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医学论文外科论文心脏外科学

创立了解新理念的前沿阵地,构筑没有围墙的交流平台 ——第十五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ACC论坛2004心脏病学进展纪要

来源:www.ccheart.com.cn
摘要: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杨进刚胡大一第十五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美国心脏病学院2004年心脏病学进展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6~19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为充分反映一年来心血管领域的最新进展,ACC现任主席MichaelWolk教授带领的专家团和美国心律协会(HRS)推荐的著名电生理学家莅临大会做精彩的学术演讲和......

点击显示 收起

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中心 杨进刚 胡大一

       第十五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美国心脏病学院2004年心脏病学进展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6~19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举行。参会人数多于往年,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25个国家的一百多位外宾及国内四千余人参加了大会。为充分反映一年来心血管领域的最新进展,ACC现任主席Michael Wolk教授带领的专家团和美国心律协会(HRS)推荐的著名电生理学家莅临大会做精彩的学术演讲和手术演示,介绍心血管领域及其相关学科从基础到临床诊治方面的最突出成就,同时展望了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增进了与国际高水平学术机构的联系。

ACC论坛2004心脏病学进展

      美国纽约Presbyterian医院心导管室主任S Chiu Wong教授对目前介入心脏病学的指证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梳理,他认为虽然在2003年美国进行的100万次冠脉成形术中,安放支架者超过83%。但另一方面,支架并非适用于所有冠心病患者。显然在某些情况下,介入治疗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或抗心绞痛效果没有优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操作,因为这些操作并非基于患者的需要,即所谓的“视觉狭窄反射(ocular stenotic reflex)”。而随着新技术的成熟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介入治疗在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和房间隔缺损)和瓣膜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将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ACC主席Michael Wolk教授就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最新治疗策略进行了精彩综述。Wolk教授首先指出有两个基础概念需要澄清:(1)心力衰竭是一个综合征,可伴有或不伴有射血分数(EF)的降低;(2)过去进行的临床试验绝大多数只涉及EF已降低的心力衰竭,不能将其推广到正常的EF心力衰竭患者。40%的心力衰竭患者EF正常,为舒张性心力衰竭,多为老年女性,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舒张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很差,年病死率达5%~8%(EF下降者病死率为10%~15%)。病残率也高,22%在12个月内再次住院。超声心动图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但相关的临床试验很少,CHARM试验中入选了EF>40%的3 025名心力衰竭患者,应用ACEI治疗可降低再住院率。
       此外,美国Mayo Clinic医学院内科的McGoon教授系统阐述了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和肺动脉高压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生理机制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佛罗里达大学Shands心血管临床中心医学主任Charles Richard Conti教授、Michael Wolk教授和S Chiu Wong教授还对糖尿病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及对介入治疗的影响、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方面做了专题讲座。

康复论坛

        会议邀请了心脏康复领域享有盛名的Mario Maranhao和Adolfo Bellosillo教授共同组织了心脏康复论坛,成为此次大会新的亮点。心脏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美国心脏康复治疗专家Patricia Lounsbury教授报告了一项评估心脏康复对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共纳入了259名心脏事件后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对他们进行心脏康复治疗,结果显示,心脏康复治疗可明显减轻抑郁并改善生活质量。印度心脏病学家Hyder Siddiqui教授报告,在南亚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应特别强调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治疗,而且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主要依靠器械,而是重点放在瑜伽功、健美操、游泳和步行等更加可行的项目上。他的建议对我国开展心脏康复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为“亚洲心脏康复运动”的发起人,Adolfo Bellosillo教授认为:心脏康复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不但需要临床医生的参与,还需要护士、医学宣教工作者以及心理医生的集体努力。在心脏病的康复治疗工作中,临床医师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要提高对心脏康复理念的认识,包括鼓励和监测心脏病患者早期运动,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强化二级预防措施。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不发达地区,我们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采取相对简单和经济的康复治疗方式。

