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1期

残存钉螺观察及控制措施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变电所墙外残存钉螺复燃情况,探索长期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机械抽样法调查螺点钉螺,确定活螺密度和有螺面积,灭螺方法分别为五氯酚钠药物浸杀、氯硝柳胺药物浸杀以及氯硝柳胺药物喷洒和沟渠硬化工程灭螺。结论不同的灭螺措施对钉螺的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大规模的筑圩药浸灭螺可快速有效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变电所墙外残存钉螺复燃情况,探索长期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机械抽样法调查螺点钉螺, 确定活螺密度和有螺面积,灭螺方法分别为五氯酚钠药物浸杀、氯硝柳胺药物浸杀以及氯硝柳胺药物喷洒和沟渠硬化工程灭螺。结果 第1次复燃距1974年为26年,第2次复燃距2000年为1年,第3次复燃距2001年为6年,今后是否复燃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结论 不同的灭螺措施对钉螺的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大规模的筑圩药浸灭螺可快速有效压缩钉螺面积;但对特殊环境下的残存钉螺还需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常规的方法。

【关键词】  残存钉螺;复燃;控制

  陡门变电所位于无锡西北城郊结合部,占地40亩,建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至今已有十五、六年历史,是无锡地区乃至苏南电网的骨干变电所之一。期间自2000年开始,变电所墙外残存钉螺8年3次复燃,现将观察结果及灭螺措施的改进报告如下。

  1  内容和方法

  1.1  螺点概况 

  螺点位于京杭运河与锡澄运河交叉点西北侧,与两河分别相距1 000m左右,水系以陡门浜连接两大运河。所在陡门村有9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737户,2 395人,耕地499亩(其中水田219亩,旱田280亩),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 561元,在无锡地区属于中等水平。

    该村的谢巷、外郑、杨巷3个村组部分土地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征用为变电所用地。与此同时,所在乡及村陆续有螺点复燃,血防主管部门和乡镇卫生院加强对查灭螺工作的部署。每年春季对当年查出及近3年的有螺环境,因地制宜采用药物(2000年以前为五氯酚钠,自2001年起使用氯硝柳胺)筑圩药浸、沿边药浸、喷洒等方法进行灭螺处理。

  1.2 螺情调查 

  2000年4月,春季查螺中发现陡门变电所北侧10多亩稻(麦)田存在钉螺,最高密度位于北侧约50m的村道两侧。经血防部门采用机械抽样法[1]确定(下同),调查框数360(0.1m2),捕获螺数528(只),活螺密度1.31(只/0.1m2),有螺面积为10 000m2。

    2001年4月,发现陡门变电所北侧水沟及部分稻(麦)田依然存在钉螺,最高密度紧挨围墙。调查框数70(0.1m2),捕获螺数191(只),活螺密度2.41(只/0.1m2),确定有螺面积为1 000m2。
   
  2007年4月,发现陡门变电所西北侧水沟又有钉螺出现,最高密度紧挨围墙。调查框数13(0.1m2),捕获螺数35(只),活螺密度2.00(只/0.1m2),确定有螺面积为100m2。
   
  自2000年起至今,陆续3次有新的螺情出现,但有螺面积呈下降趋势。3次查出的钉螺均采用压碎法[2]解剖,未发现阳性钉螺。

  1.3 控制措施 

  2000年5月,针对陡门变电所北侧10多亩稻田的钉螺,血防部门与当地乡村协商后决定,实施灭螺面积为20 000m2,其中沟渠面积1 000m2,麦田面积19 000m2,方法为五氯酚钠全面药浸。考虑到螺点紧靠变电所围墙,由血防部门牵头,确定由防疫站提供药品,乡村负责全部人工,供电局承担约10 000元资金。此时陡门村隶属锡山市管辖。

    2001年5月,陡门村已改属惠山区领导。由于变电所北侧水沟依然存在高密度钉螺,当地乡村与变电所再起纠纷。根据当地指责变电所向外排出钉螺的事由,无锡市血防部门组织10人查螺专业队进入变电所查螺(为了以示公正,查螺员来自邻近区乡)。调查结果是,变电所排水系统全部为暗渠,地表仅查到数枚烟管螺和蜗牛,没有查到想象中的钉螺。此后,由当地血防部门组织,实施灭螺面积为2 000m2,其中沟渠面积200m2,麦田面积1 800m2,方法为氯硝柳胺全面药浸。
   
