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应用代谢组学方法评价低剂量农药的复合毒性效应

来源:动物研究所
摘要: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威胁着使用者及周围人群的健康。而农药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通常是慢性、低剂量和长期暴露的结果,很难简单地通过对污染物进行传统的急性毒性试验而推论其综合毒性效应。近年兴起的代谢组学是集物理学、数学、分析化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研究生物学问题的交叉学科。它可通过分析机体生物体液和组织提......

点击显示 收起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威胁着使用者及周围人群的健康。而农药污染导致的健康风险通常是慢性、低剂量和长期暴露的结果,很难简单地通过对污染物进行传统的急性毒性试验而推论其综合毒性效应。近年兴起的代谢组学是集物理学、数学、分析化学和信息科学为一体的研究生物学问题的交叉学科。它可通过分析机体生物体液和组织提取液中代谢产物谱的变化,研究机体整体生物学状况和功能调节,在毒理学、疾病诊断、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伍一军研究组的科研人员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上常用的化学农药毒死蜱和甲萘威为研究对象(它们分别是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的代表),通过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模式识别技术,获得了连续90天单独及混合染毒这两种农药后大鼠血清的1H  NMR代谢产物谱。NMR谱的模式识别分析表明,毒死蜱、甲萘威单独染毒及等毒性复合染毒均可引起大鼠肝脏线粒体能量和脂肪酸代谢紊乱。与单独染毒相比,长时间(90  d)的亚慢性低剂量(1/125  LD50)复合染毒并没有对大鼠产生更高的毒性效应。说明有关“农药复合毒性可能大于其单独的毒性”的猜测值得商榷。这项研究不仅为毒理学家了解人和动物长时间低剂量接触环境中的多种残留农药可能引起的复合毒性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为预防医学工作者在制定农药复合污染毒性的防治策略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以上研究结果发表在  最近出版的Chemical  Resarch  in  Toxicology  杂志上.
作者: 2009-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