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7卷第10期

老年人健康行为水平的调查研究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健康行为水平,以指导社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332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标准化得分为63。70,其中分量表以营养得分最高,其次为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处理和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得分最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老年人健康行为水平,以指导社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 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332例老年人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 (1)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量表标准化得分为63.70,其中分量表以营养得分最高,其次为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处理和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得分最低;(2)教育程度、经济状况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 结论 (1)老年人整体的健康行为水平处于中等;老年人在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压力处理方面的健康行为水平较高,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方面的健康水平较低。(2)应加强老年人在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方面的健康行为教育,重视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行为 人口学特点

  健康行为是指个人为维持或提高健康水平,达到自我实现和满足而采取的一种自发性的、多层面的行为[1]。大量研究表明[2~4],良好的健康行为可延缓伴随老龄化而来的疾病和失能,并避免早发性的死亡,能减轻慢性病患者的症状,增加身体功能,以及限制疾病的恶化和缓和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对老年人的健康行为进行调查,旨在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7月~9月在广州市某行政街进行调查,该行政街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常住人口50 000多人,其中 6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16.2%。采取方便抽样方法,抽取332例年龄在60岁及以上、意识清楚,能识字或能以普通话或广东话交流的老人为调查对象。对象的一般情况:男性168人,占50.6%,女性164人,占49.4%;平均年龄69.5±6.3,文化程度多集中在小学和中学,占65.1%,已婚者较多,占78.0%,丧偶者占17.8%;患一种以上慢性病者占73.8%。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一般资料问卷:用一般资料问卷测量人口学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同住者、经济状况、本人及家人患慢性病情况。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 Ⅱ,HPLP Ⅱ):老年人健康行为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测量。该表包括6个分量表,分别为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营养、人际关系、压力处理,共5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0~3级评分法,0表示从来没有、1表示偶而如此、2表示时常如此、3表示都是如此。由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根据各条目的平均分计算总得分和分量表得分,得分范围0 ~3 分, 总分由0 至156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行为越好。HPLPⅡ英文版是成熟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应用HPLPⅡ中文版,译者是笔者,并由公共卫生专家校对。本研究通过预试验,检测到HPLPⅡ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6~0.82。

  1.2.2  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调查员在取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后,向调查对象发放问卷,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并遵循保密原则,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让老年人自己填写,需时20~30min,对于阅读困难或视力障碍者,调查员逐条阅读,让老年人独立做出选择,调查员逐一记录,需时30~40min。

  1.2.3  资料分析  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老年人健康行为的情况  老年人健康行为以营养、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和压力处理方面较高,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得分较低。见表1和表2。

  表1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得分情况(略)

  2.2  人口学特点与健康行为  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同住者和家人患慢性病情况并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教育程度、个人收入、家庭人均收入与老年人总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关;年龄、本人慢性病情况分别影响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运动和锻炼、健康责任方面。
 
  表2  老年人健康行为得分最低度的10个条目(略)

  对年龄、教育程度、本人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保健知识来源、保健信息和慢性病数目与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本人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呈正相关,详见表3。

  3  讨论

  3.1  老年人的健康行为  研究中老年人的整体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为63.70分,单项平均分为1.91分,在“从不如此”至“都是如此”的选项中,接近“经常如此”,表明老年人的健康行为水平属于中等。
   
  根据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六个分量表的得分排序,以营养得分最高,其次为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压力处理和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得分最低。这与台湾学者研究发现台湾地区的乡村老年妇女的健康行为以营养和人际关系行为最好,以健康责任及运动和锻炼为最差的研究结果类似[5],但是国外也有研究发现社区老年人有较多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和压力处理的行为[6], 这可能与国内外种族、文化背景、经济社会结构不同有关。本研究中老年人注重营养,可能与我国人民素来认为“民以食为天”,特别是广东人尤其关注饮食有关。

  表3  人口学特点与老年人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略)

