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技术要闻

Nature Communications:缺血坏死心肌交感神经支配或能重建

来源:生物谷
摘要:最近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意外发现用于恢复脊髓功能的化合物可能有另外一个神奇的作用-阻止心肌缺血坏死后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这种特殊的物质能进入心肌瘢痕促进心脏神经的再生。他与同事从事心脏病研究的Habecker教授交流时发现心肌“疤痕”与脊髓损伤......

点击显示 收起


最近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意外发现用于恢复脊髓功能的化合物可能有另外一个神奇的作用-阻止心肌缺血坏死后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这种特殊的物质能进入心肌瘢痕促进心脏神经的再生。这个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这种化合物名为西格玛内肽(intracellular sigma peptide, ISP),一直被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神经科学的Silver教授用于脊髓修复的研究。他与同事从事心脏病研究的Habecker教授交流时发现心肌“疤痕”与脊髓损伤有共同之处-脊髓损伤和有神经损伤的心肌都存在一种蛋白多糖的分子,这种分子在机体受损后参与瘢痕的形成,但是在形成同时神经被"吞噬"。由于ISP对修复脊髓损伤有一定的作用,于是Habecker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在心脏瘢痕上进行实验。

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模拟了心脏病发作的过程,然后用ISP,盐水和另外一种非治疗性的肽(对照)给予小鼠治疗。结果发现两周后所有接受ISP治疗的小鼠整个左心室的心脏交感神经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包括心肌缺血坏死的区域。而且在这些小鼠身上未检测到任何心律失常表现。而其他两个对照组的小鼠缺血坏死的心肌却正常的交感神经活动,出现了心律失常。

早有研究发现交感神经与心脏骤停或者心律失常有密切的关系。最近的临床研究已经确认去交感神经可作为心律失常易感性增加的预测指标。而据统计,有7%到10%的人在心脏病发作后六个月内死于心律失常。所以ISP在缺血心肌上重建交感神经支配的作用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发现,将来可用于心脏病后的基础预防性治疗。

作者: 2015-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