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现代化医药产业新城在崛起

来源:中国医药城
摘要:药城鸟瞰[导读]9年前,省委、省政府瞄准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决定依托泰州医药产业基础,在泰州“设立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国医药城”,开启了中国医药城的创业征程。9年前,省委、省政府瞄准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决定依托泰州医药产业基础,在泰州“设立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国......

点击显示 收起


药城鸟瞰

[导读] 9年前,省委、省政府瞄准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决定依托泰州医药产业基础,在泰州“设立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国医药城”,开启了中国医药城的创业征程。

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书写传奇的时代。 

9年前,省委、省政府瞄准全球产业发展新趋势,决定依托泰州医药产业基础,在泰州“设立医药产业园、打造中国医药城”,开启了中国医药城的创业征程。 

2008年4月8日,市委书记张雷到任不久,即率领市级机关相关部门赴中国医药城考察调研,提出“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医药城”,拉开了中国医药城快速发展的大幕。 

“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 

“当好全市转型升级的先导示范区!” 

“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 

……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富有前瞻性的崭新理念、一步步审时度势的发展目标、一个个着眼长远的决策部署,不仅为中国医药城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发了全体药城人干事创业的激情,更在全市上下凝聚了空前的共识、振奋了广大干群负重奋进的信心与决心,合力上演了一幕幕开拓奋进、自我加压、不断突破的创业创新创优大戏。 

如今,这里已成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全球生物医药的一方新热土、高端人才加速集聚的新高地、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 

从“产学研”到“研学产” 

探索走出一条医药专业园区特色发展之路 

一张批文、两块牌子、四块农田、五千万元启动资金,这是中国医药城创业者们的全部家当。 

与如此单薄的家当相比,不仅国外拥有众多顶尖的生物医药专业化园区,而且国内也不乏已经初具一定规模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那么,面对国际国内竞相发展生物医药这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态势,中国医药城凭什么吸引全球顶尖医药企业和人才落地创业? 

“当前区域之间的竞争,比的不仅是智慧与能力,还有很多其他要素,尤其是适合发展的功能与环境。”张雷多次强调,中国医药城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年之内吸引20多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前来创业,依靠的就是一个个适合医药人才创业的特色功能与环境。 

与传统的“产学研”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医药城从发展之初就避免陷入“比较优势”的陷阱,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具有领先意义的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从源头上抓创新,从引进先进科技成果、高层次人才、研发机构起步,让创新成果在这里转化成产业,从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走出一条“研学产”发展新路。 

在这一发展理念的引导下,中国医药城创新要素加快集聚,产业平台不断拓展,资本体系不断完善,为各类人才创业创新创优提供了良好环境。目前,中国医药城已集聚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50多家;400多项医药创新成果成功落地申报;1730多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正式加盟,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4人、省“双创人才”64人。 

去年底签约落户的世界医药行业排名第32位的日本著名药企——中外制药株式会社海外营业推进部部长西川幸一,在谈及为何选择落户中国医药城时说道:“我们可不是贪图美景而来的。真正吸引我们的是中国医药城有无人能及的绿色通道。省直属分局、大小分子平台、申报平台、标准厂房、第三方医药物流平台……这些对于我们而言都是绿色通道,是最重要的。” 

从引进项目起步,赚的是辛苦钱;引进“大脑”,则创造力源源不断。高端人才、研发机构和技术服务平台的引进直接推动了疫苗、化学药新型制剂、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中成药提取等五大类产业项目在中国医药城的快速集聚,初步形成5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一个又一个“世界第一”、“世界唯一”、“世界最大”等冠领全球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里问世。 

产业集聚的规模化效应日益显现 

累计引进医药企业421家,其中国际知名药企8家 

3月,总投资1.05亿元,年产云芝糖肽纯品20吨、云芝糖肽胶囊6000万粒的江苏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设; 

5月,总投资9000万美元,年产猪疫苗10037万头份、鸡疫苗397450万羽份的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中国)有限公司桩基工程开工; 

6月,总投资2亿元,主要生产HPV病毒国家1.1类新药、口服多肽药物的江苏森瑞谱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设; 

