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美国将大面积种植“乙醇玉米”

来源:光明日报
摘要:2月11日,美国农业部宣布,对用于生产乙醇的转基因玉米完全解除管制,该作物不构成植物风险。此举标志着企业专门为多产乙醇推出的生物技术作物在美国首次获得批准,然而美国农业部的这一决定一公布,随即受到许多相关机构和环保组织的公开指责。据了解,这种“乙醇玉米”所含的微生物基因阿尔法淀粉酶能够迅速地将淀粉分......

点击显示 收起

        2月11日,美国农业部宣布,对用于生产乙醇的转基因玉米完全解除管制,该作物不构成植物风险。此举标志着企业专门为多产乙醇推出的生物技术作物在美国首次获得批准,然而美国农业部的这一决定一公布,随即受到许多相关机构和环保组织的公开指责。

        据了解,这种“乙醇玉米”所含的微生物基因阿尔法淀粉酶能够迅速地将淀粉分解为糖,这是生产乙醇的第一步,以此为原料可生产出更多的乙醇。这种具有淀粉酶特质的玉米种子由瑞士先正达公司研发成功,该公司将以“Enogen”的商品名对外销售。先正达公司种子业务板块首席运营官德维尔·皮斯科表示:“这种玉米可以让美国的乙醇生产商用现有装置生产出更多的生物燃料。”

        先正达公司计划今年只与有限的几家乙醇厂和玉米种植户合作,打算到2012年再大规模商业化种植这种“乙醇玉米”。先正达称它将设法使乙醇玉米的种植“按照合同的规定,在封闭条件下进行”。

        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健康监测服务部负责生物技术法规事务的副局长迈克尔·格雷古瓦(Michael  Gregoire)称,先正达公司早在2005年就向美国农业部就该转基因乙醇玉米的种植提出了申请。随后美国农业部动植物健康监测服务部  (APHIS)对该种玉米进行了环境和植物害虫风险评估,最终的结论是该作物不构成植物风险,可以不受法规限制。

        不过,玉米碾磨商和食品生产商可不这样认为。他们担心这种“乙醇玉米”所含的淀粉酶如果从其原产品中“逃出来”,将不可避免地混进原本供人类消费的食物链,并将造成很多麻烦。虽然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2007年已确认这种淀粉酶用于食品中是安全的,相关机构仍担忧它会影响玉米类食品的质量及产品保质期。北美碾磨商协会认为,如果这种淀粉酶进入食品加工领域,它可能会对早餐食品、小吃类食品等的质量产生很不好的影响。

        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对此也表示担忧,他们主要是怕转基因乙醇玉米在种植过程中污染食用玉米。  忧思科学家联盟食品和环境规划部主管玛格丽特  ·梅隆(Margaret  Mellon)称:“农业部的决定违背了常识,目前还没有保护食用玉米不受‘乙醇玉米’污染的有效方法,因为即便采取最严格的预防措施,但只要有风吹就会使食用玉米遭受污染,食用玉米的品质将会下滑。”

        名为地球之友的环保组织生物燃料活动协调人凯特·马洪对美国农业部的这一决定也表示失望。她说,如果不是美国国会在2007年通过《可再生燃料标准》法案,要求大量应用生物燃料的话,这种基因工程“乙醇玉米”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可再生燃料标准法案要求到2022年美国的生物乙醇消耗量要达到360亿加仑,该组织预计,届时玉米乙醇将达150亿加仑。
作者: 2011-2-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