  表示P<0.05, 表示P<0.01。
   
  分量表中得分最低为运动和锻炼方面。但属于运动和锻炼方面的“我有做休闲性的身体活动”,回答“经常如此”和“都是如此”的老年人分别占27.7%和51.5%。这与国内的研究一致[7],说明大部分老年人都有从事散步、做操等休闲运动。运动和锻炼分量表中其它条目,如“当我运动时会测量自己的脉搏 ”、“我每个礼拜至少做三次较激烈的运动”和“我参加有人指导的运动或活动”在所有单项中得分较低,提示我国老年人在这方面的健康行为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区医护人员需要增加对老年人运动和锻炼方面的健康教育,如教会测量脉搏,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什么时候应该停止运动等。
   
  健康责任分量表得分也在最低之列,健康行为得分最低的10个条目中有四项属于健康责任方面,表明老年人不太注重这一方面的健康行为。属于健康责任方面的“我参加有关个人健康保健的教育课程或活动”得分是单项得分最低之一,回答“从来没有”的老年人有136人,占41%,偶尔参加的有81人,占24%。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年人未参加保健方面的教育课程或活动的原因主要是不清楚哪里有这些活动。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社区内卫生服务设施主要为医院,而医院大都以医疗服务为主,较少举办预防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方面的活动,同时,老年人也缺乏这方面活动的信息。然而,研究发现老年人对营养、运动、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需求很高,分别为75%、60.5%、45.8%。因此,如何能让老年人注重健康责任,顺利获得健康行为的知识,并付诸于行动是社区护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人口学特点与健康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和婚姻状况对健康行为没有影响,这与国外的研究[6,8,9]结果不一致;年龄与整体健康行为无关,但影响其中的运动和锻炼方面,年龄越大,运动和锻炼的健康行为越少。这与有关文献的结果不一致。国外的研究显示,老年人比年轻人的健康行为要好[6]。因此,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对健康行为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程度、退休前职业、本人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保健知识来源、保健信息需求与健康行为呈显著正相关,显示教育程度越高,经济情况越好,健康行为越好,这与大多数的研究结果一致[6,10]。这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健康的理解更全面,对生活的要求更高,可能更加重视健康行为,因此获取保健知识的途径更广,需要的保健信息更多,从而健康行为更好。
   
  本人及家人有无慢性病并不影响老年人的整体健康行为,但却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责任层面,本人或家人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在健康责任分量表的得分明显高于没有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另外,本人患慢性病的数目与运动和锻炼方面的健康行为呈负相关,也就是说,患慢性病种类越多,运动和锻炼方面的健康行为越少,表明老年人患慢性病一方面影响了本人的身体活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老年人的健康责任感,导致健康责任方面的健康行为有提高。

  3.3  建议  社区医护人员应加强对老年人在健康责任、运动和锻炼方面健康行为的教育,在制定健康促进计划时,注意针对老年人的不同人口学特点,尤其应重视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老年人。

【参考文献】
    [1] Walker,S.N., Sechrist,K.R.,& Pender, N.J. The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J]. Nursing Research,1987,36(2):77~81.

  [2] Kelly,R.B., Zyzanski,S.J., &Alemagno,S.A. Prediction of motivation and behavior change following health promotion: role of health beliefs,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J].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999,32:311~320.

  [3] Fowler, S.B. Health promotion in chronically ill older adults[J].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ursing,1996,28(5):39~43.

  [4] Stuifbergen, A.K., Becker,H,A. Predictor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s in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J].Research in Nursing& Health, 1994,17:3~13.

  [5] Weitzel M.H. A test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model with blue collar workers[J]. Nursing Research,1989,38(2):99~104.

  [6] Bandura A. Social congnitive theory: an agentic perspective[J]. Annuel Psychological review,2001,52:1~26.

  [7] 肖柳红,钟华苏,王育珊.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相关因素与社区卫生服务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9,19(4):197~198.

  [8] 刘晓敏,任忠水,王申广,等.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行为与慢性病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434~435.

  [9] Grembowski,D.Patrick,D.Diehr.P,et al. Self-efficacy and health behavioramong golder adults[J]. Journs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s, 1993,34:89~104.

  [10] Conn,V.S.Older women:Social cognitive theory correlates of health behavior[J].Women&Health,1997,26(3):71~85.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广东 广州 510120;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作者: 毛晓群,尤黎明,黄惠芬,古素娥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