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龙头企业远比研究机构更难得,因为龙头企业有足够的资金配置各种资源,包括提供研发资金等。”在今天上午石家庄人民会堂举行的“生物产业投融资和知识产权保护论坛”上,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李志能的发言引起强烈反响。生物产业大会上,各界人士对解决生物产业资金瓶颈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各种探索令人振奋。
目前,全球生物技术产业以每年近30%的增长率突飞猛进,生物经济正在成为继网络经济之后的新兴快速成长行业。但生物技术产业的长周期、高风险、高投入等特征,也决定了我国现有融资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其发展需求。华药集团董事长常幸指出,我国目前最欠缺的是风险投资,而美国硅谷生物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正是得益于那里聚集了大量风险投资。
针对这一现状,一方面,我国在政策层面开始了“破冰之旅”。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下发了《共同推动生物产业融资工作意见》,开发行贷款将向生物产业倾斜。在本次大会上,我省生物产业首次获得了2000万元政策贷款。
另一方面,企业界积极展开各种探索,尤其是小型企业向龙头企业“找帅当兵”,借助大企业广泛的融资渠道,迅速做强做大。“希望寻求到一家制药企业合作伙伴。”河北海源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一家握有“王牌”技术找“帅”的小企业。他们凭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酶促结枝技术,生产出了一系列走俏世界的功能油脂产品,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超过欧洲和英国本土的药典标准。但由于规模较小,又是新兴行业,目前无论银行贷款还是社会筹资都行不通,因此只能靠国际客户的预付款维持运营。如今,他们将扩大再生产的办法转向了寻求战略合作伙伴。据了解,这也正是目前国际上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
此外,众多专家提出,我国还要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的创新和完善。应组建一批国际化的生物产业国际权威评估认证机构,加快我国生物产业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最近,我国几家生物
医药企业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为我国生物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带来了信心。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全球金融风险投资家关注的重要战略目标,我国应加快发展境内风险投资,尽快设立创业版,为高新技术的早期投资提供退出通道。
作者:
2007-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