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马月香:中医“治未病“理论源流探析

来源:中医药信息杂志
摘要:治未病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治未病思想蕴涵于中国先秦文化之中,《周易》所蕴涵的哲理,以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所涵载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丰富思想内涵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思想根源。但治未病理论的形成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对《内经》治未病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现探讨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治未病”思想蕴涵于中国先秦文化之中,《周易》所蕴涵的哲理,以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所涵载的独特思维方式和丰富思想内涵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的思想根源。但治未病理论的形成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对《内经》治未病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现探讨如下。

  1  先秦文化蕴涵了治未病思想

  《周易》为群经之首,中国传统文化之源,《周易·系辞》中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思想渊源。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养生防病,也内涵丰富,认识深刻,涉及饮食卫生、身体护养以及调养精神等多个方面。如《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日:“夫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指出人们合理地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就不会遭受疾病的侵害,而健康长寿。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动形达郁”的主张对于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宜“致虚极,守笃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其根,归根日静”(《道德经·四十六章》)。管子提出了起居有时、节制饮食和适应四时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原则,如《管子·形势篇》云:“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起居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适,则形累而寿命损。”

  可见,先秦诸子有关治未病理论的观点散见于诸子各种古藉文献中,虽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但它所蕴涵的未雨绸缪的预防医学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以及防病治病方式,对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医学“治未病”理论的思想根源。

  2《内经》形成了治未病理论框架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在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合理内核中发生、发展和壮大。《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它基本上概括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术思想,在《内经》的理论体系中,既有儒家的思想,又有道家的主张,既有墨家的观点,又有法家的见解等,熔铸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其中有关治未病理论也内涵丰富,认识深刻,并首先提出“治未病”一词,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素问·刺热篇》日:“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灵枢经·逆顺篇》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内经》有关治未病理论的论述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形成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基本框架。

  2.I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主要关系到正邪两个方面,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未病先防,就必须从增强人体正气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人手。在思想上《内经》完全秉承了道家之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之内涵,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恬恢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言心静则神安,神安则体内真气和顺,正气能够抵御邪气,机体就不会生病。《素问·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论述了养生要饮食搭配合理,不要偏食。《内经》在强调保养提高正气以抗邪的同时,也未忽视邪气的致病作用,要适时第避免邪气,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2.2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指的是在疾病发生的初始阶段,应力求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及传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诊治越早,疗效越好,如不及时诊治,病邪就有可能步步深入,使病情愈趋复杂、深重。

  3  后世医家发展和运用了治未病理论

  《内经》提出治未病理论,并形成基本框架之后,为后世历代养生家所重视,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挥,尤以汉代医圣张仲景阐述、运用得更为翔实、具体。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屋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遭形体有衰,病则无由人其腠理。”强调了若能内养正气,外慎风寒,与自然界四时气候相适应,就可以抵御外邪侵袭,避免疾病发生。张仲景在强调预防疾病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既病之后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传变,如他在《金匮要略》说:“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肝病之后,可以先健脾以预防木乘土。此外,《伤寒论·五十四条》日:“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皆指出既病之后,要早期治疗,防微杜渐批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防止疾病的传变。   

  此后,华佗创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调神养形、“小炷留灯”。唐·孙思邈也是极重视治未病的医家,他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云:“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清·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总之,治未病思想导源于先秦文化,治未病理论形成于《内经》,随着时代发展,后世医家对中医治未病理论不断地给予丰富和发展,使中医治未病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今天防重于治的预防医学思想指导下,中医治未病理论愈来愈显示出其优越性和独特性,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重要的贡献。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