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中医中药中医文化

关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思考

来源:中医药文化
摘要:仁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伦理学说框架的理论基础。她从产生之时,即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传统中医学的领域中,仁学思想更如繁星点点,闪烁在中医经典的字里行间,闪烁在代代名医的四诊方药中......

点击显示 收起

   仁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伦理学说框架的理论基础。她从产生之时,即对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传统中医学的领域中,仁学思想更如繁星点点,闪烁在中医经典的字里行间,闪烁在代代名医的四诊方药中。即便是在现代化的今天,仁学思想仍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潜在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也是莘莘国医学子的入门之道。

     一、中国古代仁学思想的发展

  1.孔子之前的“仁”的思想早在孔子之前就已有“仁”的概念和思想。在《诗经·齐风》中即见“仁”字:“卢令令,其人美且仁”,这时的“仁”往往用于指人仪表的完美。又如《国语·周语下》中有“言仁必及人”,《国语·晋语))“杀身以成志,仁也”,在《说文解字》中对“仁”的解释为“亲也,从人从二”。可见在孔子之前,“仁”已开始具有指导人们为人处世之意,但要做为一门学说还为时尚早。

   2.孔子的仁学理论

     仁学思想是孔子知天命之后的人生思想总结。在孔子的思想言论集《论语》中,关于“仁”范畴的论述多达66次,是研究孔子仁学理论的重要依据。“仁”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广泛使用,但这时的“仁”还没有作为哲学概念,孔子赋予“仁”以新的涵义。定义为:仁者“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所谓“忠”是讲做人要忠厚老实,所谓“恕”是讲做人要有宽容之心。

     3.孔子之后仁学思想的发展

  (1)孟子的仁学思想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神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种,而以“仁义”最为重要。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思想,这一思想为后来的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中国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2)理学对仁学的发展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讨论理气,心性等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是孔孟之道的直接传承,它形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清初,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可以说理学是中国哲学历史中影响最广、历史最久的一种哲学思潮。理学将“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所谓“理”即“天理”,是“形而上者”,是宇宙万物得以存在的根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认为“仁者”即是知“理”之人。程颢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程颐则提出“性即理也”,将人之仁性与“理”联系起来,实质上他们是将“仁”看做“理”的表现。二程也坚持人性本善的认识,并将“善”扩充为“仁、义、礼、智、信”,认为这些都是人的天然本性。在道德修养方面,二程提出“去人欲,明天理”的方法。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义、礼、智、信”“既仁也”,认为“仁者,本心之全德”,“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理学思想极大丰富、发展了孔孟之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理论、方法和技巧上都有明显的进步,思路也更开阔。

     二、中医经典中的仁学思想

     《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性著作,其中的医学理论沿用至今,两千多年来未有大的变动。((内经》中许多的医学概念本身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比如“阴阳”、“五行”、“气”、“太极”等。在理论溯源上,中国古代的医理与哲理有着共同的根源,《内经》用整体观认识人体、认识身心、认识人与宇宙自然,这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在《内经))理论中,以“精气论”为基石,同样认为“元气”为万物之原始,认为“气”分“阴阳”,阴阳和合而化生事物;采用“五行”概念体系,将认识宇宙自然的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与朴素的人体生理解剖学知识相结合,建立起“四时五脏阴阳”整体医学理论系统,认识到宇宙运动决定人体生命运动、人与自然相统一、人体生命变化之理同于天地自然变化之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天人相应”整体观念无处不体现在《内经》医理的理、法、诊、治、养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看,《内经》即是医学之经,也是哲学之经,那么以仁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又怎能不在《内经))之中体现出来呢!《内经》作为一部医书,通篇不需提“仁义”之事,但这并非意味着((内经》与仁学风马牛不相及,由于中国传统精神的同根性,不难发现《内经》与仁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条条的暗线,需要挖掘才能彰显出来。

