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医源图书馆中医古籍食色绅言

饮食绅言 十五

来源:医源世界
摘要:陈氏戒杀,或问曰:如六畜①等,我若不杀,他人亦杀之。纵使我不杀亦不能救之矣。故佛教人不杀者,正所以救之也。若劝得一人不杀,则是救得一人不造杀因,免为畜生。...

点击显示 收起

  陈氏戒杀,或问曰:“如六畜①等,我若不杀,他人亦杀之。施之山林,豹狼亦杀之。纵使我不杀亦不能救之矣。”答曰:“六畜等我皆往世作决定杀因,故今受决定杀果,虽佛亦无如之何。故佛教人不杀者,正所以救之也。不作杀业②,则无杀因,若决无杀因,则决不受杀报。若劝得一人不杀,则是救得一人不造杀因,免为畜生。若劝化得千万人不杀,则救得千万人免为畜生,出离三涂③矣。故人能从佛劝化,未闻食肉豹狼能从佛劝化也。”

【注释】
①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②业:佛教名词。指身、口、意三方面的活动,称为“三业”,身业、口业各有两种性质:一是由言论、行动所表现出来、显而易见的,叫做“表业”;一种是只有潜在思想,未在言行方面表现出来,不能用感官观察和理解的,叫“无表业”。这些又分为善、不善、非善非不善三种。佛教认为业发生后不会消除,它将引起善恶等报应,这是佛教“善恶因果”说的依据。佛教依据未作不起、已作不失的理论,认为事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
③三涂:佛教名词。一火涂,地狱道猛火所烧之处;二血涂,畜生道互相啖食之处;三刀涂,饿鬼道被刀剑等逼迫之处。

【译文】
  陈氏戒杀,有人问他:“像马、牛、羊、猪、狗、鸡等六畜,我如果不杀,别的人也杀。放到深山老林,豺狼虑豹也会吃掉。即使我不杀害,但也不能拯救呀!”陈氏说:“马、牛、羊、猪、狗、鸡等以及我等上一辈子作了杀业,就有了决定下辈子的杀因,所以这一辈子受到杀因的果报,虽然是佛也无可奈何。所以,佛教导人们不要杀生,正是为了挽救咱们。不作杀业,就没有杀因,如果没有杀因,就决不会受到杀报。如果能够劝得一人不杀生,就是救得一人不制造杀因,免得下世轮回变成畜生。如果劝得千千万万的人不杀生,就可以救得千千万万的人不变成畜生。这样,就跳出火、备、刀三途了。所以,人们能听从佛的劝化,没有听说食肉的豺狼虎豹能听从佛的劝化。”


  道经云:“一切诸众生,贪生悉惧死,我命即他命,慎勿轻视于彼。”

【译文】
  道经上说:“一切有生命的各种物类,都贪恋生命害怕死亡,我的生命与他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轻视他的生命。”

  
  了了居士云:“体质须还异,灵明本不殊。虽然分贵贱,只是别形躯。苦痛教他死,肥甘助己需。休教阎老断,自想说何如。”

【译文】
  了了居士说:“体质虽然还是有差别,但是心灵本来没有什么不同。虽然有贵和贱的区分,不过是为了分别不同的形体躯壳。教它们痛苦地死亡,只是为了满足自己食甘厌肥的需要。不要让阎王来判决,自己想想该怎么办。”

  
  抱一子①云:“杀生恣口腹,罪业足无边。捐财广济人,福德不可论。世人如不信,请观《太上篇》②。有感必有应③,毫发无差焉。”【注释】①抱一子:北宋有武抱一,南京人。又有赵抱一,陕西人。《老子》:“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一,指道,谓守道弗失。②《太上篇》:即《太上感应篇》,大旨在劝善惩恶。③感应:佛教名词。指信仰者之虔诚为能感,佛菩萨之愿力为回应。

【译文】
  抱一子道:“宰杀牲口以满足自己口腹之欲,那罪业是大得没有边际的。捐献你的财物来广泛周济贫苦人家,积福积德不可限量。尘世之人如果不相信,请看看《太上感应篇》这部劝善惩恶的书。众生虔诚信佛,多做善事,佛菩萨必然有所回应,丝毫没有差错。”

 

作者: 龙遵 2008-6-1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