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脉”、“经脉”与“经络”概念的演变——兼论“经脉医学”与“经络研究”的正名之争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编者按:去年10月到今年,本版连载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郭义和王广军关于经络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的文章之后,陈业兴医师来信(见2月25日本版)认为有必要对几个概念进行澄清。他认为郭义等人以经络取代了经脉概念,误经脉现象为经络现象,误经脉循行线为穴位连接线,误经脉理论研究为经络结构研究,因而经......

点击显示 收起

  编者按:去年10月到今年,本版连载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郭义和王广军关于“经络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的文章之后,陈业兴医师来信(见2月25日本版)认为“有必要对几个概念进行澄清”。他认为“郭义等人以经络取代了经脉概念,误经脉现象为经络现象,误经脉循行线为穴位连接线,误经脉理论研究为经络结构研究”,因而“经络研究严重地干扰了经脉理论研究,导致对最重要的经脉理论研究无法取得共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概念上的混淆呢?大连医科大学教授、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顾问刘澄中今天撰文认为,产生这一分歧仍然是“经脉现象研究”与“经络实质研究”双方的学术立场相左所致,同时也是中医学术繁荣的体现。

 

  “脉”与“经脉”的概念源自于

  观察经脉现象的临床实践

  在先秦,脉是指经脉;在两汉迄今,脉是指血脉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我国的古代先民们便发现了经脉现象——循经脉感觉。当时,把犹如枣核般大小的“艾炷”放置在病人四肢远端的部位上点燃起来,实施灸法治疗,这时,接受治疗的病人便会体验到有一股温热的感觉从施灸的地点出发,沿循着一定的路线好像流水那样地向躯干或者头部走行。这就是“灸致循经脉感觉”。点燃的“艾炷”由施术者用嘴吹风来控制燃烧的强度,当“疾吹其火”时,循经脉感觉的走行便会变宽而加快;当“缓吹”或“不吹”其火时,循经脉感觉的走行便会变窄而缓慢,确实是状如流水啊。或者,犹如炊饭时从釜上小孔里冉冉上升的一缕蒸汽。

  最初,先民们把这个“灸致循经脉感觉”称作是“气”。后来,为了确定它的规范的走行路线并且给予命名的需要,这才改称为“脉”。古人利用呼吸作为度量时间的单位来测量循经脉感觉的走行速度,例如,呼吸定息,“气行六寸”《灵枢·五十营》,也可以称作是“脉行六寸”《难经·一难》。

  我国的古代医家还发现,引发经脉感觉循行的方法除去使用灸法之外,也可以使用先端钝圆的石制小棍来抵压的方法。后来,又把这个用来引发“压致循经脉感觉”的小棍改为金属制的,命名为“针”,用来“按脉致气”,成为专用的工具了。

  古代医家在观察经脉感觉循行的时候,在腕部或者踝部稍稍上方的佩戴手镯或脚镯的部位,环绕一圈采取6个刺激点,阴面3个点,阳面3个点。把出现的循经脉感觉分别命名为:手三阴脉与手三阳脉,足三阴脉与足三阳脉。所以说,那是以“三条脉”作为一组的,一共有12条脉。

  据《金石索》记载,东汉武氏墓壁画有一幅古图,可名之为《石针行气出函图》(上图)。此图的中心是一个巨大的石针,正在从一个被打开的石头匣子中飞腾而出,匣子的两旁各有一个生有翅膀的仙人助其飞出,在石针两侧的空中也左右各有一位飞仙在协助。更重要的是,当石针飞出后在石函的侧壁上留下了好像似飞行云样子的条纹。此函共有四个面,图中可见及的两个面上各有三条与石针行进方向相同的条纹,共为6条,加上不可见及的两个面上应该有的6条共为12条。这里所代表的正是12条脉。

  取其中的一个面上的三条脉写成甲骨文,为了避免与“川”字混同而改成横写,又为了避免与“三”字混同而把中间的一横写的短些,最后又把上边一横的前端上翘,下边一横的尾端下垂,从而写成“气”字形,那就是古体的“气”字,我们今天把它采用来作为简体字。

