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自我保健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

来源:北京积水潭医院
摘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作与头位有一定的关系,多数患者都是在仰卧时翻身、或者起床时发生。这些患者经过眩晕的刺激,对头部位置的改变心存忌惮,睡眠时不敢翻身、以转身来代替颈部的活动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睡眠,导致生活工作质量下降。其实,这些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可以通过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耳鼻喉科主要应用的是E......

点击显示 收起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作与头位有一定的关系,多数患者都是在仰卧时翻身、或者起床时发生。其发作突然,持续时间短,但是容易反复发作,而且往往引起患者数日头部不适感,如头晕、漂浮感等。这些患者经过眩晕的刺激,对头部位置的改变心存忌惮,睡眠时不敢翻身、以转身来代替颈部的活动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睡眠,导致生活工作质量下降。其实,这些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可以通过手法复位进行治疗,耳鼻喉科主要应用的是Epley管石复位法,通过体位的旋转,将内耳脱落的耳石改变位置,不再影响半规管的生理功能。

  这些患者首先通过Hallpike变位性实验确定病变位置。我们以左侧后半规管为例,简要叙述手法复位的步骤:1 患者佩戴Frenzel眼镜(用于观察眩晕发作时眼震的情况),采取仰卧位,负责复位的医师以双手托住患者头部,使头部垂于床边,并且向左转45度;2 将头向右转90度,即与正中线呈45度,此时身体仍然保持仰卧;3 将头及身体同步向右转动,直至脸朝下与矢状面呈45度;4 保持头及身体为右转位置,坐起,此时耳石进入半规管的非壶腹端;5 头向前,低头20度,耳石在重力作用下进入椭圆囊,不再刺激半规管的感觉细胞。

  上面五种体位,每种保持20 ~ 40秒,一般重复操作3次。第一次时患者眩晕症状比较重,与其平常发作时大致相同,但是经过两次复位后,第三次就会感觉明显好转。如果经过检查后为外半规管耳石引起的眩晕,则操作步骤为3 ~ 5。在Epley复位手法的基础上,目前开发了一种眩晕治疗仪,治疗时将患者固定于该仪器上,电脑操作下按照程序进行旋转,相对简化了操作流程,其治疗效果与手工操作是一样的。

  除了上述复位方法,还有其他的体位疗法。但是不管何种方法,都是按照内耳半规管的解剖结构,将耳石按照一定的方向,脱离半规管。我科现在采用的就是Epley方法,已经为近百位患者进行了治疗。经过三次复位操作后,患者的眩晕症状基本都可以消除,曾经有个患者感慨说:“真没想到不打针不吃药就不晕了,科学点亮人生!”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这种疾病及其最佳治疗方法——手法复位,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作者: 2010-12-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