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7期

西安地区1950~2005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西安市1950~2005年疟疾流行资料,为今后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自历年疫情报告和专题调查。结果56年累计报告66200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45/万,在法定传染病中构成比由上世纪50、60年代8。...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和分析西安市1950~2005年疟疾流行资料,为今后疾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资料来自历年疫情报告和专题调查;应用常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 结果 56年累计报告66 200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0.45/万,在法定传染病中构成比由上世纪50、60年代8.69%、12.22%,下降到90年代和近年的0.01%和0.03%。报告病例以50年代(33.98%)和60年代(57.01%)最多,占总数的90.99%,1957和1960年发生地方性流行发病53 720例,占总数81.15%,流行分别持续6年和5年,1957年达高峰(136.27/万)。1980年后发病均<0.5/万,达到卫生部控制标准。 结论 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已取得控制疟疾发病的明显效果。

【关键词】  疟疾 流行 态势 分析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邻渭河,东经108°20'~109°45',北纬33°45'~ 34°45',辖9区4县776.2万人,年平均气温为13.3℃,一月平均气温为-1.3℃。7月平均气温为26.7℃,属不恒定低疟区。为评价疟疾防制效果、分析流行因素,现对1950~2005年疟疾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资料来自西安市1950~2005年疫情报告和专题调查;应用常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根据疫情报告统计56年间累计报告疟疾66 200例,死亡3例,病死率0.45/万。在法定传染病报告中病例构成:由20世纪50年代8.69%,60年代12.22%,下降到70年代的2.92%、80年代的0.15%,90年代和近年的0.01%和0.03%,取得控制疟疾的明显效果。按年代统计报告病例和构成表明:50年代报告病例22 496例,占报告总数的33.98%,60年代报告37 742例,占总数57.01%,70年代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后流行得到有效控制,除长安、未央发生点状流行外全市未出现流行,累计报告病例5 224例,死亡2例,占报告总数的7.89%,进入80年代发病率呈稳定下降趋势,报告病例646例(0.98%),年发病率全部在1/万以下,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90年代和近年报告病例分别为59例(0.09%)和33例(0.05%),发病率呈稳定下降趋势。

  2.2  发病率动态分析  根据疫情统计56年间全市流行可分为3种情况。

  2.2.1  低流行或无发病年(发病率<1/万)  共计29年(51.8%),除1950年外,尚有70年代2年(6.9%)和1980~2005年26年(89.7%)。

  2.2.2  一般流行年(发病率1~10/万)  波动在此范围内年份22年(39.3%),其中50年代7年(31.8%),60年代7年(31.8%),70年代8年(36.4%),表明为不恒定低疟区主要特点。

  2.2.3  流行年(发病率>10/万)  发病在此范围共5年(8.9%),均为二次地方性流行年,5年发病53 720例,占疟疾报告总数的81.2%。1957年发病率最高达136.27/万,发病17 850例占疟疾报告总数的26.9%。

  2.3  疟疾地方性流行  56年间发生二次地方性流行,流行持续时间分别为6年(1955~1960年)和3年(1965~1967年)。

  2.3.1  第一次地方性流行  流行自l955年开始(发病率14.2/万),1957年达发病高峰(136.3/万),流行持续6年,发病率分别为14.2/万、1.7/万、136.3/万、5.7/万、8.6/万和6.1/万,报告病例分别为1 455、224、17 850、798、1 289和416,累计报告22 032例,占50年代报告总数97.9%,占疟疾报告总数的33.3%。

  2.3.2  第二次地方性流行  第一次流行后间隔2年(61~62年),发病波动在1.8~3.6/万,于63年发生第二次地方性流行,1966年达发病高峰(84.4/万),报告病例19 523例,流行持续达3年。发病率分别为49.4/万、84.4/万和16.9/万,报告病例分别为10 940、19 523和3 952例,累计报告34 414例,占60年代报告总数的91.2%,占疟疾总数的51.9%。第二次地方性流行主要由于“文化革命”期间撤销、或削弱了卫生防疫机构,各项防疫措施无法落实,导致疟疾发病回升,地方性流行从开始到高峰一般需2年,而由高蜂降至低发病年需时3~5年。

  2.4  扑灭疟疾点状流行  70年代防疫机构逐步恢复,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发病率由70年代初期3.2/万、3.9/万逐步下降,到70年代末期发病波动在0.4~1.2/万间,除长安、未央各发现一个点状流行外,全市未出现流行。