先心病论坛

       Ziyad Hijazi、Zozef Masura、Qi-ling Cao和Emile Bacha等教授,以及国内多位专家就先心病的影像学检查、先心病介入技术的技术改进、器械的改良等问题进行研讨和演示,深入剖析了介入手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和术中注意事项。
      斯洛文尼亚布拉迪斯拉发大学儿科心脏病中心的Masura J教授介绍了关于使用新型Amplatzer MVSD封堵器经导管闭合PMVSD的研究结果,入选了186例患者,其中106例单纯室间隔膜部的VSD,63例伴有膜部瘤的单孔VSD,17例伴有膜部瘤的双孔VSD。结果是183例达到完全闭合(98%),2例在术后1周和2个月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未发生封堵器相关的栓塞。目前该方法还需长期随访来进一步观察预后情况。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的凌坚教授就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治疗的适应证、肺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方法、球囊导管的选择、PBPV术后疗效分析以及PBPV治疗的并发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总结了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369例PBPV治疗的情况,结果发现PBPV与外科手术疗效相同,且PBPV住院期短、创伤小、无需输血,较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他还提到,对于轻度肺动脉瓣狭窄的患者,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及时提早接受PBPV治疗对其发育及预后有积极意义,可获得确切和满意的效果。
      美国芝加哥大学Qiling Cao对其进行的心腔内超声(ICE)的研究进行了阐述,表明ICE有可能替代经食道超声(TEE)成为引导ASD和PFO器械封堵的工具,研究者认为ICE和TEE对房间隔缺损和安放封堵器的各个时相提供的视野相同。然而,由于左房靠近食管,房间隔的后下方是TEE的盲区,故ICE获取的图像比TEE图像对手术操作更大,提供信息更多,在本次先心病介入演示会上,Cao教授进行了ICE的演示并进行了讲解。

干细胞论坛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是目前令人关注的研究热点,关键的问题是骨骼肌成肌细胞或骨髓干细胞是否能提供最佳的治疗选择。K Law教授于全球首次报道在2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进行的心肌内注射移植成肌细胞治疗的情况。该组研究人员从20岁健康男性的股四头肌中取出2.18g肌肉组织,进行体外培养。成肌细胞移植的受体为49岁及63岁男性,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IV级。PET检查显示其左室室间隔,心尖部,前壁及后壁均有冬眠心肌。心脏超声显示有局灶性或整体室壁运动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为41%和38%。2003年1月17日,两名患者分别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中进行了心肌内注射移植成肌细胞治疗。术后3月心脏超声LVEF分别提高14.6%和10.5%,12个月时LVEF分别提高40.0%和35.6%。SPECT显示室壁运动,LVEF,室壁增厚等指标在静息及运动时都有增高。首次人类心肌内注射移植成肌细胞治疗的成功证实了这一疗法的安全性及可行性,为心衰的治疗提供了又一有前景的方法。

临床电生理

        临床心脏电生理在经历了几年的平台期后,目前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突出特色就是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突破至少能与上世纪90年代室上速导管消融治疗的突破相媲美。多位专家对房颤的射频消融技术充满信心,认为在未来几年,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将有更大的发展。如果药物治疗没有获得突破,导管消融治疗甚至将可能成为房颤患者的一线治疗。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的Barold教授作了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的精彩演讲,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的机制、心脏同步功能检测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多项有关心脏再同步化(CRT)治疗心衰的临床实验的结果表明,CRT治疗心衰的结果肯定。虽然CRT治疗心衰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有3/1接受CRT治疗的患者对该治疗无反应,主要原因可能是心脏的机械同步与电同步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有发展前途、有应用价值的测量工具是心脏组织彩色多普勒超声,已有的试验结果表明组织多普勒能很好地分辨CRT治疗前室间隔与左室后壁不同步,治疗后心脏室间隔与左室后壁不同步改善。目前,CRT治疗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是持续性房颤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否适合CRT治疗,CRT治疗后心衰病死率如何?治疗的效、价比如何?这些问题有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其他

