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给植物设计一把专切病毒的“刀”

来源:浙江在线
摘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院士课题组与英国洛桑试验站合作,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机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通过转基因技术创制了高抗水稻条纹病毒的水稻新种质,发展了一套高抗水稻病毒的新策略。据了解,水稻条纹病毒易侵染水稻,自本世纪初以来日趋严重,2004年、2005年在江苏、浙江等地发病面积迅速扩大,随后在全国范......

点击显示 收起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院士课题组与英国洛桑试验站合作,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机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通过转基因技术创制了高抗水稻条纹病毒的水稻新种质,发展了一套高抗水稻病毒的新策略。该国际合作项目近日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据了解,水稻条纹病毒易侵染水稻,自本世纪初以来日趋严重,2004年、2005年在江苏、浙江等地发病面积迅速扩大,随后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流行,2008年仅江苏省发病面积就达3000万亩,直到2009年大面积推广防控技术后,病害才有所遏制,但是病毒致病机制尚不清楚。

  课题组成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燕飞介绍说,病毒进入植物体内以后,植物并不会“束手就擒”,而会奋起反抗,把病毒基因组切割成很多小RNA,阻断病毒的复制。因此,研究人员利用构建的数据信息平台,先确定病毒基因组哪些位置容易产生小RNA,找到病毒组易被切割的靶位点,再采用生物信息学技术设计了一套专门针对水稻条纹病毒基因组的人工小RNA,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其在水稻体内表达。当水稻条纹病毒进入水稻体内后,这些人工小RNA就会带着蛋白质主动去找病毒的基因组配对,配上对后,蛋白质就像切割机一样,“咔嚓”把病毒基因组给切割了,从而阻断了病毒在水稻细胞内增殖、复制。

  “在水稻抗病毒转基因研究体系中,相比抗真菌和抗细菌病,抗病毒的抗性基因和策略还有所缺乏。燕飞说,”通过与英国研究人员合作,中方项目组建立了高通量小RNA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平台和小RNA克隆及其功能分析的一体化技术体系,获得了高抗水稻条纹病毒的水稻新种质,丰富了水稻抗病毒转基因的抗性策略,为其他作物抗病毒研究提供了借鉴,并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项目组还运用相同策略创制了抗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水稻新种质,抗性可达免疫水平,目前正在构建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内的抗多种病毒的抗性策略。

作者: 2013-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