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杰青最新文章修正权威观点

来源:动物研究所
摘要:来自动物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的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组的研究人员运用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手段,从多个独立微卫星DNA位点对覆盖飞蝗中国分布区的25个样点的1300多个标本进行了综合分析。这项研究成果一方面验证了飞蝗经典分类的一些结论,另一方面则指出了对由BorisPetrovitchUvarov(1889-1970)(......

点击显示 收起

来自动物研究所科技信息中心的消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组的研究人员运用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手段,从多个独立微卫星DNA位点对覆盖飞蝗中国分布区的25个样点的1300多个标本进行了综合分析。这项研究成果一方面验证了飞蝗经典分类的一些结论,另一方面则指出了对由Boris  Petrovitch  Uvarov  (1889-1970)(被学界誉为“蝗虫之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立的关于东亚飞蝗的有关权威观点进行修正的必要性。



研究成果公布在BMC  Evolutionary  Biology第28卷第九期上。该研究主要由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项目编号:KZCX2-YW-42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后续支持资金等基金支持。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德兴教授,其早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1987年6月国家公派赴法国留学,相继获得法国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硕士、生物学博士学位。99年12月回国工作,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终期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并获得后续资助。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飞蝗是一种重要农业害虫,具有很强的迁飞能力,其分布区比任何其他蝗虫都更广阔,几乎覆盖了东半球的整个温、热带地区。然而,基于生物学或形态学差异,飞蝗仅在中国就鉴定出了三个亚种,而在世界范围内则存在至少九个亚种——这跟其迁飞能力是相矛盾的,学术界对此也一直存留争议。



张德兴教授的研究团队运用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手段,从多个独立微卫星DNA位点对覆盖飞蝗中国分布区的25个样点的1300多个标本进行了综合分析。他们发现,尽管飞蝗具有很强的迁飞扩散能力,中国的飞蝗确实分为北方种群、南方种群和西藏种群三个具有显著遗传差别的种群,但是与传统认识不同的是,广布于中国中、东部的飞蝗并非东亚飞蝗,而是应隶属于亚洲飞蝗亚种。他们的研究成果一方面验证了飞蝗经典分类的一些结论,另一方面则指出了对由Boris  Petrovitch  Uvarov  (1889-1970)(被学界誉为“蝗虫之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立的关于东亚飞蝗的有关权威观点进行修正的必要性。



该研究团队还进一步分析了飞蝗在中国形成和维持三个具有显著遗传差别的种群的原因,指出:历史生物地理学因素可能是导致形成这三个地理种群的关键原因,特别是更新世冰期-间冰期旋回事件,使得飞蝗种群退缩到不同的避难地并发生适应性分化,现今的种群是气候和生态条件恢复后重新建群的结果;而飞蝗中国北方种群很可能是在末次冰期后由中亚的避难地扩散而来。他们还指出,尽管飞蝗的迁飞扩散能力非常强,但适应性差异使得三个飞蝗种群能够维持它们目前的分布格局。这些关于中国飞蝗的研究结果无论对于飞蝗研究还是对中国的动植物群体的谱系生物地理演化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它揭示出生物的演化历史对于塑造具有很强扩散能力的物种的种群分化和分布模式的重要性;又如,鉴于我国东部地区的飞蝗和蒙新高原及东北的飞蝗共同组成北方种群,因而共同构成了一个地区间可进行广泛基因交流的遗传群,在全球变化气候逐渐变暖的趋势下,飞蝗有逐渐向北扩散的可能,东北地区将会逐步具有飞蝗大发生的所需要的必要气候条件;而相比之下,南方种群(如海南的飞蝗)对于华北地区的影响则可能较小。



附:



张德兴简介



1966年出生,1986年7月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国农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6月国家公派赴法国留学,相继获得法国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硕士、生物学博士学位后,于1992年初去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工作。入选1998年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于99年12月回国工作,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终期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并获得后续资助。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从事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生态学和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在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Nature,  Journal  of  Molecular  Evolution,  Molecular  Ecology,  Insect  Molecular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以及“Molecular  Tools  for  Screening  Biodiversity:  Plants  and  Animals”等十几种国际学术期刊和英文专著中发表SCI论文约30篇,有四篇论文入选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数据库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以及动物和植物科学领域近十年以来具有高度影响的论文(Highly  Cited  Paper);其中两篇为回国工作以后的论文。SCI论文总计已被290余种国际学术期刊引用1500余次。



1999年回国后建立了分子生态学和进化研究组。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和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该研究小组将其核心研究方向定位为:我国生物遗传多样性生物地理演化规律的分子生态学研究,即以自然种群的遗传分化、时空动态、遗传多样性分布格局和历史演化规律为核心研究方向,以具有农(林)业重要性和对研究生物地理演化具有核心意义的物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我国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生物地理演化规律,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演化趋势预测提供遗传学和进化学依据。



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兼一些学术期刊如  Insect  Science,  Integrative  Zoology,《动物学报》、《昆虫学报》、《生物多样性》等刊物的编委。



研究方向:分子生态学和进化。
作者: 2009-9-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