  2.4.1  1979年魏寨公社耶柿大队和谭家乡赵村大队发生点状暴发流行,报告发病分别为53例(村发病率3.4%)和60例(村发病率1.8%),占全市发病数的20.4%,1980年在暴发点进行全民预防服药,服药率均达83.2%以上,通过全民预防服药两村发病率分别下降了90.6%和85.5%,有效控制了流行。

  2.4.2  80年代发病率均波动在<0.5/万,低于卫生部疟疾控制标准。1984年9~10月长安县小姜村发现成批发热病人,当地诊断为伤寒经多方治疗不愈,个别病例抗疟治疗后发热消退而怀疑有疟疾流行。11月流调717人发现近期发热者43人(6.0%),萤光抗体阳性2人(4.65%),对居民450人镜检疟原虫,2人间日疟阳性(0.44%),表明当地有疟疾病例存在。

  2.5  专题调查  疟防工作中,为确定流行特征、完善防治措施开展了下列调查:

  2.5.1  个案流行病学调查  在疟疾发病连年下降的同时,通过个案调查注意到城市病例中多数有疟区居住史。1981~1982年城区个案调查17l例(64.04%,171/267),资料完整115例(67.26%)分析表明:全部病例均有疟区居住史,其中省内感染6例(4.72%),国内感染107例(84.25%),援外人员2例(1.5%),以上合计90.47%,属本市感染(9.53%);来自河南、湖北、安徽等主要疟区招收大专院校学生39例(33.9l%,39/115);感染虫株除援外人员(2例)和云南(6例)、山东(2例)外,均为间日疟病例。

  2.5.2  输血感染疟疾  1983年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2例输血后感染间日疟病例,病例均系西安市居民,无外地居住或旅游史,年龄为1.5岁和18岁,分别在市中心医院和西医二院施行脾切除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各输血800ml和400ml。2例分别于术后15d和18d发生典型间日疟发作,疟原虫镜检(+),符合经静脉血感染的特点(潜伏期16.6±8.2d),经抗疟治疗后好转。流调发现献血员系灞桥区水流乡农民,因血站未常规开展疟原虫镜检而导致漏检。建议:血站应用敏感方法筛检献血员,避免输血后感染疟疾。

  2.5.3  萤光抗体检测  1982年采用萤光抗体技术随机抽查未央区谭家乡赵村l 6名群众,年龄在15~64岁之间,结果2人阳性(1:20),阳性率12.5%(2/16)。表明当地有疟疾流行。当年报告病例16例,查获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42.85%)。

  2.5.4  血清萤光抗体监测  1986年兰田为陕西省疟疾监测点,包括大寨乡大寨、榆树、浮沱三个自然村52户,5 056人。该地位于秦岭北麓河川地带,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为主,水田占27.9%,饲养大家畜、奶牛、耕牛108头,住户多有纱窗,90%以上使用蚊帐,流行季节发热病人血检500人未发现阳性病例。流行季节前采血1 091人,阳性9人(0.82%),流行季节后采血1 027人,阳性16人(1.56%)。表明有个别居民感染。

  2.5.5  户县疟疾考核1989年10.23~10.28日省、市疟疾考核组对户县疟疾防治情况进行考核,共调查玉蝉乡等2 247户,16 250人进行流调,采集7~15岁血清标本1 605例均无阳性,说明人群疟疾抗体水平甚低,与我市发病情况基本—致。

