态势。
作者: 2007-5-1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