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药经济要闻

对标上海医药产业 河北:加快转型 迈向高端

来源:河北日报
摘要:前往上海对标医药产业之前,记者犹豫再三。众所周知,上海医药走的是高端路线,生物制药独占鳌头,研发实力十分强大。上海医药产业的发展模式、经验是不是真的高不可攀、无法借鉴。记者走进上海,期望一探究竟。...

点击显示 收起

        前往上海对标医药产业之前,记者犹豫再三。  



        众所周知,上海医药走的是高端路线,生物制药独占鳌头,研发实力十分强大。据此,不少人感叹:不可比、不可学。  



        上海医药产业的发展模式、经验是不是真的高不可攀、无法借鉴?记者走进上海,期望一探究竟。  



  痛下决心调结构:由吃“素”到吃“金苹果”  



        【标杆故事】  



        “其实,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医药产业可是吃‘素’的呢!”丁永岳,这位曾经的上海药厂技术员、医药局管理人员,现任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名誉副会长、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公司总工程师,笑着解释说,所谓吃“素”,是指当时上海医药产业的主打产品是抗生素、维生素和激素这些原料药。  



        作为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了40多年的老药人,丁永岳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医药产业一路高歌,在全国率先发展起来。1950年初,有“新中国抗生素摇篮”之称的上海第三制药厂诞生了我国第一代抗感染药青霉素;此后,上海药企先后开发了性激素、皮质激素、半合成抗生素、全合成抗生素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和当时的“四大家族”(4家国有药企)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原料药市场,号称“五马分天下”,而当时上海的原料药产能是“四大家族”的总和。  



        然而,随着各地药厂纷纷上马、国内市场不断扩容,全国原料药产能严重过剩,随之而来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上海医药产业何去何从?是继续上产能拼价格,还是壮士断腕另寻新路?  



        1992年成立张江科技园区,1994年提出“生物医药和IT”两个高科技发展方向,1996年启动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上海以雷厉风行的转型做出回答。  



        “当时,人们认识到,医药产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而转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上海科技发展基础、产业发展方向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丁永岳认为,这个决策是非常超前和冒风险的,因为生物制药在研发阶段需要大量“烧钱”,而传统的原料药是创造效益、创造GDP的。  



        的确,生物制药被誉为21世纪医药产业的“金苹果”,其效益回报率十分可观,但技术复杂、投入大、周期长、产业化慢。  



        上海义无反顾。  



        环保,成为上海优化医药产业布局的一剂“猛药”。“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环保政策日益收紧,一方面对原料药生产企业的进入不予审批,一方面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上海新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傅大煦介绍说,化学原料药生产面临窘境,制药企业要么搬迁、要么关停。由于搬迁成本太高,原料药企业基本关门歇业。  



        对低附加值原料药“有所不为”的同时,上海大步挺进生物制药领域。重点推进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张江药谷)、徐汇枫林园区、漕河泾地区等5个产业集群建设,通过政策引导,上海生物医药的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向这5个区域聚集。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总量的快速增长,自主创新能力也显著提高,涌现出现代制药、迪赛诺、实业科华、生物制品所等10多家销售收入超2亿元的骨干企业,并培育出一批自主创新的拳头产品。  



        “到2012年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3211’发展目标,即把上海初步建成国内生物医药的创新产品制造中心、商业中心和研发中心,经济总量达到2000亿元,扶持100家年产值超过2亿元的创新型企业,打造100个销售额超过亿元、科技含量高的拳头产品。”在傅大煦拿出的2009年出台的发展生物医药“行动计划”中,记者看到了上海做大生物制药的雄心。  



        【对标启示】  



        “你来上海取经医药产业发展,我们可真不敢当。河北是医药大省呀!”说起对标上海医药,丁永岳连连摆手。  



        论规模,河北医药产业与上海相差无几,但上海医药的科技含量却令人叹服。2008年,该市生物医药行业经济总量1034.6亿元,同比增长15.8%,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近十年时间里,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保持了年均15%的增幅,成为当地强势增长的高新技术产业。  



        若干年前,与河北医药一同在抗生素产品上起跑的上海市,如今,我们只能望其项背。  



        “我省医药产业在全国的排名,已经由2003年全国第5,退到了如今的第10。”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宝瑞介绍,近年来,我省医药产业与兄弟省市差距拉大、位次后移,最主要的症结在于产业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迟缓。  



        目前,我省医药产业仍以青霉素类、维生素类等大宗低附加值原料药为主。青霉素与维生素原料药占医药工业产值比重达70%以上,医药出口品种中90%以上为原料药,这些数字折射出我省医药产品结构的现状——产品初级化。与之相比,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所占比例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张江药谷的独特之路:高层次定位,非均衡发展  



  【标杆故事】  



        在国内外医药企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可以不知道张江在什么地方,但一定要知道张江有一个药谷。”  



        哈雷路、牛顿路、居里路……4月上旬,记者走进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有感于那里环境的整洁、安静和浓厚的科研氛围。  