  把“脉”字进行古文字还原时需要去掉“月(肉)”字旁,剩下的字根便是正写的“永”字;如果是繁体的“脈”字,剩下的字根便是反写的“永”字:“   ”。“永”与“   ”两者乃是同一个字,后者是前者的反写,即镜面书写。这个字根的基本构成乃是一个甲骨文的“人”字,是一个垂手侧立的人形,或者面向左而立,或者面向右而立。在此“人”字的周围有三条被称为“脉”的循经脉感觉分布著。

  在东汉之前,或者大略的说,就是在公元纪元之前,脉的所指乃是路线。譬如“山脉”、“水脉”、“一脉相承”……说的都是路线。而此后,经脉医学与经脉感觉循行脉法失传之后,或者说是《黄帝内经》与经络学说问世之后,血脉论夺取了“脉”字的使用权。此后,“脉”字的所指便是血脉了,而且把脉字的偏旁改成血字,写作“衇”。

  当世的“血脉论”主张者,“数典忘脉,见脉思血”,他们列举东汉以后的大量文献资料与辞书字典,说“脉就是血管”。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经脉医学的古代历史的缘故。《思考中医》的作者采用“拆字法”来解释“脉”字,说“脉之造字”不应该放到“血”或“肉”部,而是要收到“月亮”那个部,因为月亮可以引起潮汐,血本静物因而产生脉搏而在血管里流动。他们都不知道,“气”与“脉”的概念的诞生,原来都是源于古人观察经脉感觉循行的临床实践啊!

  古代医家运用观察与操纵循经脉感觉的走行路线的变化来诊断与治疗疾病,创造了“经脉医学”,撰写了“扁鹊脉书”,制作了“涪水经脉木人”,我们把指导经脉医学的理论称作是“扁鹊经脉理论”。

  当经脉医学失传与血脉论夺取了“脉”字的使用权之后,为了与“血脉”划清界限,便出现了“经脉”的专用词汇。后汉班固(32-92)在《汉书·艺文志·方技略》里写道:“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把“血脉”与“经落(络)”分别排列,他所写的这句话便是“血脉”与“经脉”分道扬镳的最后的分界标志。这也就是说,在先秦,脉是什么?是经脉!在两汉迄今,脉是什么?是血脉!

  班固在上述引文里把“血脉”与“经落”并列,出现了一个“落”字而不是“络”。在经脉医学里,没有“络”的概念,只有“落”,也就是“横行而旁落”,他的同义词是“下”,说的是循经脉感觉的趋病灶循行。循经脉感觉在横行而旁落时,有时采用了“分支”的形式,在出土《脉书·足臂》里,写作“枝”,是个动词。“落”字的初文是“洛”,它的字根“各”的甲骨文构成,上边的“夂”代表着“下行的足迹”;下边的“口”代表着“病所”。

  “经络”概念的出现、“黄帝经络

  学说”与《经络腧穴学》

  在《黄帝内经》里,“经脉现象”被物化成为“经络系统”,由穴位连线而形成的经络穴位线就是“经络”

  “经络”这个词汇的出现最晚。《回眸与反思:中西医结合二十讲》的作者统计了《灵枢》与《素问》中“经脉”与“经络”两个概念的使用次数。“经脉”一词的使用是:在《灵枢》为52次,在《素问》为33次,一共是85次。“经络”一词的使用是:在《灵枢》为31次,在《素问》为26次,一共是57次。该书作者说:“据此可知,经络一词应该晚出,它是经脉和络脉的简称。此前更多用‘经脉’一词。”该书作者自问自答:“经脉怎么变成了经络呢?这是由于后来《内经》将‘脉’分作三级:经脉是主干,主干分为支络,支络再分为孙络。”

  这也就是说,在《黄帝内经》里,把“经脉现象”给物化成为“经络系统”了。根据当代经络实质研究权威专家的定义:“经络系统是由十二条正经、八条奇经、经别、络、经筋和皮部构成的网络周布全身的一个复杂系统;是人体机能的联络系统、调节系统和反应系统。”根据这个概念定义,它是我们人体里存在的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解剖生理学系统。这种观点,被称为是“黄帝经络学说”。

