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眼科学杂志2005年第2卷第12期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及观察倍诺喜(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在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麻醉效果。4%倍诺喜滴眼5min1次,共滴3次顺利完成451例(472眼)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论表面麻醉效果明显,且具有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等诸多优点,因此,我们认为表面麻醉下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及观察倍诺喜(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在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0.4%倍诺喜滴眼5min 1次,共滴3次顺利完成451例(472眼)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无任何痛苦与不适448眼,占95%,其中仅24眼出现轻度疼痛,加滴1次倍诺喜则症状消失。结论   表面麻醉效果明显,且具有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并发症等诸多优点,因此,我们认为表面麻醉下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   表面麻醉;白内障手术;倍诺喜

    白内障手术已由经典的球后麻醉发展到目前大家都喜欢采用的相对并发症较少的球周麻醉,以达到术中的镇痛效果。虽然这2种麻醉方法各有所长,但也存在着许多术中及术后并发症[1]。表面麻醉下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虽然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但仍是一种并发症最少的麻醉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眼科医师所采用[2]。近年来我院采用倍诺喜表面麻醉下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451例(472眼),效果明显,并发症少,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1例(472眼)患者,男268例(281眼),女183例(191眼),年龄最大93岁,最小45岁,平均64.8岁,均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1.2   麻醉方法   用0.4%的倍诺喜滴眼5min 1次,共3次,必要时手术途中可加滴1次。

    1.3   手术方法   (1)常规眼部消毒、铺手术巾,开睑器开睑,不需作上直肌固定缝线;(2)作以上穹隆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分离Tenon’s囊,巩膜面水下电凝止血;(3)用月牙形板层隧道刀在距角膜缘顶点1.5mm处作反眉弓状弦长6mm的巩膜隧道切口,隧道前缘进入透明角膜内2mm,并向两面扩大呈梯形状,底长12mm;(4)用15°穿刺刀于9点钟处透明角膜缘内1mm作平行于虹膜面的辅助切口,注入适量的黏弹剂;(5)用3.2mm的三角形切开刀于隧道前缘穿透入前房,并按照梯形底的大小作内切口;(6)连续环形撕囊,充分水分离松动核,再注入适量黏弹剂;旋核、浮核于前房,切碎核2~3块、分次出核;于辅助切口处吸取残余皮质,抛光后囊;(7)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内,置换出黏弹剂,辅助切口处注水封闭,整理结膜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mg,包封术毕。

    2   结果

    451例(472眼)白内障反眉弓状隧道式切口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平均在10min内完成,手术顺利,很少有后囊破裂等,无任何疼痛感448眼,占95%,其中仅24眼出现轻度疼痛,再次滴倍诺喜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0.4%倍诺喜是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的眼科表面麻醉药,它的表面麻醉强度约为可卡因的20倍,对组织的穿透力强,能阻断神经传导。其作用迅速、扩散快而广,而且毒性低,对健康人5例(10眼)用本品滴眼1滴后,依照Frey角膜知觉测定法判定,本品的麻醉效果显效时间平均为16s,麻醉持续时间平均为13min 51s,是眼部手术理想的表面麻醉剂。

    表面麻醉的作用机制是在直观下从角结膜表面给药,药物易于被吸收并迅速扩散,可直接作用于支配结膜、角膜、巩膜和虹膜的三叉神经眼支所发出的分支经眶上裂进入眶内的鼻睫神经支相连的睫状神经节的感觉纤维,使结膜、巩膜和虹膜失去痛感[3]。因术中对眼球危险性的伤害的减少,术后视力的恢复与球周或球后麻醉一样甚至更好。

    我们对451例(47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均采用表面麻醉方法,麻醉效果好,无一例出现疼痛无法忍受,仅部分病人有轻度胀感,且手术配合很满意,10min左右顺利完成手术。因此与常规麻醉方法相比,笔者认为此麻醉方法有以下优点:(1)无全身反应:采用常规的麻醉可能出现较严重的麻醉过敏反应以及由于注射到视神经鞘膜下或脑干所致的全身反应。(2)不会因注射错误发生眼球穿通伤。(3)不会因注射伤及血管引起球后及球周出血或造成眼球的损伤。(4)因不需要做任何眶内注射,不会发生因注射液或眶内出血而导致眼压的增高,使眼内压更加便于控制,有利于手术操作。(5)因不需要做任何眶内的注射,可减少对视网膜血管栓塞及视神经的损伤。(6)可以解除部分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7)因未作上直肌牵引线,出核时嘱患者眼球向下转动可协助术者出核。(8)创口小、术中水密及前房维持好、术后散光小、视力提高明显,可与超乳相媲美[4]。(9)不需缝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增强手术信心。

    因此,表面麻醉是白内障手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简化了麻醉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方便了手术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对于语言交流有困难的病人,包括体质非常虚弱、智力低下、聋哑以及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和儿童都不适合,另外对一些眼部炎症、眼球震颤者都不可贸然采用,必要时可加用1%利多卡因做结膜下浸润麻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成业. 眼手术并发症原因及处理.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41-45.

    2   汤欣,孙慧敏,袁佳琴.表面麻醉——人工晶体植入术.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6, 14:393-395.

    3   刘五存,冯金玲,王思慧. 表面麻醉小梁切除术.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 16 : 360-361.

    4   任百超,冯朝晖,孙乃学,等.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应用. 陕西医学杂志, 2002, 312 ( 6 ): 491-492.

     作者单位: 1 224100 江苏大丰,大丰市人民医院眼科

    2 210008 江苏南京,南京鼓楼医院眼科(指导)

  (编辑:宋   晓)

作者: 汪滨,李一壮 2006-8-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