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医院信息化一般都建设到经济层面,而从降低成本、提高信息化效果的医疗层面来说,基本上还没有。
“我们是医院里的边缘人,医院重视的是医生,而不是我们。”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分院计算中心的技术主管杨劲提到医院信息中心的地位时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收入方面,如果跳槽到项目公司去作项目主管,会比在医院增加很多。而且作为医院的项目主管,得不到医院的重视。在项目实施的时候,院方对信息中心的呼声会比较重视,到了系统维护阶段,信息中心的话就没有人听了。
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论时间,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比较早就开始搞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在安徽省属于前5名左右。那时候,大家都普遍对医院的IT系统很感兴趣,但是真正实施的并不多,敢于吃螃蟹的人不多。
于是,1996年院方投入了将近100万,分两年建立了基于DOS环境下的收费和药房信息系统。
2001年左右,又把原来的系统移植到windows系统下,重新开发了一套软件,现在基本处于维护阶段。几年来,系统逐步扩展到了药库管理、后勤物资和财务等方面,一步步慢慢完善。
系统一上马,就给医院带来了比较明显的好处。比如药房系统,不仅减少了收费处的人员,而且改变了流程。原来是手工报表,容易出现漏账,很多数据不清楚,甚至是没有。就拿药房库存数目来说,之前根本就没有人统计。假设原来药房有1000个品种的药,但每个药品的数目都是没有的,要靠药房主任每个月盘点一次,然后得出有多少库存。
这样人为因素太大,存在的漏洞就异常的大。有漏洞就会有这样的可能,因为药品价格在不断的波动,一瓶药,可以卖2块,也可以卖2.5,卖3块钱。甚至可以自己偷偷地拿一瓶,然后把价格转嫁到病人头上。
上系统以后,价格现在都透明化了,不会再发生这样的问题。病人的住院和费用信息也都比较规范,做到了把管理的正规化体现在信息系统上。
经济层面的信息化
全国的三甲医院不超过1000所,档次各不相同,有一年收入十几个亿甚至更高的,年收入几千万的三甲医院也存在。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其中属于中等水平,医院目前有八九百名员工,信息中心有十个人左右。
与其他企业的IT系统不同,医院只要上马了一个项目,就很难下马。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是从自身的效益角度出发,IT公司需要追加预算的话,企业就会衡量投入和要达到的目标是否对等,而医院的IT投入目标是必须要达到的,因为只有达到了才能够获得医保定点医院的资格。
所以,医院信息化的推动力是医保中心和医疗行政部门对医院的要求。卫生局要求医院提供统计报表、病种分析、病人满意度,还有一些费用成本和药品消耗的分析,医保机构要求费用清单、治疗过程、治疗效果的统计资料。这些外部的要求是出于应为管理层面,所以医院信息化一般都建设到经济层面,而从降低成本、提高信息化效果的医疗层面来说,基本上还没有。
把信息变成知识
“工厂的项目实施是从主业开始推动的,而医院的项目实施是从副业开始推动的。我们对投入不满意,医生对我们的工作也是不满意的。” 提到信息中心的地位,杨劲的回答很无奈。
医生需要的是医疗信息,病人病例检索等信息服务。信息中心虽然已经完成了病案系统和病人费用系统的数据整理,但针对基层员工的信息需求还远远没有达到。
在工厂工作的工人不会去查询前几年某一个零件的加工量,而对于医生来说就不同了,医生需要从这些信息之中提取知识。比如自己一共做过多少起阑尾炎的手术,有多少出现了并发症,又有多少例使用了青霉素,这些信息对于医生来说是很有用的。
从信息变成知识是一个数据挖掘、数据处理的过程。目前,所有的医院,包括IT系统做得比较好的医院在这方面也是相当欠缺的。并且由于病历是转换成数据存储在电脑里,主要的目的是形成病例报表,上交给上级主管部门,而不是提供给最需要信息的医生。
信息服务是个性化的服务,甲医生可能需要这方面的信息,乙医生可能需要那方面的信息。而信息系统是分部实施的,医保中心要求提供的数据和卫生局要求提供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医生自己要求的数据也是不固定的,有些数据项在医保数据里,有些在病案数据里,有些在传染病信息数据库里,医生不知道他所需要的数据在哪里。
另外,医生即便有计算机知识,也不能自己去查询相关信息。因为还存在数据保密和信息泄漏的问题。如何把信息对医生和相关部门开放,来提取知识,还需要一个明确的规则来规范。
记者手记
采访结束后,杨劲的一番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和我同年在医院搞计算机的现在都已经跳槽了,我们没走的人也普遍有一种边缘人的感觉。”
如他所说,现在很多医院对信息化建设还不重视。这种不重视,除了观念上缺乏对信息化的了解,还因为信息系统不能给医院带来能看得见的效益。医生和信息中心之间,也得不到很好的沟通,医生不能从IT系统得到他想要的信息。或许,加快基于医疗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尽快让IT系统发挥看得见的作用能为改变这样的现状提供解决之道。
链 接
福布斯公布中国潜力100榜
2006年1月,《福布斯》中文版在上海公布了其专门针对国内中小企业排出的最新的“2006福布斯中国潜力100”榜单。江浙地区仍是诞生优秀中小企业最多的地方,北京13家上榜企业在高科技领域一枝独秀,前两名分别为北京握奇数据、北京信威通信。
榜单制作者刘瑞明表示,《福布斯》中文版通过对8000多家主营业务在中国、年销售额小于6.5亿元人民币的中小型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并根据成长性、投资回报率和赢利能力等指标进行排名,最后筛选出100家最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今年上榜企业平均总资产规模为3.66亿元,销售收入规模为3.04亿元。在过去三年中,上榜企业平均销售增长率接近翻番,达到96%,平均利润增长率更达1.45倍,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4%,平均净资产回报率为32%,平均利润率达到15%。
从地域上来看,浙江上榜企业达21家,江苏为10家,广东地区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稍减,上榜企业13家,北京由于在高科技领域的绝对优势使上榜企业达到13家。从行业分析看,互联网、通信、医疗器械领域涌现出了大量成长型企业。与2005年相比,2006年首次上榜的企业达到了58家。
《福布斯》中文版主编周鹏说,这是《福布斯》中文版在2006年发布的第一份榜单,也是“中国潜力100”榜第二次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