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分析与评论

对医疗体制的缅怀与展望

来源:www.yyjjb.com.cn
摘要:认真研读了近期公布的《国务院研究机构对中国医改的评价与建议(要点)》,感慨良多。最让人欣慰的是,报告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现状,并得出了让国人基本认同的结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报告中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效果也作了一个在......

点击显示 收起

认真研读了近期公布的《国务院研究机构对中国医改的评价与建议(要点)》,感慨良多。最让人欣慰的是,报告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现状,并得出了让国人基本认同的结论:“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报告中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与实施效果也作了一个在我看来较为公允的剖析;“对未来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的一个框架性设计”的展望,在我看来,多少还有些常识上的正确。但令我感到怪异的是,报告对上世纪80年代以前完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疗卫生所取得的部分成功充满了深切的缅怀,对未来医疗体制可能的市场取向一味地全盘排斥。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曾以世界1%的卫生费用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医疗保健,惠及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使医疗覆盖率高达85%,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 
     
    报告说,目前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商业化、市场化”。但我还是认为,商业化、市场化是两个层次完全不同的概念:市场化是制度安排,是价值取向,而商业化是市场化制度安排下的商业行为。今天中国的医疗体制之所以如此糟糕,恰恰是因为市场化制度安排的缺陷——既要计划经济的管理与垄断,又要商业经营的收益——一个体制怪胎带来的结果。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是端着计划经济的碗,吃着市场经济的肉。 
     
    以药价虚高和招标为例,有业内人士统计:目前药价成本中超过50%是在医院流通中产生的,其中至少又有80%以上属于不良成分,按每年全国3000亿元的药品销售额计算,即有40%,约1200亿元被体制下的“隐性交易”所瓜分。1200亿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在全国取消农业税政策出台前,9亿农业人口所贡献的农业税只有800多亿元;2004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是1737亿元。1200亿元,意味着全国13亿人口人均要为这样的体制埋单92.3元!药价之所以虚高,就高在这里,而招标政策的出台,是为了遏制虚高的,但几年来业内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悖论性的现实:药品招标,价格越招越高;药企越来越瘦,医院越来越肥,而患者则越来越无奈、越来越看不起病。 
     
    展望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有评论说:市场化不等于暴利化,非国有化也不等于私有化。暴利并非市场化所致,服务低劣和短缺更不是市场化的必然。恰恰相反,持续性存在的暴利、服务低劣和短缺通常是垄断的结果。不同地区和行业的改革经验反复证明,越是市场化的领域,就越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也越趋向社会公平。这样的判断,属于基本的常识范畴,医药卫生服务再特殊,逻辑上也特殊不到常识的范畴之外。 
     
    课题参与者对媒体说:“中国卫生系统染上了‘美国病’”。我不了解“美国病”是一种什么病,不知道参与者对“美国病”的简单表述是否完整、权威,所以我不敢说“美国病”如何,不敢说中国的医疗体制与现状在哪些层面上状似“美国病”。但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我,美国的医疗卫生制度仍然有众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 
     
     
     
    本版言论不代表报社立场 
     
评论版     
     
     
     
    医药经济报2005年 第93期  
     
     
     
   
 
作者: 马丁 2005-8-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