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

胃痞证洽有“亚型“(一)

来源:本站
摘要:临床上,较之单纯的邪热内结型,似乎寒热错杂型更为多见,至于饮食停滞、湿浊内蕴、脾胃虚弱等证型则存在更为丰富的亚型。兹结合临床实际具体案例,笔者提出胃痞证治亚型的概念及其运用。1.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证殷男,54岁,职员,2005年8月19目就诊。证属寒热错杂,治宜温清并用、辛开苦降,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

点击显示 收起

  “胃痞”或“痞满”一般分为邪热内结、饮食停滞、湿浊内蕴、旰气犯胃、脾胃虚弱五种证型论治。临床上,较之单纯的邪热内结型,似乎寒热错杂型更为多见,至于饮食停滞、
湿浊内蕴、脾胃虚弱等证型则存在更为丰富的“亚型”。兹结合临床实际具体案例,笔者提出胃痞证治“亚型”的概念及其运用。
  ‘1.寒热错杂
    半夏泻心汤证殷男,54岁,职员,2005年8月19目就诊。主诉:胃脘痞闷月余,中脘有堵阻感,食冷物则易泛酸至咽,大便溏,舌红,苔黄,脉细弦。胃镜检查示慢性胃
炎,十二指肠球部炎。证属寒热错杂,治宜温清并用、辛开苦降,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半夏l2克,川黄连6克,黄芩l0克,蒲公英30克,党参15克,干姜6克,甘草6克,青皮
12克,陈皮l2克,降香l0克,茯苓30克,丹参20克,煅瓦楞40克,l0剂,服用l4目。
    二诊(8月26日):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上方再加枳壳、郁金、莪术各12克,木蝴蝶5克,7剂。
    三诊(9月2日):胃脘痞闷堵阻感几除,无泛酸,大便基本正常,再予7剂巩固疗效。
    冷食易泛酸、大便溏为中阳不足,舌红、苔黄为内热,寒热相兼的辨识仅在细微之处而已。本案患者寒热错杂,中焦气机升降不利,致使中脘痞闷堵阻,以半夏泻心汤辛开
苦降,散结消痞,二诊进一步增加了理气除胀的作用,效果凸显。临床上,“寒热错杂证”远较教科书所载“邪热内结证”多见,半夏泻心汤类为治此类“心下痞”的有效方剂。
    2.肝气犯胃
    柴胡疏肝散、越鞠丸汤证顾女,55岁,2006年11月7目就诊。主诉:胃脘胀满半年余,食后尤甚,偶有胃脘隐痛,右侧胁胀,睡觉时口角流涎,晨起刷牙时恶心,情绪抑郁,心烦,头重,目眩,纳寐欠佳,小便频急,乏力,舌暗红,舌下络脉瘀曲显露,苔薄黄,脉细弦。有抑郁症和子宫肌瘤手术史。证属肝气犯胃,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
肝散、越鞠丸合甘麦大枣汤:柴胡9克,枳壳l2克,自芍12克,茯苓l2克,香附l5克,川芎15克,苍术9克,山栀12克,六神曲12克,淮小麦30克,炙甘草12克,艾叶6克,麦芽l5克,大枣l0枚,7剂。
    二诊(11月14日):服药至第2剂胃脘胀满感即消失,恶心止,夜间 流涎止,其余诸症均明显好转。
    《类证治裁》云:‘'E-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食泄……皆肝气横决也。"情绪 抑郁,胃胁胀,故知肝胃同病,以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以解胃困。患者痞胀属气郁、食郁,舌下络脉显露属血郁,口角流涎、恶心属痰郁、湿郁.苔薄黄有郁久化火之虞,是加投越鞠丸之依据,再辅以甘麦大枣汤养
心安神以助解郁。《本草纲目》谓艾叶“温中,逐冷,除湿”,笔者以之治疗口角流涎,屡建奇功。相对而言,“肝气犯胃”型比较单纯,也可用道遥散治疗,如有肝火,则可用丹栀逍
遥散类治疗。(未完待续)

 

作者: 本站 2012-7-2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