  对于这个“黄帝经络学说”,《针灸经典理论阐释》一书的作者有精辟的评价:“这些理论内容的意义在于对人体一些生理功能活动的理论说明,而非以经脉形式所反映的针灸治疗规律,教科书上一般所列出的‘经络的生理功能’即是这种说明作用,而与经脉产生之初的内涵、意义有相当大的区别,难以直接体现对针灸临床的实际指导意义。”

  还有,谈到经络,就不能不谈“孔穴”或“穴位”。由于扁鹊《脉书》与“涪水经脉木人”(略称“脉人”)的出土,“脉穴异源论”与“脉先穴后论”得到了证实。这也就是说,在古代,经脉医学与孔穴医学是各自独立起源与发展的,而且是经脉医学在先,孔穴医学在后。经脉医学的基础单位是经脉,是经脉循行线,基本上与孔穴无关。当经脉医学式微与失传之后,孔穴便占领了经脉循行线的躯壳,来了一个“孔穴归脉”,结果便是出现了“经络穴位线”。

  本来,经脉循行线(Channel)蜿蜒而圆挺,没有成角度的转折,基本上与穴位无关。可是,经络穴位线(Meridian)却被位置固定的孔穴生拉硬扯而形成了很多锐角的曲折,为了用“一笔画”的形式去收编孔穴,还出现了胆经在头侧部的三折叠与肾经在内踝部的画圈圈。依照黄帝经络学说,由穴位连线而形成的经络穴位线就是“经络”。

  经脉医学失传与孔穴归脉之后,留下来的便是《经络腧穴学》,它只需要“腧穴”与被称为“经络”的穴位的连结线。

  由于《灵枢·经脉》的文字所描述的基本上还是“经脉循行线”,所以,以“黄帝经络学说”为出发点的“经络腧穴学”与“经络实质研究”,就必须把后世的“十四经发挥经络图”与“经络腧穴铜人”取来奉为准绳与圭臬。

  循经脉感觉的再发现与经脉

  现象研究以及经络实质研究

  经脉现象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回答“经脉现象为什么?”的问题;经络实质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回答“经络系统是什么?”的问题

  到了20世纪50年代,已经失传了两千多年的经脉现象循经脉感觉被日本的长滨善夫医师在临床中发现,接着,在我国也被大数量地发现。经过观察研究之后,加上又有“脉书”与“脉人”的出土,经脉医学的古代史与扁鹊经脉理论得以重建;经脉医学诊治疾病的技术得以在临床中复活。

  这样一来,在我国的被称为“经络的研究”的名义之下便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团队,打出了“经脉现象研究”的旗号。经脉现象研究的方略是:“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本质”。经脉现象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回答“经脉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另一方面,则有一个在经脉现象被重新发现之前就早已经存在的曾经独占了“经络的研究”领域的传统的研究团队,他们一如既往地打着“经络实质研究”的旗号。“经络实质研究”团队主要由非临床医师的实验室专家构成,包括实验生理学专家、生物物理学专家与生物化学专家等。他们从“黄帝经络学说”出发,把“经络穴位线”上的“经穴”作为“经络”的定位标准,以大鼠与家兔等动物为实验对象,主张研究“经穴”就等于研究经络。他们认为,经脉现象循经脉感觉已经完成了“证明了经络的存在”的历史任务,不再有研究的价值了。他们尊崇“黄帝经络学说”及“腧穴铜人”,认为出土的“脉书”与“脉人”等都很“粗糙、简单、原始”,因而是“不足为凭”的。经络实质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回答“经络系统是什么?”的问题。

  不同“说明方式”的正名之争

  与百家争鸣促进学术繁荣

  术语概念的“正误”之争,反映了“新的说明方式”与“旧的说明方式”之间的纷扰

  最近,《中国中医药报》在连载了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的两位作者关于经络研究“告诉了我们什么”的文章之后,又发表了陈业兴临床中医师的“读者来信”,说是有必要对几个概念进行澄清,标题是“不能以‘经络’取代‘经脉’”。来信说:“郭义等人以经络取代了经脉概念,误经脉现象为经络现象,误经脉循行线为穴位连接线,误经脉理论研究为经络结构研究。”