  2007年5月,无锡市血防部门组织对变电所西北侧水沟再次发现的钉螺进行现场会诊,变电所向外排出钉螺的设想被旧话重提。会诊结果确定,虽然变电所内地表没有查到钉螺,但西北墙角外围墙壁基础下不能排除有钉螺存在。事后,由当地乡村负责的沟渠药物喷洒灭螺和由供电公司负责的变电所西北角包括墙体基础覆盖、监测沉螺井、排水渠硬化的工程灭螺工作被相继实施。实施灭螺面积为200m2,其中沟渠药物喷洒灭螺100m2,沟渠硬化工程灭螺100m2。
   
  为保护人民健康,巩固血防成果,同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经有关各方协商一致,拟建陡门变电所西北角围墙外排水口血防工程。有关设计构思如下:①外墙基础包角,5 000mm×3 000mm×200mm钢混结构×2块,成直角排列。作用在于防止排水对外墙基础的侵蚀,避免缝隙成为残存钉螺的避难所。预计有效期50年以上。②沉螺池,3 000mm×3 000mm×3 000mm砖混结构×1只。作用在于排水同时沉淀部分杂质,以利监测围墙内可能排出的钉螺。预计有效期10年左右。③排水沟,1 000mm×2 000mm×20 000mm砖混结构×1条,顺坡建成。作用在于排水和防止钉螺孳生。预计有效期10年左右。④排水铁管,200mm×1 000mm钢管×1根,嵌入原排水孔道。作用在于绑缚筛网,用于监测围墙内可能排出的钉螺。预计有效期50年以上。

  2 结果和讨论

  2.1 控制效果 

  螺点所在陡门村,2000年及以前隶属锡山市(无锡县),2001年开始划归惠山区。据1985年统计该村历史累计有螺面积15 020m2,历史累计病人62人,总患病率与1985年人口数之比约5%(指历史累计病人数与1985年人口数之比),在无锡地区属低度流行区。1974年开始连续无螺,1990年随无锡县血防“达标”后进入全面监测。每年春季组织查螺专业队,采用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查方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查出的钉螺采用压碎法[2]解剖,观察钉螺感染情况。陡门变电所建成后十五、六年始,其围墙外北侧近8年3次残存钉螺复燃。第1次复燃距1974年为26年,第2次复燃距2000年为1年,第3次复燃距2001年为6年,今后是否复燃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2.2 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 结合生产性开发, 改变钉螺孳生环境是消灭钉螺、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根本性措施, 也是我国消灭血吸虫病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重要法宝[2]。大规模的筑圩药浸灭螺可快速有效压缩钉螺面积, 这一点已被血防工作的历史和本螺点第一、第二次复燃的快速扑灭所证明。但对特殊环境下的残存钉螺,比如天井、墙基特别是本螺点灭螺时不得影响变电所电网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还需因地制宜采用不同常规的方法,比如本螺点第3次复燃后采用的排水口外墙包角、排水沟硬化等工程灭螺方法。

  2.3 复燃原因 

  至少有2个直接原因和2个关联问题值得思考。其一,历次灭螺质量不高,漏灭或灭漏的现象值得注意。其二,变电所是否建立在历史螺点上抑或残存钉螺蔓延到变电所围墙基础下,因无确切资料,一时难以确认。其三,血防工作是社会系统工程,由于经济体制的变化,各方面投入的精力和热情已大不如前,后果是工作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四,城市化过程中,原城郊结合部耕作制度的变换、植被的更新、流动人口的增加、排水系统的改变使得残存钉螺复燃的因素更为复杂。

  2.4 对策探讨 

  众所周知,钉螺的孳生依赖于适量的水和合适的植被。本螺点3次复燃围绕变电所排水系统出水口展开,这一点是经过7年的实践才意识到的;期间螺点的植被已从半年水半年旱的稻麦田转变为常年湿润的蔬菜地,另外田间劳动力也从本地人口变为外来人员,似乎更适宜钉螺生长和血吸虫病流行。针对残存钉螺复燃的现象,相应对策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及早发现,及早控制,以免蔓延开来,增加灭螺成本;二是采用合适的方法,特别是复杂环境、特殊环境,要因地制宜,立足长效,以免多年以后再次复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血吸虫病防治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9.

  [2]汪天平,葛继华,张世清,等.三峡建坝后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变化与血吸虫病传播关系的研究[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8,6(4):157~163.


作者单位: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23.

作者: 卫文学,周明,汪霆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