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给新生儿建DNA档案行得通吗?

来源:深圳晚报
摘要:“现在丢一个孩子会要了一个家庭的命,有网友提出修改刑法,为营利拐卖妇女儿童的一律死刑。”昨天,这样的一条信息被众多网友在微博、微信上转发,建立新生儿DNA档案库的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民间呼声很高,但建立新生儿指纹和DNA档案库却并非网友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点击显示 收起


  “现在丢一个孩子会要了一个家庭的命,有网友提出修改刑法,为营利拐卖妇女儿童的一律死刑。而户籍方面,儿童入户口时一律采集指纹入电脑,保证被偷后无法入户并能及时找到。支持的请为了儿童转发!功德无量!”昨天,这样的一条信息被众多网友在微博、微信上转发,建立新生儿DNA档案库的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

  为此,记者分别走访了深圳民政、司法、公安、卫生等部门,就此热点问题听取了专家意见。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民间呼声很高,但建立新生儿指纹和DNA档案库却并非网友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1 民政部门

  被拐儿童在漫漫寻亲路上等待   不久前,宝安区被拐卖的4岁男童被警方从化州成功解救;两年前,被拐卖3年的深圳“乐乐”曾引起轰动全国的网络大营救行动……深圳民政部门曾联合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如何分类救助那些因各种原因流浪在外的儿童,以及被寄养在深圳市社会福利中心被警方解救的被拐卖儿童。

  对这些寻亲多年无果,长年生活在福利中心的孩子,中心的工作人员看着很心疼:“孩子们找不到父母固然是一种遗憾,但更遗憾的是,孩子的尴尬身份给他们带来的尴尬境遇。因为是被拐的孩子,他们不属弃婴弃童,按照法律他们不能被领养,否则一旦父母来认领,将产生法律纠纷。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在最合适的年龄段不能生活在家庭中的痛苦和后续影响,远比找不到亲生父母更深远。”这些被拐的孩子,究竟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真正转为弃婴弃童身份被领养,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中还是一个空白。

  “失踪人口都有个期限,为什么还要打拐解救的孩子等下去,错过回归家庭的最佳年龄?家庭养育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最好方式,福利中心里不应该有智力正常的孩子,智力正常、身体健康的孩子应该回归家庭。”中心主任唐荣生介绍,按照法律规定,只有14周岁以下的弃婴弃童才能被领养,过了这个年龄,就不能被领养。如果再找不到他们的父母,他们就只能一直生活在中心了。

  对建立新生儿DNA档案库,深圳市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当然是一个治本的解决方案,也是从源头解决拐卖儿童的办法,如果有了这个档案库,不仅对防范拐卖儿童有震慑作用,对那些被拐卖的儿童,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父母,不至于浪费太多的时间。因为,对这些被解救回来的儿童,寻找他们的捷径还是先进行DNA检测,录入专业网络,在全国各地进行DNA比对,这也是目前一种最高效、最准确的寻亲方式。”

  2 公安部门

  建立DNA档案库有利于治安管理

  深圳市公安局相关部门的一位警官告诉记者,专门为新生儿建立DNA档案库对于减少儿童被拐卖案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他认为,如果能够给每个人都建立DNA档案,对破获一些刑事案件就能提供更多有利条件。比如,在案发现场提取血液,检测DNA,然后到DNA库去比照,很快就可以确定死者身份和凶手的身份。

  据悉,目前,中国只为犯罪嫌疑人以及犯罪分子建立了DNA档案。不过,目前更可行的是建立国家级的犯罪DNA信息数据库,这实际上为违法犯罪编织了一个法网,不管是跨省市还是跨国家作案,只要留下蛛丝马迹,就会在这个法网中显露原形。从长远来看,全国犯罪DNA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是现代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稳定的需要,而且是势在必行。

  3 卫生部门

  目前不宜强制性大规模采集DNA

  从技术角度看,为新生儿建立DNA数据库是否可行呢?深圳第一人民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目前的医学水平,为新生儿采集DNA样本并不复杂,但难点在于DNA属于个人隐私,目前并不适合强制性的大规模采集。

  “对于医院来说,可能抽一管血就解决问题了,但是后续的问题却相当大。”这位工作人员说。据了解,由于DNA包含决定人体生理、病理、甚至行为特征的全部遗传密码,所以DNA信息被视为人的“终极身份证”。由于我国DNA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这位医生建议,国家应尽快对DNA样本强制采集的对象、程序及样本保留、销毁等问题进行立法,以实现打击犯罪与保护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

  相关新闻

  DNA比对帮孩子回家

  深圳晚报讯 (记者 王雅) 网友爱心接力大营救,父母多年苦苦寻找……这些举动都让人们感动得泪流满面,可仅靠网络寻亲、群策群力的全民参与很难持久,更何况那些多年寻亲未果的孩子们,面貌与儿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使有照片,他们的父母看到了也很难认出来了。对此,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房涛曾多次呼吁:应大力推广DNA比对,这对寻亲宝贝及其父母具有重要意义。

  房涛表示:“DNA检测不仅是最终确认亲人的决定性一环,也是目前一种最高效、最准确的寻亲方式。它的科学与快捷将大大减少寻亲人群在各地奔波,节省精力、财力,只要权威部门把寻亲人群的DNA样品及个人情况输入统一的数据库,数据库就便会自动寻找相同基因,就算当时找不到,DNA信息也可以一劳永逸的永久保存在数据库中,这才是寻亲人群的‘寻亲捷径’。”

  此外,房涛也分析了DNA检测面临的一个资金困境:“几年前,做一份DNA检测的费用近3000元,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费用已经降至1000多元,但这个费用仍然是众多寻亲宝贝及其父母寻亲捷径上的‘拦路虎’”。她希望大家共同关注被拐孩子的同时,能贡献一点力量来打通他们的寻亲捷径,帮助他们做DNA检测并进行全国联网比对。

  他山之石

  英国   不能存无罪民众DNA数据

  在英国,任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被捕的嫌疑人,都要求被采集DNA样本,即使部分人被证明是清白的,他们的DNA样本资料也将会一直被保存在警方DNA数据库中。英国的这项政策使其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基因指纹数据库中心。

  然而,欧洲人权法院判定英国政府做法非法。英国内政部表示,已被证明是无罪的民众所留下的DNA指纹档案将被删除。今后警方将不能在未确定嫌疑人是否有罪的情况下,对嫌疑人的DNA数据进行存储。(记者 李晶川 王雅)

作者: 2013-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