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8期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C肽治疗后也明显降低(P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方法 对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口服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C肽的变化。 结果 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C肽治疗后也明显降低(P<0.05)。 结论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有效控制患者餐后高血糖。

【关键词】  罗格列酮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自2005年8月~2007年4月,我们应用罗格列酮与传统的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73例,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73例,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35例,女38例,平均年龄51(38~62)岁,平均病程6(3~10)年,全部病例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入选时所有病例均满足以下条件:①无糖尿病的急性或严重慢性并发症;②首诊时空腹血糖(FBG)在7~14mmol/L;③无肝肾疾患等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的使用禁忌证;④从未使用过降糖药物及3个月内未使用过降脂药或1个月内未使用过如甲状腺素、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影响血糖、血脂代谢的药物;⑤愿接受糖尿病知识宣教,能遵医嘱控制或调整糖尿病饮食结构同时坚持适度运动锻炼,按时服药,定期随诊。

  1.2  方法  文迪雅4mg,每日1次,空腹口服;二甲双胍0.5g,每日3次,进餐时或餐后口服,疗程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②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C肽,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治疗后65例病人FBG、PBG、HbA1c均显著下降,以PBG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见表1。无效8例(FBG和PBG均无明显下降)。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1例,表现为午餐前心慌、出汗,进食后缓解。

  表1  73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略)

  2.2  胰岛素及C肽变化  见表2。

  表2  73例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及C肽变化(略)

  3  讨论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有降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胰岛β细胞可能具有保护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1]。本组73例患者联合应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后,有降糖效应者65例,有效率89.0%,无效8例,其中5例未规律用药,3例未长期控制饮食。65例有效病例以餐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为特征,仅有1例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罗格列酮是一种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控制血糖。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和运动或单一口服降血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者,每日1次的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且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存在着互补的作用机制,所以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二者联合使用比单用二甲双胍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血糖,且随治疗周数的增加降糖效应更明显,有益于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本组患者未发现有肝功能损害及贫血不良反应,有良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张榕榕.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比较[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3, 9(4):502~504.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87医院干部病房,海南 海口 571159.

作者: 邹茜,熊林,李武雄,刘志勇,张金臣,胡敏,陈英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