        这个拥有300多家中外知名制药企业,数十家国家级医药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全球性研发中心的“中国药谷”,经过10多年的摸索,已经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研发创新——中试孵化——规模生产——营销物流——人才培育——产业服务”的现代生物医药创新体系。  



        “1996年,国家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落户张江,一举奠定了药谷的地位。但基地首先做什么的命题,当即摆在了药谷的面前。”傅大煦告诉记者,由于中国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许多地区都投入力量积极建设各自的医药产业基地。在这些传统“药都”、“药谷”里,医药生产型企业占了主流,而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要在产业趋同的大环境中保持领先,就必须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说,必须围绕‘国际大都市’的建设目标,根据上海的特点,依托城市的整体功能优势,高层次定位,非均衡发展。”  



        于是,聪明的药谷人没有选择大规模引进医药生产企业,而是独辟蹊径,着力引进研发企业,将主攻方向放在了企业研发中心和科研机构上。这一着棋走得漂亮,既避开了与其他地区争夺资源,又树立了张江药谷研发为主的特色品牌。  



        国家级医药研发机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纷至沓来,一个永葆活力的“智力场”不断聚集。今天,张江药谷已初步形成了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等“一所七中心”为代表的创制平台,4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50多家国家级和市级的科研机构、500多名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都聚集到这块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致力高端的品牌效应,吸引了众多世界著名医药巨头。从第一家罗氏制药到史克必成、勃林格殷格翰等,目前,位居世界医药行业前20强跨国大公司不少已落户张江。”傅大煦介绍,巨头的集聚,不仅提升了生物制药产业的能级,而且凸显了张江药谷的聚合效应。  



        短短十几年,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造就了200多个创新药物,创造了百亿元以上的年产值,成为领跑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引擎”。  



  【对标启示】  



        2001年,有着石药、华药等知名药企的石家庄市提出打造“中国药都”。  



        “石家庄在产业和产品方面已具有‘药都’规模,但建成真正的‘药都’还需要提升品牌,在高端领域有所突破。”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王建分分析,尽管石家庄的部分企业已经名声在外,但主打产品多是原料药。石家庄发展“药都”的弱势是,原料药多、制剂少;小企业多、大企业少;大路品种多、创新品种少。“从目前情况来看,‘药都’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产品的技术创新和新药的研发。没有高科技产品的推陈出新,不会有药都的持续、快速发展。”  



        2005年,国家把生物产业基地“落户”在石家庄,在王建分看来,这对“药都”发展而言,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面对这样的机遇,石家庄该如何行动?王建分建议,首先,要高端定位、进档升级,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和创新药,着力培育新型抗生素、维生素、现代中药、生物医药等产业。其次,引进人才、为我所用。目前国内并不缺少生物制药方面的人才,关键是怎样把他们吸引过来,并发挥他们的特长。再次,以医药园区为载体,瞄准国内外大型医药集团、知名研发机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一批医药高新技术项目落户。  



        如今在“药都”,华药新工业园、石药工业园、神威现代中药产业园等正在加速建设。“这些项目主要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化和中药材深加工项目为主,建成后将大大改善药都的产品结构,促进全省医药产业优化升级。”王建分表示。



        创新能力不强,无疑是我国医药产业的软肋。除中药外,国内医药产品绝大部分依赖仿制,自主发明不足3%。  



        如何让创新药物落地生根、发展壮大?不久前,上海新出台的一份计划、一套政策,描绘了2012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蓝图———  届时,药品市场将不再是进口药的天下,伴随本土药企的成长,上海将成为国内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  



        进入国际巨头研发链条,“借船出海”提升研发实力  



        【标杆故事】  



        来到国内最大的民营医药企业之一复星药业,恰逢企业2009年年报出炉。于是话匣子就从这里打开了。  



        “对制药企业来说,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2009年公司取得新药临床试验批文4项,生产批件6项;申请专利89项,获专利授权26项。”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裁李显林用年报中的一串数据佐证,近年来,通过股权合作、研发合作、专利许可等多种方式,企业持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积极跟进全球医药行业的最新技术前沿。  



        与国际医药巨头合作,是复星药业研发体系中的亮点。2009年,复星医药控股企业万邦医药与以色列上市生物技术公司D-Pharm  Ltd.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和销售急性缺血性中风治疗药物DP-b99,该药物经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管理局)批准已经进入三期临床,公司在创新药物研发和国际合作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国际合作,参与到全球创新药研发链条当中,可以迅速获取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李显林表示。  



        在3平方公里大小的张江药谷,英国葛兰素史克、美国强生等跨国医药巨头纷纷传来订单,望其在相关技术上鼎力相助。“平均每两周就有一家医药巨头登门造访,药谷近来忙着呢。”一位企业老总感叹说。  



        药谷的忙碌,得益于欧美医药发达地区研发外包业务的转移。伴随研发成本的与日俱增,跨国制药公司开始谋求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一个参与全球研发分工、借以提升自身研发实力的机遇出现在张江药谷面前。  



        上海新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傅大煦认为,我国创新药研发能力有限,而研发外包能帮助国内企业熟悉国际规则、采用国际技术,从“为他人做嫁衣”的合作服务中,借船出海,增强自身实力。  