  2.5.6  出国医疗队感染调查  鉴于流调中发现国外感染的疟疾病例,采用调查表方式对1974~1982年西安市派往苏丹的100名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回收填写有效流调表90张。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北纬3°33'~22',东经22°~38°88',是以恶性疟(97%)为主的高疟区,全年无休止期,传疟媒介以冈比亚按蚊为主。90人分布在喀土穆、阿布舍尔、朱巴、马拉卡尔、瓦乌和库勒马6个医疗点,一般工作2年。90人中感染疟疾者67人(74.4%),其中恶性疟52人(77. 6%),间日疟6人(9.0%),混合感染4人(6.0%),不明者5人(7.5%)。医疗队居住和工作环境内均有较好的防蚊设备(包括纱廊、纱门、纱窗、蚊帐等),每日有专人定时喷洒灭蚊药品,每周采用乙胺嘧啶、长效磺胺及伯喹配伍服预防药一次。在苏丹第一年感染率达92.8%。患者多用氯喹治疗,虽总剂量达1~1.5g,但仍有疟原虫不转阴者。部分人员(6.9%)持续出现疟原虫血症。67例临床分型以典型发作为主(47.3%),其次为胃肠型(23.6%)、关节型(14. 6%)、不典型型(12.7%)和脑型(1.8%);当地临床分型以脑型和关节型较多,经统计学处理与当地临床分型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差异可能与医疗队定期服预防药及感染后及早诊治有关。回国后未按规定检疫,先后有32人出现发热、胸、背痛等症状,其中仅2例血检阳性,亦未按规定治疗。建议:对出国人员提供防疟咨询和药物,由疟区回国人员应严格实行检疫和监测。

  2.6  疟疾分层  1983~1985年按卫生部要求开展“全国疟疾分层感染调查”

  2.6.1  发病率分层  西安市3年平均发病率为1.52/万,各区、县波动在0~2.70/万间,按乡发病率统计:<1/万、1~5/万、5~10/万、10~15/万的乡分别为10个(5.3%)、41个(21.8%)、10个(5.3%)、5个(2.7%),发病率在15~20/万的乡仅有1个(0.5%)。

  2.6.2  发病分层统计  全市188个乡(不包括城三区),三年均发病乡4个(2.13%),两年发病乡27个(14.36%),仅一年发病乡36个(19.14%)。三年累计发病乡67个(35.6%),无发病乡121个(64.4%),发病率<1/万达基本消灭疟疾标准的乡61个(91.0%),发病率>1/万的乡有6个(9.0%)。

  2.6.3  发病地区统计  地区分层表明:农村发病>郊区>城区;偏僻山村发病>公路沿线。表明经济水平影响人群发病水平,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防蚊、灭蚊措施在控制发病上有重要作用。由于传染源呈点灶状广泛分布,西安市又为可接受疟区,一旦传染源输入,加上媒介按蚊的传播作用可在短期内造成流行,因而灶状疫点的拔除是今后灭疟重要措施。
  
  2.6.4  感染地分层统计  3年累计报告病例245例,流调结果表明:当地感染病例166例(67.76%),外地感染病例64例(26.40%),失访l5例(6.23%)。按户口所在地统计:3个城区发病以外地感染为主占75.0%(42/56),失访12例(21.43%);6个县发病以当地感染病例为主占97.5%(157/161),外地感染率为2.48%(4/161);4个郊区发病介于城乡之间,外地感染达61.29%(18/28),当地感染达25.0%(7/28),失访3例(10.73%,3/28),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1225,P<0.001)。详见表1,

  表1  1983~1985年城乡疟疾病例的感染地比较(略)

  注:χ2=196.1225,n=4,P<0.001。

  2.6.5  职业分层  230例职业统计表明:当地感染最多的为农民(90.36%,150/166),其次为工人(5.42%)、干部(3.01%)和学生(1.20%)。外地感染率最高的为来自国内疟区招收的大专院校的学生(35.94%),其次为工人(25.0%)、干部(23.44%)和其它(退伍军人等,9.38%),感染病例最低的职业为农民(6.25%),经χ2检验职业分层亦可见极显著差异(χ2=156.4,P<0.001)。详见表2。

  表2  1983~1985年城乡感染疟疾病例的职业分层(略)

  注:χ2=156.4,n=4,P<0.001。

  2.6.6  主要问题  疟原虫镜检检验率在城区医院可达100%,但在农村仍以症状诊断为主;由于传染病漏报较严重(城区漏报率达46.5%、农村漏报率分别达51%~97%),从而严重影响了疟疾病例报告的准确性。

  2.7  季节分布  共发现病例30 617例,西安市流行期为6~10月,疫情报告统计6~10月发病占总数的94.99%,7~10月发病占总数84.40%;11月~5月为疟疾传播休止期,占发病占总数的15.60%,多数为未正规服药导致的复发,可能有部分病例为长潜伏期间日疟。