       旧金山总医院心脏科主任David Douglas Waters教授介绍了一个新的治疗冠脉危险因素的模式。以此模式观察人体生理指标(血压和血胆固醇)与相应临床终点(脑卒中和冠脉事件)的关系,每个生理指标都与相应临床终点存在着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危险因素存在,不论该危险因素或其事件的起始水平为多少,降低这个危险因素的水平,将成恒定比例地降低事件的风险。该观点的一个合理推论就是:应当治疗高危患者的所有危险因素,即使这些危险因素的值在“正常”范围内。根据这些新近试验的结果,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于2004年7月做了修订,将关注重点由关注单一危险因素转移到关注患者的整体危险,这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的重大进步。
       关于β阻滞剂用于慢性心衰患者的安全性问题,Henry Krum教授报告了COLA-Ⅱ研究,对全世界各地卡维地洛的处方者(包括心脏病专家、心衰内科医生、老年病学专家及社区医生)进行调研,分析他们在老年患者中应用β阻滞剂的经验。预先设定不同的年龄段即70~75岁,76~80和80岁以上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对基线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应用Kaplan-Meier方法建立死亡和用药中断发生率的累积曲线,来分析这些情况以及其他诸如药物剂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应用卡维地洛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总体达80%),这种良好的耐受性甚至在较高年龄段及合并相关疾病的情况下通常也可保持。Krum教授认为,对于老年患者应用β阻滞剂的耐受性的忧虑没有证据,不应成为限制这些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的理由。

护理论坛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理评估是护士最基本的技能,也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护理评估是循环往复的护理程序中必不可少的第一步,为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评价奠定基础。作为护理管理学硕士的马格利特古瑞芬从管理学角度讲解了护理评估数据库在病人管理、护理科研、临床护理人员培养、质量控制与改进等方面的作用。她还以心血管病人的护理评估为例,讲解如何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和专业评估,如何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比较和分析数据,使评估数据成为循证医学和护理学的佐证。
        来自美国多民族区域亚利桑那州大峡谷学院的Kay Turk阐述了文化与实践的联系 。她讨论的内容涉及文化与种族介绍、文化及种族与护理的关系、实施文化护理的能力阐述、以及陈旧的服务模式的危害。并简单介绍和讲解了多元文化护理中的6种现象。

心血管影像论坛

         英国前任超声心动图学会主席,英国心脏基金会科学技术顾问,伦敦大学Mark J Monaghan教授应用心肌声学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冠心病,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其近期预后。加利福利亚大学的李鹏教授介绍了应用声学造影剂传递药物进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Mark Monaghan教授介绍了三维成像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研究进展。应用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的16段分析法对左室壁各节段进行彩色标记,实时三维成像从各个角度显示心脏运动的同步性,立体直观的实时三维显示有利于合理地选择CRT治疗的病人和评价CRT治疗的疗效。
         组织多普勒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心室肌,对于心房肌的运动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学的Sanderson教授利用应变率、应变对正常人和房颤电转复后的患者进行评价,提示应变成像比组织速度成像能够更好地评价心房机能的恢复情况。来自日本的Nakatani教授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组织多普勒在心肌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新的应力和应变率技术不仅在二维色彩上使超声医生更容易判断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而且也可以初步直观判断心肌运动的同步性,定量取样的测量准确性也大为增加。正如CM Yu教授所说“在1997年,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的发展还如同行动臃肿的大象,而2004的组织多普勒技术正如同在草原上狂飚的骏马,势不可挡!”。

