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恒天然肉毒杆菌报告引质疑:一边称无此风险 一边称确定困难

来源:北京商报
摘要:昨日,恒天然对外发布乌龙事件的独立调查报告,在向消费者承诺“无肉毒杆菌风险”的同时,却承认“确定肉毒杆菌非常困难”且无法在日常监测中查出来,这让外界对于恒天然的所谓“无风险”依据为何表示怀疑,并对一旦真的发生肉毒杆菌,是否能及时检测到表示担忧。本次乌龙事件祸起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毒素,生长在缺氧环境......

点击显示 收起

昨日,恒天然对外发布乌龙事件的独立调查报告,在向消费者承诺“无肉毒杆菌风险”的同时,却承认“确定肉毒杆菌非常困难”且无法在日常监测中查出来,这让外界对于恒天然的所谓“无风险”依据为何表示怀疑,并对一旦真的发生肉毒杆菌,是否能及时检测到表示担忧。

   本次乌龙事件祸起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毒素,生长在缺氧环境。针对是否可能将肉毒杆菌列入恒天然产品日常检测,报告做出解释称“确定肉毒杆菌非常困难”。

   目前在乳制品加工过程中,尚没有能够确定肉毒杆菌的常规检测。不过针对更大范围的梭菌属微生物水平的常规检测是可以进行的,现在也已经得到执行。确定肉毒杆菌最可靠的检测需要通过对实验鼠注射来完成生物检测,这不适合在常规的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开展。全世界只有少量的专业实验室能够开展此类实验。

   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合作厂商都表示担忧,在他们看来,乌龙事件的背后是可能存在的隐患,而这一隐患在事实发生时又不能被及时检测,未来如何避免这一隐患成为恒天然必须考虑的内容。

   关于为何恒天然去年5月生产的产品,今年8月才上报召回,调查报告也有说明,指出事件反馈到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时间实在太晚。报告建议恒天然加强风险管理和危机处理流程,包括建设领先的产品追溯系统,并在董事会设立新的风险管理委员会。

   除了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建议,调查团成员们还对恒天然态度做出批评。因为一些受访者认为恒天然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关注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对他人的利益以及维系与他人的关系关注不够。这项指责或许来自恒天然的客户们。此前达能管理层曾对恒天然沟通方式提出异议,预召回事件造成了达能旗下多美滋、可瑞康销售受影响。

   但在责任认定方面,和前不久多美滋因为第一口奶事件更换在华管理层的做法不同,恒天然董事会的调查结果认为,这次危机事件通常是由一系列的“行为、决策和偶然因素”共同交织的产物,不建议恒天然采取“拉人下台”的做法,不过,8月中旬新西兰乳品业务总裁已经辞职。目前,恒天然集团战略总裁雷兰德负责领导恒天然声誉重建。

  恒天然的十大问题

  ■无相关微生物检测

  ■再加工准备出现判断错误

  ■自动清洗程序需改进   ■肉毒杆菌检测关键决策缺少监管

  ■对肉毒杆菌检测的委托、设计和限定不充分

  ■不能快速准确地追溯产品流向

  ■没能及早察觉风险

  ■危机管理方案捉襟见肘

  ■危机管理执行不力

  ■与政府缺乏协同和互信

作者: 2013-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