  2.8  疟疾种类  西安市是间日疟流行区(1953年在灞桥和南郊发现2例恶性疟和1例三日疟[1]),随着改革开放和人群流动,70年代后不断发现输入的恶性疟,1975年发现1例山东疗养感染的恶性疟;国外输入主要是由非洲回国的援外人员。80年代后期兰田县发现由云南感染的4例恶性疟,由于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未造成继发病例;2000年后报告恶性疟9例,占报告总数的27.27%,呈逐年增多趋势,不同年代构成可见差异显著性(χ2=33133.1,P<0.001),是值得注意的动向。见表3。

  表3  疟疾病例感染虫种分布(略)

  2.9  传疟媒介

  2.9.1  媒介种类  中华按蚊是西安市传播间日疟的唯一媒介,冯兰洲依据我国南北地理分特点,提出我国动物分界线以北纬30度为界南为东方区,北为旧北区,西安地区位于旧北区,但调查蚊种中即有旧北区与东方区两区域蚊种。1952~1955年西安地区蚊种计有6属25种,其中按蚊属3种;属东方区按蚊有林氏按蚊(A.lindesay Giles),属旧北区按坟有帕氏按蚊(A.Pattoni Christophers Gi);属普遍性分布按蚊有中华按蚊(A.sinensis Wied),说明西安市昆虫分布区划上兼有两区特点,并有较明显交叉分布。

  2.9.2  中华按蚊季节消长  1953~1954年调查西安地区中华按坟4月下旬发现成蚊,每10min平均捕蚊3~21只,7月下半月到8月上半月达高峰可捕蚊53.3~119.5只,以后逐渐减少,10月下半月明显减少,11月后再未捕获。1986年西安市兰田监测点调查发现:7月中旬首次发现中华按蚊成蚊,8月上旬达高峰,最迟至10月上旬,10月中旬后再未捕获成蚊,季节消长经χ2检验可见差异显著性(χ2=219.7731,P<0.001),见表4。

  表4  中华按蚊的逐月捕获情况(略)

  2.9.3  蚊媒种群调查  1954年调查以库蚊为主(76.02%),按蚊次之(19.19%),伊蚊最低(3.82%);按蚊种群中以中华按蚊最多(11.65%),其次为潘氏按蚊(7.6%)、高原按蚊(0.8%)。2004~2005年蚊媒种群调查仍以库蚊为主(91.76%),伊蚊次之(1.65%),按蚊最低(0.94%);按蚊种群中仅见中华按蚊,市区按蚊几乎绝迹,经χ2检验不同年代蚊媒种群可见差异极显著性(χ2=259.6916,P<0.001),见表5。

  表6  不同年代蚊媒种群密度比较(捕获蚊数)(略)

  2.9.4  孳生地变迁调查  中华按蚊分布广泛,孳生地以静止、长有水生植物、较清积水中孳生机会和数量较多 (城河、稻田等),山间泉水及静止清水(花盆、水缸)亦可见到,水质微绿、混浊、恶臭的水沟及田间水亦可发现。水生植物对蚊幼虫可起附着、隐蔽及提供食料的作用。村沟渠、涝池被水泥铺衬的排灌渠所代替,加上地下水位的降低,水库库容量逐年增加,极大地减少了稻田面积和城郊孳生地,以至按蚊几乎绝迹,由于传疟媒介数量和密度较50年代极度减少,导致病例明显下降,外地感染病例所占比重增多。

  2.9.5  按蚊场所  按蚊喜阴暗、不通风草房、牛舍,因而解放初期密度较高。58年后由于牲畜合槽饲养,饲养室、人房建筑较高大,土墙、屋顶较通风、光线较亮,墙上经常喷洒灭蚊药物,因而室内栖息甚少,但在屋顶、草料间、横梁阴暗面仍有个别按蚊停落,且绝大多数是饱血。近年来农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通风、采光较前有极大变化,改交了关中住宅半边盖的结构,使室内按蚊按蚊数明显减少,与发病数量的减少相一致。

  3  讨论
   
  本文对西安市疟疾疫情进行概略分析,结果表明:疟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控制了流行,但由于疟疾流行的基本条件无改变,发生爆发和流行的可能仍然存在,特别要注意随着人群流动的增加,输入的恶性疟、当地感染长潜伏期间日疟等研究值得今后注意,我们将在各级领导、疾控配合和支持下投身于疟防,为西安市早日消除疟疾而努力。


作者单位: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54.

作者: 杨海,雷新耀,王戬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