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重大科研成果

来源:中国渔业报
摘要:编者按:“十一五”期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在农业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坚持产业导向,突出自主新创,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其中,“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

点击显示 收起

编者按:

        “十一五”期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在农业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坚持产业导向,突出自主新创,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扎实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部分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很多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促进渔业科技创新、推动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报12月特设“水科院‘十一五’重大科研成果宣传推广月”展示专版,回顾“十一五”辉煌成就,展望“十二五”美好前景,让我们共同期待水科院用科研和推广铸就新的华彩篇章!

        本期集中展示水科院“十一五”获得国家奖的九大科研成果。其中,“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技术与应用”、“罗非鱼产业良种化、规模化、加工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和“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7项成果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和“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海洋生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调查与评估

        获奖情况: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农业部东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监督管理局

        完成人:唐启升、贾晓平、郑元甲、王衍亮、孟田湘、陈雪忠、李永振、金显仕、赵宪勇、赵江

        成果简介:该成果首次对涵盖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辽阔海域进行了海洋生物资源及环境调查,使用先进的声学评估系统对我国海洋生物资源进行了评估,有效声学探测航程12.5万公里,面积201.6万平方公里,完成各海域4个季节的全水层、同步综合调查(生物2175站次、环境1577站次),较准确地评估了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要品种生物量,使我国的生物资源评估工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出版专著10部(694万字)、论文143篇、图集12册(图件4849幅),是迄今为止我国海域内容最丰富、最全面的生物资源与栖息环境的科学资料和专业技术图件。该成果不仅发展了全水层生物资源评估技术和渔业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技术,也从整体上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与环境调查研究技术方法的进步,所取得的大量资料为我国专属经济区生物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鱼类种质低温冷冻保存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获奖情况: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完成人:陈松林、章龙珍、张士璀、李军、田永胜、柳凌

        成果简介:该成果对我国重要养殖鱼类精子、胚胎冷冻保存和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等进行了长达20年的深入研究,建立了细胞、精子、胚胎3个层次保存鱼类种质的技术体系,获得了系列技术发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其中4项获得授权。发明了鱼类胚胎玻璃化和程序化冷冻技术,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冷冻复活的海水鱼类胚胎和鱼苗;发明了保存鱼类精子的冷冻方法,建立了大菱鲆等30种鱼类精子冷冻库,在渔业生产中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发明了海水鱼类胚胎干细胞培养方法,建立了鲈鱼和真鲷胚胎干细胞系和18个海淡水鱼类细胞系;发明了鱼类胚胎干细胞移植制备嵌合体的方法。该成果不仅使我国鱼类种质保存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而且还促进了我国鱼类低温生物学、种质资源保护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在鱼类遗传改良、物种保护和水产养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中华鲟物种保护技术

        获奖情况: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完成人:危起伟、杨德国、陈细华、刘鉴毅、朱永久、王凯、柳凌、汪登强、文华、杜浩

        成果简介:通过对1981年葛洲坝截流以来中华鲟产卵群体数量、群体结构、长江口幼鱼资源和自然繁殖进行20多年不间断监测,采用中华鲟超声波遥测、江底采卵、苗种标志放流技术发现了中华鲟自然繁殖机制;承担历年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任务,通过技术改进和系统集成突破苗种成活率低的技术瓶颈,采用先进技术评估放流效果,建立了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技术体系;进行了中华鲟产后亲鲟驯化康复、多种模式的子一代养殖试验、三峡库区中华鲟自然种群构建试验,建立了中华鲟救护与康复技术,提出了中华鲟综合保护措施。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多项国家特大和重大建设项目论证和运行、广泛科普和公益性宣传以及我国鲟鱼产业化中,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有力促进了我国生态水文学的发展,为IUCN红色目录中国鲟鱼种濒危等级划分、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对中国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

        获奖情况: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完成单位: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完成人:王清印、李健、黄倢、孔杰、刘萍、宋晓玲

        成果简介:围绕中国对虾养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对中国对虾新品种选育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体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采用群体选育与家系选育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连续7代选育,培育出我国第一个人工选育的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黄海1号”中国对虾,被农业部确定为2006年和2007年水产主导推广品种;建立了中国对虾SPF苗种生产和抗WSSV种群选育技术工艺,培育出高健康、无WSSV感染的中国对虾苗种;分别建立了对虾流行病病原核酸探针点杂交检测试剂盒等4种对虾暴发性流行病快速诊断技术,肽聚糖等免疫增强防病技术,半地下式塑料大棚对虾工厂化养殖等3种对虾健康养殖新模式。自2000年以来,中国对虾选育种群累计推广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为我国对虾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太平洋鱿鱼资源开发利用及其渔情信息应用服务系统

        获奖情况: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完成人:陈雪忠、陈新军、程家骅、邵全琴、毛志华、王尧耕、苏奋振、朱乾坤、沈新强、李圣法

        成果简介:通过1992年以来对西北太平洋鱿鱼资源的多次综合科学调查,研究掌握了鱿鱼的渔汛特性、渔场形成机制和资源分布状况,首次开发了北太平洋海域的鱿钓渔场,使之成为我国远洋鱿钓商业性捕捞的重要作业海域;自主研制了船用数据仪,实现了渔场海洋环境信息、船位动态信息自动采集,温盐精度分别达到0.1℃和0.1;利用自主研发的INTERSAT通信卫星专用控制软件,在中小型渔船上实现了高质量的船基大数据量(600M/d)自动传输;研发了渔场环境遥感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与产品制作系统、渔情速预报系统和生产指挥决策辅助系统,实现了海况信息产品的自动制作、中心渔场智能预报、生产信息的实时获取和渔船的动态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技术,首次建成我国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远洋渔业信息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了该系统的分布式业务化运行,渔海况信息产品每周发布1~2次,可信度达70%。该成果的取得,对拓展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空间、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鲟鱼繁育及养殖产业化技术与应用

