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2007年中国医药企业加快了进军国际医药高端市场的步伐。”第102届广交会期间,中国医药保健品商会会长周小明向本报记者表示。
今年以来,通过欧美原料药和制剂认证成为国内企业的一股新潮流。医保商会的数据显示,目前通过欧盟原料药COS认证的国内企业近80家,产品100多个,通过欧盟GMP的生产企业为7家,浙江华海制药今年则通过了美国FDA的GMP认证,而获得美国FDA
DMF文件的企业有200多个。
周小明表示,按照流程,获得DMF和COS认证仅仅是开始,国内企业要想进入欧美高端市场,还必须在通过认证后找到理想的合作伙伴。目前不少企业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加紧申报进程,另一方面积极寻找进口商。
目前来看,欧美市场已成为我国企业最为关注的目标市场。
外包承接势劲
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大规模的投资、兼并和国际资本市场运作,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全球生产与销售网络基本形成,制药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更加细化,从而带动国际外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医药领域合同研发市场将以16.3%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达360亿美元;合同制造市场紧随其后,预计将以大约每年8%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市场规模将达260亿美元。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世界上约35%的制药公司都实行外包,这一比例将在2008年达到47%,剂型开发、生产和包装阶段的潜在外包市场规模将达600亿~800亿美元。
周小明表示,目前我国在原料药、制剂方面的产能居世界第一,品种和工艺比较丰富,突破国外市场准入限制的能力将得到加强,科研基础较好,医学临床资源丰富,因此我国在承接国际药品生产与研发外包方面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今年以来,我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承接国际制造与研发外包,业务领域从药品先期开发,临床试验,到原料药、制剂和中小型医疗器械委托生产与加工等应有尽有。其中,据BIOSPECTRUM专业杂志最近调查,目前在我国委托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达275项,数量居亚洲第3位。
海外上市也是一大利好
近年来,深圳迈瑞医疗、哈尔滨平川药业、沈阳三生制药、亚洲药业等医药企业,纷纷以首次公开发行等方式在英国伦敦、新加坡以及美国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
2006年,生物医药行业已位居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前五大行业之一,现已有近20家企业在海外上市(不包括香港股市),民营和股份制企业成为上市主力军,上市公司的经营品种包括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中药和制剂等,而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成为我国药企海外上市融资的首选。今年以来,先声药业、贵州同济堂、药明康德先后在纽交所上市。新一轮的海外上市融资潮将对中国药企跨越市场壁垒、更快进入所在市场流通领域、吸纳海外资金用于研发和生产等产生重要作用。
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增强
从去年发生的国外针对我国企业违反知识产权的案件来看,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成为困扰我国医药贸易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医药企业已成为国外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攻击对象。今年以来,大多数企业对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自觉自愿地采取了相关措施。
周小明表示,为做好这一工作,今年以来,医保商会围绕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了宣传与教育,力求强化广大会员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同时,进一步加强督导,要求所有参加国外展览的企业签订知识产权责任书,做到责任自咎,对违规企业予以公开曝光,并对国内企业之间的侵权和商标假冒行为予以追究等。目前还没有再次发生针对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纠纷。“但这项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丝毫不能掉以轻心。”周小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