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生物燃料生产的负面影响评述

来源: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摘要:普遍认为,大规模生产液体生物燃料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增强农业经济和减缓气候变暖的影响。最近几年,全世界生物燃料生产发展速度已超过石油生产。但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专家对大规模生产液体生物燃料可能会引发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表示了担忧,两院院士石元春曾表示,发展生物燃料要做到不与农业争粮争地,中科院院士严陆光......

点击显示 收起

        普遍认为,大规模生产液体生物燃料有助于保障能源安全、增强农业经济和减缓气候变暖的影响。最近几年,全世界生物燃料生产发展速度已超过石油生产。但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专家对大规模生产液体生物燃料可能会引发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表示了担忧,两院院士石元春曾表示,发展生物燃料要做到不与农业争粮争地,中科院院士严陆光也指出:发展生物燃料面临着原料来源与生产成本的问题。



        2006年6月7日由世界观察所等机构联合发布了《生物燃料用于运输》报告,在指出“生物燃料可大幅减少全球石油依赖”的同时,告诫各国避免大规模使用生物燃料带来的使农业及生态遭受重大影响的风险。2006年底,联合国粮农组织曾对生产生物燃料可能导致发展中国家粮食供应恶化的局面表示担忧。2007年5月8日联合国在发布的题为《可持续能源:决策者框架》报告中警告说,如果各国仓促的改用生物燃料将可能对人类生活与环境造成重大冲击。



        为了客观冷静地评估生物燃料的得失,下文综合各方面有关生物燃料的讨论,介绍生物燃料生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期为我国有关问题的决策提供参考。



        1.发展生物燃料的负面影响



        (1)竞争土地与农业影响



        可用于能源生物质种植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能源生物质种植可能同现有的农用土地构成竞争,并可能造成本应被保护的残存自然景观被利用。与此同时,尽管种植能源作物为世界贫困人群聚居的地区带来工作机会,但由于种植规模往往较大,意味着小规模种植的农民可能因工业化农业生产而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



        与农业有关的其他问题包括:①可能倾向于单一种植能源效益高的作物(甘蔗、油棕榈)而不是轮作,这会造成农业生态系统单一化。②为增加产量和能源效益的转基因能源作物出现可能会造成与野生亲缘的交叉授粉,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③为了增加产量和满足对生物燃料不断增长的需求,具有杂草物种特性的能源作物(如麻风树)可能有变成侵入性物种的潜在风险。



        (2)生物多样性丧失



        能源作物种植渗入自然景观这一后果显然将导致栖息地破坏和割裂,从而直接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若生物质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采用不可持续的农业做法(如过度使用化肥;耕地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或板结),则可进一步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



        据泥炭地、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全球评估报告,泥炭地(peat  land)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必不可少,支持着特殊物种和独特的生态系统。报告还表示,对泥炭地进行保护、恢复和明智利用必不可少,并且是长期减轻和适应气候变化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措施。另一份报告显示:印度尼西亚木材和油棕榈租种区的27%位于泥炭地。因此,生物燃料生产的扩大可能会实质上抵消与使用这些生物燃料有关的温室气体减排潜能。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和《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第二版》,气候变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力之一,并且影响力增加最快。



        (3)室气体排放争议



        农业是温室气体非能源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



        (4)森林资源退化



        除开荒用于农业可能造成森林丧失以外,对纤维素生物质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可能由于收获薪柴(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而增加对森林现有的压力。此外,收获森林资源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可能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背道而驰,因为每年排放到大气中温室气体的25%~30%是由于森林减少而引起。



        (5)威胁粮食安全



        联合国在《可持续能源:决策者框架》报告指出,生物燃料的生产会通过占用土地和其他所需资源,进而影响粮食足量供给,而且那些生产生物燃料的农作物往往需要最好的土地、大量水资源和化学肥料。



        2007年7月4日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2007—2016农业展望》报告指出:生物燃料产量在未来10年迅速增加,将使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谷物、油料、糖类作物等农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增加,进而导致农产品市场出现重大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将使相关农产品价格在今后10年增加20%~50%,油、肉、乳制品的价格也随之提高,造成农产品纯进口国和城市中贫困人口的负担加重。



        (6)对水的影响



        扩大用于生物燃料生物质的生产可能会增加对水的需求,对需水量大的作物尤其如此。许多地区已经缺水,并成为进一步农业扩张的主要限制性资源因素。这一问题引起严重的关注,因为内陆水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超出任何其他重要生态系统,并且由于粮食生产和城市化等直接驱动因素,对水资源的压力已经处于快速增长中。



        2.生物燃料发展前景



        为了使生物燃料对世界能源经济作出巨大可持续的贡献,政府需要出台长期的协调一致的政策,并且要让相关利益者广泛参与,这包括建立一个健全的财政激励机制和对私人投资的支持、基础设施的开发以及能够使用新燃料的交通工具的环境,使生物燃料政策关注于市场开发;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和保持土壤生产力、水质和其它生态系统体系,这对于保护资源以及保持公众对生物燃料价值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开发一个严格符合规则的国际燃料市场,消除阻碍生物燃料贸易的顺利进行的贸易限制,促进国际可持续生物燃料贸易;以及合理分配经济利益,确保农民能够分享利益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解决生物燃料生产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其根本还在于加速向下一代技术转化,利用第二代生物质原料(包括纤维素原料)生产生物燃料。生物燃料长久不衰的潜力在于使用非粮食原料,其中包括农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林产废料以及柳枝稷等多纤维质的速生能源作物。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后利用纤维质生物资源生产生物燃料技术和新一代生物燃料转换技术(其中包括使用酶和人工合成柴油的生产)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将能与传统的汽油和柴油燃料相竞争。因此,各国应根据国内实际的农林业状况,在做到不与农业争粮争地以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制定适合国情的生物燃料计划和目标。
作者: 2008-3-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