     《内经》医理浩繁,但简而言之,《内经》所言何物?一日“阴阳”,一日去病。仅此这二者足以体现((内经》“仁义”之质地。 何为“阴阳”?“黄帝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见“阴阳”即是天道、天理,也就是理学中广义的“仁”,是理学先期思想在医理中的表现。因为《内经》思想成熟于秦汉时期,程朱理学形成于宋代,理学思想得益于《内经》这样的推断是合乎逻辑的。因此,可以说《内经》理论暗含理学思想的先机,对仁学思潮的深入展开提供了灵感和依据。那么《内经》之前的仁学思想对《内经》的完成是否有关联呢?从文献字面上看这种关联似乎不存在,但分析一下((内经》的另一核心——“去病”,便会发现其中的玄机。“去病”应该是任何一个民族医理的最终所求,《内经》的“去病”之说更有着中华民族自身的特质。“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何以去病,唯有行“仁义”之事。行“仁义”于人,行“仁义”于己,才能“年皆度百岁”。《内经》又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怎么样能够“治未病”呢?在两千多年前,医疗诊查仪器无从谈起,中医者全靠“望、闻、问、切”便可查“未病”之病、知“未乱”之乱,为什么能做到呢?因为医者是“圣人”。所以说《内经》虽不言“仁”,却是仁人之作,虽不论“理”,却有“理”之发端。《内经》这部中医典籍是中国古代众多仁人志士为人为仁之心得在医学领域中的表达。

     三、仁学思想底蕴在中医实践中的彰显1.仁者寿

     健康长寿是人类生活幸福的一个理想,抗衰延寿历来是古今中外医学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健康才能长寿,只有保证身体健康,才能延缓衰老、尽享天年。现代西方学者曾经提出“如果一个人既未患过疾病,又未遭到外源性因素的不良作用,则单纯性高龄老衰要到120岁才出现生理性死亡”,可见健康即是长寿。科学的健康概念不仅是指人身体生理方面的健康,同时也包含着人心理方面的健康,现代医学对此也持相同的认识,而且认为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又互为作用和影响。

     早在中国两千多年前的医书和哲书中就已认识到精神因素对人寿命的影响,如《吕氏春秋》所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缓之也,毕其数也,毕数在乎去害。何谓去害?……大喜、大恐、大忧、大怒、大哀,五者损神则生害矣。”认识到了情志太过折损寿命;《内经》中也有大量的关于精神与健康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如强调长寿之道重在养生,要求调和阴阳、顺时应天,对内心修养也有特别的要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样的感叹。《内经》中介绍“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非常之人的长生之道时就认识到“独立守神”、“淳德全道”、“去世离俗”、“积精全神”、“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言语之中无不看重精神修养对长寿的积极作用。对比中医养生理论中有关精神修养的要求与孔孟之做仁人之道,可以看到两者同出一辙。即“仁者寿”。

     2.仁者为良医

     古往今来,行中医者不计其数,而可称为“医神”“医圣”的上工之医却屈指可数,因为中医对行医者的仁德素质有着特别的要求。中医向来有“仁术”之称,这里的“仁”并非仅指一种职业道德的要求,更重要的在于“仁”是上工之医必须具备的行医技术素质之一,这一点不同于西方医学。只有具备了仁德之心、岐黄之理、悬壶之技,这三者齐备了才能行中医之术。

     作为一种常规思维,一般会以为医生只要具备了医学理论和经验技术便可治病救人,具备“仁义之心”只不过是对医生的一种道德期望,高超医术和低劣德行不发生矛盾。而这一认识在中医领域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中医之学不是仪器检查之医学,不是试剂化验之医学,而是“凭心”而论的特殊医学,可称其为“因心”医学,作为这种医学领域里的上工之医必须是大德仁人。《内经》认为“心藏神”、“主神明”,中医之“四诊”、中医之品药性味归经,均赖以“神明”之功用,内心浊杂,“神明”何以胜此任?正如池水清澈则投石见影,游鱼留痕。只有心地清净纯洁,中医之术方游刃有余,犹如有神明指路。而操持仁学之理,行高尚道德正是心地清纯的必然所求。

     四、仁学在今天

  仁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门学说和思潮,在今天虽已边缘化了,但其精神实质早已熔刻进华夏的灵魂里。重温仁学先哲的思想,聆听他们优美心语的教诲,是历史对当代中国人的恩惠。自觉地继承仁学思想的精髓,对于中国的年轻一代,尤其是立志于祖国医学事业的中医学子,显得尤其重要而必要。学医先学做人,做人不仁,医术难精,愿互为共勉!

作者: 朱桂祯吉林省中医药学会 2010-1-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