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中科院研发反射式光声显微系统 助力生物学应用

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
摘要:近日,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在高分辨率活体光声显微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制了空间分辨率达到320nm的反射式光声显微系统,通过其能够对活体组织微血管,乃至毛细血管中单个红细胞进行高精度的无外源标记成像,有望为探索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开发针对血管的抗肿瘤治疗策略......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日,来自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在高分辨率活体光声显微成像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研制了空间分辨率达到320nm的反射式光声显微系统,通过其能够对活体组织微血管,乃至毛细血管中单个红细胞进行高精度的无外源标记成像,有望为探索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及开发针对血管的抗肿瘤治疗策略提供革新的技术手段。

在目前对癌症的研究中发现,肿瘤血管生成是癌症的关键特征,除了为肿瘤提供氧之外,肿瘤新生血管还是癌细胞扩散转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体高分辨率观察肿瘤新生血管是研究癌扩散和转移机制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开展以血管为标靶的抗肿瘤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目前广泛应用的共聚焦成像和多光子成像等技术可以实现高达亚微米的分辨率,但需要借助造影剂或基因改造等方法进行血管标记,其手段复杂而且有可能会干扰组织微环境的自然属性。因而实现组织微血管的在体无标记高分辨率成像,进而监测活体肿瘤血管生成及其对药物干预的响应,成为是国内外肿瘤学成像领域的热点问题。

此次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科研团队利用血液固有的强光学吸收作用,结合光学变迹效应设计了一款结构紧凑的光-声一体化探测装置。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了具备反射式成像功能的亚波长分辨率在体光声显微系统。与传统成像手段不同,该系统通过探测血红蛋白吸收脉冲激光后产生的超声信号,获取血液的光学吸收特性,从而揭示微血管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信息。基于这一独特的成像对比机制,该系统无需外源造影剂即可成像复杂的微血管网络,为观察肿瘤血管的生成及其深层分子机制提供了新型可靠手段。

该系统的成像分辨率高达320nm,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反射式光声成像技术实现的最高分辨率。体外细胞和活体动物成像结果证实,该系统不仅可以清晰呈现红血球和黑色素瘤细胞的亚细胞结构,而且能够高对比度地刻画微血管网络的三维形态结构。此外,该光声显微成像系统集成了高速激光扫描振镜,使图像采集速度大幅提高,为将来观测活体动物肿瘤血管的动态生理特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