        从几年前仅有5人的小公司到现在拥有280名硕士以上学位的员工,再到跻身亚太地区科技型企业500强,药明康德公司的成长经历,为中小企业的迅速崛起做了最好注脚。从2001年成立之初,药明康德就利用自身丰富的组合化学核心技术和国际先进的新药实验室,开展研发外包,为国外60多家世界一流制药企业服务。  



        然而,胸怀大志的张江药谷没那么容易满足。“未来,药谷将更专注于利用外包收入和经验,加快上海自主新药的研发,打响中国品牌、上海品牌和张江品牌。”傅大煦表示。  



        对此,张江药谷有着清晰的思路。他们一面移栽“大树”,继续引入国际巨头的研发机构;一面栽培“小树”,扶持中小企业长大。目前,药谷3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中,中小企业有200多家,占到了七成。这些极具创新性、成长性中小企业,将成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支新兴力量。  



        正是依靠自主创新,张江药谷的科研进步被注入了催化剂。几年间,药谷抛出多个重磅产品,目前在研药物品种总量达到207个,已上市新药产品210个,向全国各地成功转让新药研发成果超过79项。  



        【对标启示】  



        “我省制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王建分表示,如今,跨国制药公司为降低成本开始将研发中心向海外转移,河北医药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研力量、优秀的技术工人和一批政策环境优良的医药产业园区(基地),完全有可能成为其研发中心的聚集地。“为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创新进度,我省医药企业亟须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研发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和服务机制。”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宝瑞指出,通过合作,借助这些研发机构的前沿信息、科技人才优势,以及先进的设备仪器优势,把产学研各要素整合成目标一致的技术链和价值链,建成药物创新体系和技术平台,从而带动全省药企创新实力快速增强。  



        如今,充分利用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华药通过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研发新产品,未来在抗肿瘤、抗真菌、抗病毒、代谢调节、免疫调节等领域均有望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石药将发展目标锁定在创新药上,目前有170多个项目正在研发中,其中仅国家一类新药就有11个,涉及心脑血管、精神药物、抗肿瘤药物和糖尿病等多个领域。  



        打造创新平台,破解资金瓶颈  



        【标杆故事】  



        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投入高,往往10年时间、10亿美元才能支撑一个新药走上产业化的起点。因此,在我省新药研发企业走一圈,听到最多的是“缺钱”。然而在上海采访,记者却感受到“智本”与“资本”之间的畅通对接。  



        “我们从没有感到缺钱。相反,不断有风投基金追着要来投资呢!”位于张江药谷的上海中信国建药业总经理王俊林笑着说。望着周边拔地而起的一家家现代化企业,王俊林承认,没有政府的支持,就没有企业的飞速发展。  



        “在张江,现在大约有50多个基金,它背后的资金大约在250亿元至300亿元左右,这些基金每天都在寻找和发现优秀的创新企业。”傅大煦说。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这是记者在张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傅大煦介绍,张江正在形成“以政府基金为指导,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积极作用”的创业投资和融资服务格局。现在的扶持资金已经不再是撒胡椒面式的财政补贴,而是在严格的项目评估基础上进行重点扶持。同时,众多的社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也集聚张江,张江现在可以说是国内与资本市场结合最紧密的地方之一。  



        为进一步改善资本环境,不久前,上海新出台的推进生物制药政策提出,将设立市级生物医药创业投资基金,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产业基地内企业联合发行企业债券试点。去年上半年,先行一步的张江药谷率先成立“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化促进基金”,重点扶持即将进入临床、已经进入临床或已经获得新药批文的创新药物,由政府先期投入10亿元引导基金,预计将带动80亿到100亿元的社会资金。“未来三年,上海将有48个一类新药陆续进入产业化的关键时期。”傅大煦说,上海推进生物制药“行动计划”明确,在“药证”就地转化为“药品”的过程中,政府将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优化产业环境,全力帮助企业踢好“临门一脚”。  



        去年起,上海市科委设立“生物医药产业转化项目”,对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给予不超过实际投资10%的政府资助,重点帮助企业形成量产能力。而在上海刚刚结束的2009年度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评审中,共有70余个项目进入拟立项范围,资助总额逾2亿元。  



        政府力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质性动作,坚定了企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复星医药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5%至7.5%,今年研发投入将达到2亿元。”李显林介绍,通过政府扶持和资本运作,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为持续创新增强了后劲。  



        【对标启示】  



        “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制约了行业的发展。”王建分指出,近年来,我省医药行业缺少项目资金支持,更缺少产业支撑项目,创新与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使科技人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常山生化生产的肝素钠畅销国外,供不应求,但企业的产能却跟不上,急需资金支持扩产。“希望政府对此类项目能出台政策予以扶持。”张宝瑞建议,省、市都应进一步加大医药产业资金投入的规模和力度,落实好国家及省加快医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贴息资金、创新开发资金和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各项资金。此外,希望金融机构拓宽医药产业的融资渠道,研究企业股权质押、专利权质押、新药证书质押贷款的办法,利用好国内外资本市场,协助有条件的企业上市或增发新股。
作者: 2010-6-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