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经典研习

《内经》体质养生理论与四象医学体质养生

来源:中医药信息
摘要:中医早在内经时期就有了关于体质养生的内容,而韩医学的理论基础虽源于中国医学,但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医学体系。其中李济马在《东医寿世保元》中提出的四象体质养生理论,是韩医养生理论中异于中医养生理论的内容。所以比较研究《内经》体质养生理论与四象医学体质养生理论,为探索更为......

点击显示 收起

    中医早在内经时期就有了关于体质养生的内容,而韩医学的理论基础虽源于中国医学,但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医学体系。其中李济马在《东医寿世保元》中提出的四象体质养生理论,是韩医养生理论中异于中医养生理论的内容。所以比较研究《内经》体质养生理论与四象医学体质养生理论,为探索更为全面的,切实遵循的养生之道,提供了一条思路。
    《内经》对个体差异现象的认识,指出人在生长壮老的过程中,可以出现高矮、胖瘦、强弱、阴阳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养生的出发点和依据。中医学认为,人体体质是由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的结果,秉自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先天的体质在后天条件作用下会有变化。在先天的禀赋和体质的形成上,来自于父母的先天之精盈亏盛衰标志着后代禀赋的强弱,所以每个人出生之时体质就有所差异,正如《灵枢•寿夭刚柔》中所说:“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形有缓急,气有盛衰,骨有大小,肉有坚脆,皮有厚薄,其以立寿夭”。而后天因素,诸如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饮食习惯等又对体质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关于自然环境方面,《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认为不同地域的人群在体质上会有差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认为,长期的饮食习惯可影响群体体质,是形成地域人群间体质差异的重要原因。
    《内经》当中不但对体质的形成和表现做出了详尽的论述,而且对人体体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阴阳五行学说是《内经》的理论基础,其中也应用了阴阳五行理论对人的体质进行了分类:《灵枢•行针》中,根据阴阳之气盛衰的不同将体质分为“重阳之人”、“颇有阴”、“多阴而少阳”以及“阴阳和调”4种类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划分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体质类型。《内经》对体质形成因素及分类的认识,说明了个体差异现象的存在,通过探讨体质类型的差异,为实施个体化医疗和养生康复提供了依据。
  因《内经》中有了这样的对体质的认识,就产生了“个体化养生”和“治未病”的养生理论  。辨体质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在养生时应首先全面了解人的社会、生活、精神、体质状态,应注意区别体质的肥瘦、寒温、强弱,而不能一概而论的进行养生活动;“治未病”更是《内经》中重要的养生思想。“治未病”首先应该把重点放在平时的养护和调摄上,调畅情志,调节饮食,采取主动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所强调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要想有效地预防疾病,必须了解个体体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纠偏调补。
  而四象医学认为,四象体质的形成是来自先天禀赋的,并且人先天禀赋的体质在一生中不会发生改变。如《东医寿世宝元•四端论》:“人禀脏理,有四不同…一太少阴阳之脏局短长,阴阳之变化也,天禀之已定,固无可论”   。李济马认为,人先天就处于脏腑的生理性不平衡状态,即肺大肝小、肝大肺小、肾大脾小、脾大肾小等四种脏腑结构,并且以先天形成的脏局大小分为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等四种体质。四象体质的人因其固有的体质,在一生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生理、病理现象,并且其呈现的病证也不同。四象体质的人在身心健康,性情调顺时,就处在脏腑的生理性不平衡范围内,即偏小之脏的健康状态,完实无病的状态。一旦健康被破坏,性情不顺,则超出脏腑的生理性不平衡状态,偏小之脏受到损伤,而引发病证。故四种体质的人在一生中要努力保持各体质的偏小之脏的健康状态。以这一体质理论来指导不同体质的养生原则。
    四象医学运用命脉实数(对于偏大之脏的偏小之脏的比例),生息充补之道(即在命脉实数受到损伤时,自然恢复健康的恢复力),本常之气(即所谓正气)等概念,强调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健康状态,从而提示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而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太少阴阳人偏小之脏的健康状态,称为完实无病,即少阴人的饮食善化;少阳人的大便善通;太阴人的汗液通畅;太阳人的小便旺多的状态。在养生中,通过调养和服药达到偏小之脏的健康状态,这就是四象医学的养生原则。 
    四象医学根据上述的养生原则,总结出各体质调节性情的养生法及其饮食养生方法等适合于各体质的养生方法。四象医学认为,人因为在肉体上具有肺脾肝肾的大小,精神上,具有恒心与心欲,在体质上具有不完整性。四象人因其固有的性情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此种心理特征叫做“恒心”。“恒心”是四象人先天禀赋的心理状态,为生理状态。即太阳人的“急迫之心”、少阳人恒具有“惧心”、太阴人的“怯心”、少阴人的“不安定之心”。这四种“恒心”是四象人先天禀赋的独有的心性,是在健康状态下的自然心性。为调节不完整的体质状态,太阳人要警戒暴怒深哀;少阳人警戒暴哀深怒;太阴人警戒浪乐深喜;少阴人警戒浪喜深乐。从而达到性情的中庸状态,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在饮食养生方面,四象医学认为,在世上最好的药物莫过于适合各体质的饮食,而不适于体质的饮食,只能对人体有害,而成为发病的诱因,甚至能使疾病进一步发展。按照体质的不同,摄取适合的饮食,可以调节各体质人的脏器的大小机能,即抑制过大脏器的功能,而促进过小脏器的功能,而达到脏器功能的平衡状态。
    综上所述,《内经》的体质养生理论和四象医学的体质养生理论之间在对体质认识上有共同之处,体质对于养生的目的不单纯在于治病,而是辨别体质来进行相应的预防与养生;但其又有所不同,《内经》中认为体质形成于先天,在后天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下有所变化,体质养生应该是在辨体质的前提下,调整身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之处进而调整体质;四象医学认为体质来自先天,后天的变化对其没有影响。在养生上需要就个体已经确定的体质上调整,来达到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
作者: 程伟 李兰 赵恒 2013-7-1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