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嘉兴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来源:嘉兴日报
摘要:因此,我市倡导“水岸同治”,在加强河道清理的同时,积极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昨天,记者从市治水办获悉,我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正稳步推进,第一个大型无害化处理中心预计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一个无害化处理中心可年处理5800余吨病死动物从去年8月起,我市开始规划建设工业化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我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治理水污染作为突破口,而水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个系统工程,农业面源污染特别是生猪养殖污染一直是治理的关键。因此,我市倡导“水岸同治”,在加强河道清理的同时,积极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昨天,记者从市治水办获悉,我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目前正稳步推进,第一个大型无害化处理中心预计于今年10月投入使用。

  一个无害化处理中心可年处理5800余吨病死动物

  从去年8月起,我市开始规划建设工业化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今年3月,我市加快推进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要求尽快形成以工业化处理中心为主、无害化处理池为辅的无害化处理格局。记者从市治水办和市环保局了解到,南湖区、嘉善县、海盐县在今年年底前将建成工业化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并投入使用,其他县(市、区)在明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

  南湖区是我市乃至长三角生猪养殖的主要地区之一,生猪养殖给当地环境带来很大压力。因此,南湖区在我市率先启动规划建设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采用湿化法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以改善该区的生态环境。记者昨天从南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办公室了解到,该区病死动物湿化法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规划建设推进顺利。5月15日,该区对所有无害化处理工艺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方案必须技术成熟,处理效果稳定,能达到相关标准,投资低、设备维护简便、运行成本低,必须具有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保证废弃物达标排放。”在比选前,南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办公室公布了方案设计的原则及总体要求。

  南湖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最终入选的方案已经确定。据介绍,该病死动物湿化法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项目位于南湖区新丰镇、凤桥镇交界地段,占地6067.3平方米,建成后可形成覆盖全区的日处理16吨、年处理5800余吨病死动物的收集处理体系,可满足南湖区畜禽养殖过程中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要求,能够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接下来开始协调管线,为施工图做准备,争取在7月前开工建设,10月投入使用。”该负责人表示。

  规模化养殖户自发购买生物降解设备处理病死猪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在全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各地将继续建造相应数量的无害化处理池,以确保向工业化处理过渡时期的处理能力。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只有及时处理,才能让我们的河水更清、环境更美。”市治水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政府部门加大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资金投入的同时,一些规模化养殖户除了响应政府号召,建设无害化处理池外,还积极探索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模式,通过购买生物降解设备来处理病死动物,主动为生态环境“减负”。

  陈晓栋是嘉兴敦好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他的牧场里,投资了40多万元建设了400平方米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今年5月,陈晓栋又投资50万元,从台湾购买了一台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备,通过生物降解的方法,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南湖区余新镇的敦好牧场。“我的牧场生猪年出栏量5万头,因为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牧场只有24名工人。”在无害化处理车间里,记者看到,病死猪被整齐地放置在无害化处理设备里,没有任何异味。“我们先放入菌种和木屑,然后投入病死猪,经过分切、发酵、高温杀菌和干燥,最后产出生物有机肥。”陈晓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处理一吨病死猪的菌种、辅料、电费等成本大约是2500元,而产生的生物有机肥每吨约为3500元,牧场一年约产生200吨病死猪,那么就有20万元左右的收益,3年左右就能将设备的钱赚回来,“这样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产生经济效益,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针对大型规模养殖场,我市将继续积极探索高效低耗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模式,切实引导规模化养殖户做好病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工作,进一步深化我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 2013-5-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