心身医学和心血管论坛

         现代心身医学十分重视心理与生理之间的互动,将二者看作是生命过程中同时存在、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心理和生理的因果作用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在心血管和心身疾病论坛上,同济医学院赵旭东教授指出,心血管疾病合并有精神障碍时,患者过度使用医疗保健服务的情况明显加重。研究发现,“医疗资源的高度使用者”一半有精神科问题。此类患者多数情况下是在非精神科门诊或病房诊治。收住在非精神科的抑郁症患者消耗医疗资源多2倍,费用多1倍,曾被送往急诊科的次数高出7倍。有惊恐发作症状的患者,在急诊科看病的次数是其他人的10倍;他们当中有70%的人在得到正确的诊断之前,已经看过10个以上的医生(主要是与心内科相关的医师)。论坛还组织了心血管医生和心理医生共同会诊并现场演示如何治疗伴有焦虑症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重视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预防

         日前由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共同开展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者数1.6亿多。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患者数2 000多万。鉴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本次长城会除冠脉介入、电生理、心外科等技术演示为主的内容之外,在内容上更加重视了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多学科的合作。如开设了社区论坛,从全面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角度强调了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社区医生、基层医生,互相合作、共同防治疾病的重要性。鼓励众多的医学专家、大医院的医生们、各专业学会都应该把提高社区、基层医生水平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锲而不舍地进行下去。临床流行病学专题的目的是提倡预防为主的理念并正确引导临床实践,揭示目前国内外心血管病领域更新的知识和临床实践间的差距,呼吁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指南。强调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全身性疾病,揭示亚临床周围动脉病变的重要意义,提倡预防为主、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血管生物学和大动脉功能论坛则希望通过寻找替代标志物,通过理化方法早期检出亚临床血管病变,从而起到减轻公共卫生医疗负担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还关注了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和原发性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应引起心血管医护人员充分重视而长期被严重忽视甚至遗忘的疾病。

其他

       长城会还特别安排了青年医师论坛奖,由美国Clinical Cardiology从大会的论文摘要中遴选出的符合作者为40岁以下年龄段的优秀论文,现场用英文演讲,并由国内外专家组评判选出。此外,还专门邀请美国前ACC主席Conti教授做了如何做一名学术型心血管医生的精彩报告。美国肯塔基大学的谢公元教授介绍了美国心血管医生的准入制度,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已经历了15个春秋的长城国际心脏病会议,伴随着我国心血管事业的发展而壮大成长,逐渐受到了世界各国专家的高度重视。长城会由单一学科和简单的技术推广逐渐发展成为涵盖多种领域的大型国际综合会,逐渐涵盖了心脑、心肾、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精神心理疾病和康复问题等多种领域,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相关交叉学科为一体,能与时俱进地带动我国心血管病的学科发展,成为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促进老中青三代专业医师交流的宽广平台。在过去的一年中,心血管病学领域的进展层出不穷、硕果累累,多项大规模研究使调脂治疗和心血管病的预防观念不断更新。冠心病、先心病和瓣膜病等的介入治疗发展迅猛。根治心房颤动正逐渐从梦想走向现实。基因治疗、干细胞、离子通道疾病等基础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如何充分实现现代医学科学技术进步的成就,一直是长城会思考与探索的问题。15年来长城会一方面积极研发、引进和推广普及新知识和新技术这些“硬件”,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能够承载现代科技进步成就的疾病防治模式和服务系统。逐渐能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保证患者的利益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的最人道,最现代,最合理,最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如本次长城会设立的康复计划,目的是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这种综合性心脏康复治疗方案是心血管疾病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我国医疗卫生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障碍——几千年沉淀的“围墙文化”,对成熟技术无形的壁垒和近期的浮躁与急功近利,长城会不但探索、传承先进的技术成就,而且重视疾病的上游预防,为心血管学科创立了一个了解新理念的前沿阵地,构筑了一座没有围墙的交流平台,开辟了一个了解世界和被世界了解的新窗口。长城会已深深扎根中国,正朝气蓬勃、满怀自信地迈向国际,走向未来。

作者: 2007-7-1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