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

祛障穴冷冻治老年性白内障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摘要: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致盲率高。祛障穴冷冻法是根据中医眼科开导论原理,祛障穴冷冻则可能有效地消除三经瘀结,经脉得以开导而畅通,达到退邪祛障的目的,是手术治疗未成熟期白内障的较好方法之一。眼科检查提示老年性白内障未成熟期。适应证一、诊断为老年性未成熟期白内障的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致盲率高。祛障穴冷冻法是根据中医眼科“开导论”原理,祛障穴冷冻则可能有效地消除三经瘀结,经脉得以开导而畅通,达到退邪祛障的目的,是手术治疗未成熟期白内障的较好方法之一。

  诊断标准

  一、症状  本病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或眼前有位置固定之点状、条状或圆盘状阴影;或视近尚清,视远昏朦或明处视昏,暗处视清;或明处视清,暗处视昏;或视灯光、明月如有数个。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二、检查  初起,若睛珠混浊出现于边缘,状如枣花、锯齿,继则晶珠灰白肿胀,如油脂浮于水面,最终晶珠全混,色白圆整,日久晶珠缩小,翳如冰棱而下沉。

  三、证型  本病以肝肾两亏型为主,症见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眼科检查提示老年性白内障未成熟期。

  适应证

  一、诊断为老年性未成熟期白内障的患者。

  二、全身状况良好,预计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

  三、年龄大于45岁、小于80岁的患者。

  四、视力在0.05~0.8之间,矫正不理想者。

  五、未经其他方法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六、眼压正常者。

  禁忌证

  一、列入排除病例标准者:

  1.视力低于0.05,矫正视力大于1.0者。

  2.精神病患者。

  3.年龄小于40岁或大于80岁者。

  4.伴有高眼压及结膜炎,角膜炎。

  5.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者。

  二、有眼球穿通伤者。

  三、角膜溃疡者。

  四、对麻药过敏者。

  五、暴露性角膜炎者。

  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1.处置床  常规处置床。

  2.冷冻器械  方便简单,选尖端直径为2毫米的无菌棉签即可。

  3.麻醉品  0.5%地卡因,为医院制剂室自制。

  4.液态氮   保存在具有两层壁且两层之间为真空的杜瓦瓶内,作冷冻时还需再从杜瓦瓶内分装到暖瓶式保温杯内。

  5.眼药水  一般氯霉素眼药水即可。冷冻后点眼用。

  二、操作步骤

  1.治疗前准备  ①患者仰卧在处置床上。②0.5%地卡因进行角、结膜表面麻醉,每 2分钟点眼1次,共点3次。

  2.取穴  ①祛障穴:角巩膜缘的3、6、 9、12点4个方位,其穴位直径2毫米,2/3在巩膜缘上,1/3在角膜缘上。

  3.方法  ①对患者进行祛障穴冷冻,方法如下:a.患者仰卧在处置床上;b.0.5%地卡因全面麻醉3次,每分钟点1次,共点3次。c.用标准棉签醮取液氮之后迅速接触祛障穴表面,每个穴位冷冻5秒左右,以穴位表面出现白色冻斑为宜。d.冷冻后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1次。②冷冻后处理:a.冷冻后滴用1~2滴氯霉素眼药水。b.冷冻后闭眼3~5分钟。c.疼痛重者可服用止痛药,必要时查看角膜上皮。

  三、治疗时间及疗程

  该疗法1个疗程为35天,1周冷冻1次,共5次。

  四、关键技术环节

  1.冷冻组的患者初次冷冻的时间不要太长,时间为每穴冷冻时间为3~4秒。以后时间逐渐加长,最多不能超过5~6秒。

  2.冷冻时避免液氮滴在角膜及面部皮肤上。

  3.患者头部固定,咳嗽等体位有改变时勿操作。

  4.冷冻后嘱患者半小时内勿揉眼。

  五、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结膜充血、水肿:轻者无需处置,重者可滴用氯霉素眼药水,同时注意勿用手揉搓。

  2.角膜上皮剥脱,是由于冷冻前滴用麻药,冷冻后患者揉眼所致,轻者有轻度畏光、流泪等症,可滴用氯霉素眼药水,涂四环素眼膏,症状重者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混合液,包扎1天。

作者: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