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跨国公司的新能源财富游戏

来源:华夏时报
摘要:新能源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选择的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美国经济复苏计划中,明确写着政府将在未来10年里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开发清洁能源。中国国家能源局也将于近期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中国也即将高调宣布全面开发这一领域。但是,在新能源战场上,却似乎有心无力。...

点击显示 收起

新能源是世界主要经济体选择的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美国经济复苏计划中,明确写着政府将在未来10年里投资1500亿美元用于开发清洁能源。中国国家能源局也将于近期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这标志着中国也即将高调宣布全面开发这一领域。跨国巨头们自然早已看出这个新兴行业散发出的可观机会。但是,在新能源战场上,却似乎有心无力。



早在2005年,英国石油公司(BP)就加快了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同年11月,BP正式组建了替代能源业务部门,计划在未来十年里投入80亿美元,致力于太阳能、风能、氢能以及联合循环燃气发电等低碳发电业务。目前,BP将目光转向下一代生物燃料。公司已承诺在未来10年中为生物科技研究领域投入5亿美元,用于开发第二代生物燃料。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也积极制定了新能源投资计划:计划在今后5年中,为新能源项目投资1250亿到1500亿美元。道达尔集团表示,公司15%的研发预算投入都将用于新技术、环保、生物质能以及新能源领域。



表面上看,在“新能源发展机遇来了”的呼声之下,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这场带有“革命”味道的财富游戏。但在这些看似欣欣向荣的计划背后,跨国公司们却面临现实的危机。



从今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来看,许多公司遭遇了历史上最大幅度的单季度业绩下滑。埃克森美孚一季度实现净利润45.5亿美元,较2007年的109亿美元减少58%,创下2002年以来的最差纪录。BP第一季度的利润下降了64%,第一季度利润相比去年同期的70.94亿美元下降到了25.62亿美元。壳牌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2%至34.9亿美元。美国第二大石油天然气公司雪佛龙的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盈利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4%。美国本土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则下滑了80%,至8.4亿美元。



糟糕的财务表现让这些公司在资本操作上更加谨慎,许多已选择放缓投资新能源的步伐。



除此之外,传统能源领域依然存在的巨大盈利空间也是这些跨国公司不愿将主要精力过多地分割出去的主要原因。在传统能源这片熟悉的沙场上,他们可以更加从容地追逐利润,而且,石油价格5月以来再次出现的强劲涨势,让这些本来就是因油价暴跌转而试水新能源的企业如今对这个新的领域更加三心二意。



在紧张的财务数据压力下,壳牌已宣布因投资收益不理想,将不再对风能和太阳能等业务进行更多投入,转向投资生物燃料。其实,早在2007年底,壳牌就已安静地出售了大部分太阳能业务。2008年11月,它又放弃了在英国最大的风电建设项目。公司即将离任的CEO范德伟承认,壳牌在过去无利可图时已经做了一些“技术性”改变,已经不再全力主攻可再生能源了。在过去5年中,壳牌在燃料开发方面一共投资了1500亿美元,其中仅有17亿美元花在可替代能源上。



9年来一直宣称“不仅贡献石油”的BP公司也早在2007年就重新返回了石油主战场:在加拿大的油砂开采计划要在7年里投入55亿美元。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资深政策分析师纳萨尼尔·格林说:“这些公司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资少得简直找不到。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应该走在这一领域的最前沿。”



美国可再生能源理事会会长迈克尔·埃克哈特也指出,在过去15年里,世界五大石油公司为发展新能源总共投资了50亿美元左右。“石油巨头们并没有将新能源作为自己的主流业务。”埃克哈特说,“对他们来说,这只是种附加业务而已。”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行业的政策推动力已对该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钱”景让跨国公司也对中国的新能源市场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来中国“跑马圈地”。正如新能源问题专家、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所说,未来各大石油巨头在中国的竞争,将会应势把触角伸向燃料领域的各个角落,谁主动先发,谁就将具备更广阔的市场优势。



金融危机已成为各国作为困境突破口的新能源的最大阻力。但是也有人呼吁不要对这些跨国公司失去信心。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odexis的CEO艾伦·萧说:“这些公司只不过正处在准备投资的阶段。他们今后会投资的。我想,在接下来10年,他们会投入比过去10年多数百倍的资金。”
作者: 2009-6-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