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药经济生物技术生物能源

武鸣木薯产业走循环经济之路 南宁新能源产业腾飞

来源:国际能源网
摘要:1万立方米生物燃气,全年合产高达600万立方米。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预计明年正式投产,届时每天可以产出10万立方米的生物燃气。科技创新木薯产业成新能源先锋近年来,南宁市抓住国家将新能源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曾经被视为重污染的木薯加工产业正在实现华丽转身......

点击显示 收起

  日均产沼气达3万立方米,经脱硫脱碳系统和压缩系统纯化压缩后,每天平均可以得到2.1万立方米生物燃气,全年合产高达600万立方米;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预计明年正式投产,届时每天可以产出10万立方米的生物燃气。这是记者日前在广西武鸣县安宁淀粉有限责任公司采访获得的信息。



  科技创新  



  木薯产业成新能源先锋  



  近年来,南宁市抓住国家将新能源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曾经被视为重污染的木薯加工产业正在实现华丽转身的蜕变,逐步成为生物质新能源先锋。



  坐落在武鸣县罗波镇的安宁淀粉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在南宁市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下承担了南宁市科技重大项目“沼气纯化制备生物燃气产业化研究”,并获得成功。据介绍,总投资3600万元的“沼气纯化制备生物燃气”项目,主要以木薯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为原料产生大量沼气,并对沼气进行纯化压缩,制备压缩生物燃气。



  安宁公司董事长刘族安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经过1年多的建设,安宁公司不仅攻克了淀粉和酒精厂排放的废水污染难题,也成为国内首个日产上万立方米沼气纯化制备车用燃气项目。从今年3月开始,该公司开始向南宁市供应出租车用生物天然气,出租车每运行一公里即可节省0.2元左右。按此计算,每部出租车每天可节约80元至100元的成本,在广受出租车司机用户认可的同时,还大大地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刘族安告诉记者,目前南宁市已有150部出租车使用这种燃气,通过实验以及南宁市环保局的监测,一氧化碳的减排达到98%左右,二氧化碳几乎为零,整个减排量很大。



  广西是石油天然气贫乏省区,南宁和广西在国家西气东输和能源供应链中处于“末端”。据了解,南宁市的管道天然气单价排全国高位。根据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生物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前开始实行利用产业化沼气、工业化天然气工程提供的压缩气体原料;至2015年,将南宁城区30%的出租车和公共汽车改造成使用天然气燃料车;至2020年,实现60%城区出租车和公共汽车使用天然气燃料的改造目标。



  刘族安表示,目前正在建设的二期项目启动后,每天可以产出10万立方米的生物燃气。“它的投产可以弥补南宁市天然气的需求,缓解供需矛盾的一个局面。”刘族安自信满满地说。  



  绿色发展  



  新能源产业造福市民  



  有资料显示,目前南宁市城区居民使用的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每天约需38万立方米。到2020年,南宁市每天需要天然气将达80万立方米。以目前供应的情况看,届时年缺口量将超过5亿立方米。“我们有一个规划,在未来的三四年内,通过液化灌装,将生物燃气装成一罐一罐的,让市民享受到生物燃气新能源带来的实惠。”



  同时刘族安表示,力争明年改造南宁30%的出租车,公交车启动50至100辆,届时整个南宁减排量将达到19万吨。南宁市未来的绿城将更绿,市民将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此外,在当地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依靠技术创新,木薯产业不仅摘掉了“污染大户”的帽子,并通过循环利用产生了延长产业链、提升经济和生态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等综合成效。



  “木薯做原料,做淀粉和酒精的废液可以做天然气,废渣还可以做肥料用于农田。”  刘族安介绍,二期项目建成后将产生10万吨的有机生物肥,将带来产业链的价值。“公司规划深加工是重点,生物燃气也是重点。厌氧废渣可以做有机生物肥,用于我们的农田,以后我们吃的将会是安全、绿色的食品。从“种”到“加工”都是一条循环链。这个产业的发展后经很大。”



  据悉,武鸣县正加快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编制,以安宁公司生物燃气等企业示范项目为重点,全力推进国家生物质能源基地示范县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国家生物质能源基地核心区。而安宁公司日产生物天然气1.2万立方米的试点项目取得成功,为南宁通过推动生物燃气项目、建设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打造生物能源城打下了基础。也必将为南宁实现新一轮产业大突破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