        获奖情况: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水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孙大江、庄平、曲秋芝、章龙珍、王斌、马国军、张涛、李来好、叶维钧、朱华

        成果简介:通过对鲟鱼养殖产业发展中“种、繁、养、加、产”各环节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开发出我国第一个鲟鱼养殖品种,开创了中国的鲟鱼养殖产业;实现7个主养鲟鱼品种的全人工繁殖,完全摆脱了对野生和进口鱼苗的依赖;自主研发了鲟鱼的专用饲料配制加工、病害防治、全雌诱导和性别早期鉴定技术,建立了多元化的养殖模式和配套技术,扩展了鲟鱼养殖的发展空间;建成我国第一条养殖鲟鱼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创建第一个鱼籽酱出口品牌,实现了鲟鱼加工产品的出口和综合利用;形成鲟鱼养殖的科研、推广、生产示范体系和产业规模效益。养殖技术推广至20多个省市,年产商品鲟鱼1.74万吨,年产值6.9亿元,累计产值56亿元,出口养殖鲟鱼籽酱创汇306万欧元。该研究使我国的鲟鱼养殖从无到有,并成为世界最大的养鲟国家,研究成果丰富了我国水产养殖的科学内容,推动了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了水产养殖向外向型渔业的发展。

        罗非鱼产业良种化、规模化、加工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获奖情况: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广东罗非鱼良种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研究所,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青岛罗非鱼良种场,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完成人:李思发、杨弘、夏德全、叶卫、李家乐、李来好、甘西、周培勇、姚国成、吴婷婷

        成果简介:在罗非鱼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创新性地通过系统选育和生物技术集成,培育出4个国家审定良种(奥尼鱼、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新吉富”罗非鱼、“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覆盖我国罗非鱼产业80%以上;通过良种早繁、大规格鱼种培育、配合饲料应用、池塘改造和水质调控等技术组装集成,建立了罗非鱼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促进了罗非鱼养殖大面积高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为国内外市场提供了安全的水产蛋白源;研究开发了罗非鱼从原料到加工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推进了加工“零废弃”,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该项目促进了罗非鱼种源、养殖及加工3大产业的形成,保证了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加工出口和产业链规模全球第一的地位,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南方主产区,2006~2008年共创产值217亿元,加工出口创汇16.7亿美元。

        大洋金枪鱼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奖情况: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完成人:陈雪忠、许柳雄、蒋兴伟、周成虎、樊伟、宋利明、林明森、苏奋振、崔雪森、戴小杰

        成果简介:该成果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金枪鱼渔场进行了32航次、2650个站位的连续调查及科学数据收集,提出了金枪鱼渔业生物学指标体系;创建了不同金枪鱼渔场的三维环境特征模型及资源时空变动规律解析方法,制作了金枪鱼渔场海况分布图;建立了大洋金枪鱼渔业综合管理数据库,创建了基于贝叶斯概率原理的金枪鱼渔场预报模型,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枪鱼渔场渔情信息服务系统,预报准确率达到70%;建立了金枪鱼延绳钓钓钩深度三维模型,研发了高效生态型金枪鱼延绳钓钓具,显著提高了大眼金枪鱼延绳钓的钓获率。研发了金枪鱼渔场环境信息获取与特征提取技术,创建了自主海洋卫星海表温度、叶绿素反演算法模块,海洋温度锋面等渔场特征指标实现批处理自动提取。已推广应用到我国47家企业,301艘金枪鱼渔船,近三年累计捕捞金枪鱼37.28万吨,产值99.1亿元,累计增收节支17.4亿元。该成果成功开发了三大洋7个金枪鱼作业渔场,使我国成为世界金枪鱼主要捕捞国家之一,对我国渔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维护公海权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半滑舌鳎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获奖情况: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完成单位: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海阳市黄海水产有限公司、青岛忠海水产有限公司

        完成人:柳学周、陈松林、姜言伟、庄志猛、翟介明、刘寿堂、陈四清、万瑞景、马爱军、常青

        成果简介:该成果系统研究了半滑舌鳎繁殖生物学、生理生态学,探明了性腺发育规律和生殖内分泌机理,发明了人工调控诱导亲鱼自然产卵技术;揭示了半滑舌鳎摄食特性及机理、消化及营养生理等,研发出适宜的配合饲料,解决了苗种饵料系列、饵料转换及投喂策略等技术关键点;研究了半滑舌鳎种质资源与性别遗传特征,首次发现其雌性具有性染色体;克隆了性别相关基因和雌性特异分子标记,建立了遗传性别鉴定的PCR技术。创建了半滑舌鳎工厂化大规模苗种繁育技术体系,完成了半滑舌鳎全人工育苗、转季节育苗、高雌性苗种制种等系统技术;构建了半滑舌鳎不同养殖模式和技术工艺,开发出适合半滑舌鳎的高效、节能型养殖模式,形成较完善的养殖技术规范。该成果形成了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实现了我国鳎科鱼类养殖零的突破和稳定发展,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3亿元,年产值达15亿元。
作者: 2011-1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