  在来信中还列举了经脉医学的专著:《经脉医学与针灸科学》(2005)、《经脉医学·经络密码的破译》(2007)与《经脉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来信作者是站在“经脉现象研究”的立场上讲话的,他还例举了许多位作者对“经脉”与“经络”要求正名的呼声。这是因为,经脉现象、循经脉感觉及其与临床疾病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的新发现、“脉书”与“脉人”的出土……经脉医学古代历史的重建与经脉医学的复活——如恩格斯所说:“一个新的事实被观察到了,它使得过去用来说明和它同类的事实的方式不中用了。从这一瞬间起,就需要新的说明方式了。” 新的说明方式首先表现在新的思维的砖石——新的概念术语或新的定义的出现上。

  我们经脉现象研究所使用的术语概念与他们经络实质研究所使用的术语概念主要有以下的不同:

  首先,“经脉现象”不能叫做“经络现象”;其次,“循经脉感觉”或“经脉感觉循行”不能叫做“循经络感觉传导”及其略称“循经感传”。

  “经脉”的概念起源自观察经脉感觉循行现象的临床实践,在经脉医学时期,还没有“经络”的概念。“经络”的概念出现之后,它的所指乃是“经络穴位线”。难道说,“经络现象”就是指出现在经络穴位线上的各种现象吗?还有,不是说“经络到底是什么?答案并不明确”吗?那么,你怎么竟然会本末倒置地对“经络的现象”是什么就有了明确的答案了呢?须知,经脉现象的客观存在,并不能证明“经络”的客观存在!这就如同燃烧现象不能称作“燃素现象”,也不能证明“燃素”的存在一样。

  “循经络感觉传导”及其略称“循经感传”,不通之处同上。何况,“感觉传导”或“感传”一词纯属杜撰,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针灸研究所所长朱兵研究员在《近、现代针灸经络研究述评》一文中说:“‘循经感传’该词违反了生理学原则,因为感觉只能发生,不能传递;传递的只是神经冲动,而不是感觉。” 

  同理,“经络的研究”或“经络研究”的命名也值得商榷。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针灸研究所副所长黄龙祥研究员在《“经络学说”究竟说什么?》(2000年6月中国中医药报)一文里也说过:“‘经络的研究’这一提法的科学性很成问题。” 

  还有,“误经脉循行线为穴位连接线”,如朱兵研究员所说:“经络实验研究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研究者一直将观察结果与古代“经穴图”(这与“经脉图”及古典文献所记载的经脉循行有本质区别)相比照,这就使研究工作误入歧途。”(1997年7月16日中国中医药报“专家访谈”)

  如上,陈业兴的来信诉称郭义等人的为文“有误”,可以说是振振有词,根据确凿。然而,这仍然是“经脉现象研究”与“经络实质研究”双方的学术立场相左所致。反过来说,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文者也可以说是来信者“有误”!经络实质研究专家郭义等人可以列举如下的证据:国家攀登计划名为“经络的研究”,国家级规划教材里就是采用“经络现象”与“循经感传”的概念,并且把经络穴位线图称作是经脉循行图的。况且,经络现象(meridian phenomenon)与循经感传(transmission of sensation along meridian)这些词汇已经载入《世界卫生组织针灸穴位西太平洋区域标准》。可见,“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研究必须深入下去!”或者说:“一定要研究经络!”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曾经印发过一部含有20多篇论文的“研究进展综述”,其中论文的模式标题是“针刺‘足三里’穴对实验性胃痛大鼠经线上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经线”就是“经络穴位线”,但是,又把它称作是“外周经脉线上化学物质相关性的研究”。

  如上所述的术语概念的“正误”之争,反映着“新的说明方式”与“旧的说明方式”之间的纷扰。无论你是站在“经脉现象研究”的立场,或者是站在“经络实质研究”的立场,都属中医学术之争。而一个平等开放的学术环境将有利于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和发扬。

作者: 刘澄中 大连医科大学 2009-5-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