…… 

今年以来,中国医药城继续保持项目纷纷落户、项目建设提速、项目陆续投产的良好势头,产业集聚的规模化效应日益显现。 

市委常委、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陆春云说,中国医药城正迎来产业集聚的新周期,步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几年来,中国医药城始终坚持“项目立区、产业兴区”战略,突出产业化在全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着力引进国际知名医药企业、国内重点医药集团和创新活力强的中小企业,努力构建既有顶天立地大企业、又有铺天盖地中小企业的产业化新格局。 

截至目前,医药园区已累计引进医药企业421家。英国阿斯利康,德国勃林格殷格翰,瑞士雀巢、赛诺菲·巴斯德,日本中外制药等8家世界知名医药企业正式加盟;海王药业、苏中药业、康淮生物等6家国内医药百强企业慕名而来;森瑞谱药业、华亘泰来、安百胜、硕世生物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安营扎寨。 

推进项目加快建设早日投产,是构筑产业高地的关键。近年来,中国医药城全面提升项目推进的组织化水平,通过定期走访、集中会办、重点督办等形式,逐项将矛盾协调到位、问题解决到位,推进在建工程加快建设。同时,积极整合各类申报资源,通过现场联合指导、专家现场预审等方式,帮助企业提高申报质量,推进项目加快审批,竣工企业加快投产。 

今年以来,园区新开工独立产业化用地项目5个,新开工进驻标准厂房项目33个。目前,园区在建独立用地产业化项目29个,总投资92亿元,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4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园区进入标准厂房区项目共133个,总投资36.5亿元,已完成装修面积37万平方米,正在装修面积32万平方米。 

此外,园区药品生产企业共申报产品142项,已有21家药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阿斯利康、盈科生物、国丹生物等6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GMP认证正式投产;在落户的189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已有66家医疗器械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取得256张生产注册证,同时有550个医疗器械品种正在申报之中。年内,复旦张江、康淮生物、杜瑞制药等12家药品生产企业有望通过GMP认证正式投产。 

成为泰州闪亮的城市名片 

对未来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直接 

7月7日,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马其顿共和国卫生部长亲自主持召开会议,推介中国医药城华亘泰来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碳13呼吸试验诊断产品。 

华亘泰来公司董事长龚爱华说,不仅仅是马其顿,在欧洲、南美洲和中东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推广使用这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诊断产品。而这,也让更多国家的人民认识了华亘泰来、认识了中国医药城。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特色就是注意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让中国医药城在国际国内众多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中迅速脱颖而出,正对泰州发展释放出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方面,中国医药城不仅孵化了一个千亿级的新兴产业板块,有力地推动了全市“1+3+N”现代产业体系的加速构建,而且按照“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产城共荣”思路,以产业发展“倒逼”城市功能提升,以城市转型升级支撑产业高端发展,加快形成高品质的城市形态,成为中心城市的一个重要组团。 

截至目前,中国医药城已建成各类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其中城市功能项目面积为137万平方米(含东部新城)。具有国际气息的科研开发区、气势恢宏的生产制造区、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会展交易区、书香四溢的教育教学区、配套完善的综合配套区,勾勒出一幅现代化医药产业新城的美丽画卷。 

另一方面,随着一个个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加盟、一份份冠领全球的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一项项独一无二的发展平台的构建,让中国医药城成了泰州闪亮的城市名片,有力地提升了整座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一年一度的医药博览会上,巨大的项目流、人才流和中外医药界信息流、智慧流纷至沓来,让中国医药城成为项目、人才、信息集结的活力之城。而一项项最新成果的发布,又让中国医药城向世界生物制药圈发出了更强的“泰州声音”,让泰州走向了世界。 

几年来,中国医药城始终秉承“创业、创新、创优”的发展主旋律、“产业化、资本化、人才化”的发展主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定位开发”的发展主基调,在一张白纸上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跨越发展、渐成规模的奋进之路。 

7月8日,在中国医药城“产业化、资本化、人才化”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节点上,张雷率领20个市级机关部门再次来到这里考察调研,提出:面向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要求,谋划新的定位、新的目标、新的举措,真正建成“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医药名城。这必将在全市上下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引领药城人志存高远、奋发超越。

作者: 2014-7-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