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第8卷第6期

降钙素原及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中国热带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及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9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83例新生儿分别归入无感染对照组(20例),重症感染组(22例),局部感染组(41例)。检测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用SPSS10。结果在全身感染时,血清PCT和CRP质量浓......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及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2005年1月~2006年9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83例新生儿分别归入无感染对照组(20例),重症感染组(22例),局部感染组(41例)。检测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用SPSS10.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在全身感染时,血清PCT和CRP质量浓度升高均有显著性,但PCT显著性更高。PCT≥2μg/L作为全身感染的诊断依据,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优于CRP。 结论 与CRP相比,PCT是一个较好的新生儿全身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利于指导临床早期用药。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新生儿 感染

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往往临床症状不典型,进展快,危害严重,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采用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诊断指标。为探讨PCT新生儿严重感染早期诊断的意义,我们对83例新生儿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 和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年1月~2006年9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病房的83例新生儿,其中男48例,女35例;足月儿27例,早产儿56例;平均日龄12d。分三组:重症感染组22例,胎龄为(35±2)wk,包括败血症、重症肺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性硬肿症等严重感染伴全身症状者;局部感染组41例,胎龄为(38±2)wk,为无全身症状的局部感染;如轻症肺炎、脐炎、脓疱疹、上呼吸道感染等;非感染组:20例,胎龄为(37±2)wk,为无任何感染依据的新生儿,如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等。三组胎龄、体重、日龄等分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患儿在入院后应用抗生素前或在病情变化3d内立即送检PCT、CRP、血常规、血培养及局部分泌物培养等检查。PCT采用血清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结果分<0.5ng/ml,0.5~2ng/ml,2~10ng/ml,>10ng/ml 4个等级,PCT≥0.5ng/ml为阳性;CRP采用免疫比浊法,CRP≥10mg/L 为阳性,CRP<10mg/L为阴性。

  2  结果

  2.1  PCT检查结果  全部83例患儿中PCT阳性46例,阴性37例。其中重症感染组PCT阳性率最高,占86.4%(19/22);局部感染组中PCT阳性率58.5%(24/41);非感染组阳性率15%(3/20)。重症感染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统计分析示3组间PCT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H=18.2,P<0.001);一般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差异显著(H=11.8,P<0.01)。其中重症感染组患儿住院期间动态检测PCT,随患儿病情好转或恶化,PCT逐渐下降或持续升高,一般在1周左右可渐降至正常水平,见表1。

  表1  各组患儿PCT阳性率(略)

  2.2  CRP检查结果  全部83例患儿中CRP阳性44例,阴性39例。其中重症感染组15例,占68.1%,局部感染组27例,占65.8%,非感染组2例,占10%,见表2。

  表2  各组患儿CRP阳性率(略)

  3  讨论

  CRP是急性时相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1]。主要由肝脏合成,是人血清中常见的非抗体性蛋白质,属于γ球蛋白,具有激活补体系统和促进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参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正常人血清中CRP含量非常低,一般小于10mg/L,当机体遭受感染时,CRP的合成在4~6h内迅速增加,36~50h达到高峰,含量可为正常值的100~1 000倍;其半衰期较短,为4~6h,在经过合理的治疗后,3~7d迅速降至正常。但病毒感染时CRP水平无太大变化,阳性率极低。因此,CRP既可作为细菌感染的指标,又可作为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鉴别的依据,且连续升高比单次升高更有意义。从本文资料分析,在感染组患儿中,局部感染组患儿CRP阳性率明显高于重症感染组,非感染组患儿假阳性率低,可见CRP可作为细菌特别是一般性感染及疗效观察的指标,但是对重症感染患儿来说,则敏感性不高。

  降钙素原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是降钙素前肽物质。在生理情况下甲状腺C细胞可产生极少量的PCT,健康人群的血清PCT水平通常测不到(<0.1ng/ml)[2],对于健康新生儿来说,在出生48h内PCT有生理性升高[3],于生后24~30h达到其生理性高峰21ng/ml,但平均值为2ng/ml,从生后第3d起,PCT参考值同成人。Maire等认为生后第1d全身严重感染的诊断临界值为115ng/ml,生后第2d为10ng/ml,此后与成人诊断临界值一致。在严重细菌感染特别是脓毒败血症时,细菌内毒素可诱导肝脏中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肺、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以及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PCT,此时血清PCT水平2h后即可升高,6~8h会明显升高,12~48h达到峰值,且随感染进展或控制将持续在高水平或逐渐下降,一般在1周左右降至正常水平,若PCT水平持续升高,则提示疗效及预后不佳[4]。Assicot等提出决定PCT水平高低的是感染的类型、范围及严重程度,是否伴随全身性炎症反应。局限于某个脏器的细菌感染或不伴随脓毒症表现的都不足以引起PCT的明显升高[5]。通过对PCT水平的动态观察,既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又可判断感染是否被控制。在本文资料中,重症感染组患儿PCT值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一般感染时其升高不明显,通常在2ng/ml以下或在正常范围,而重症感染常大于2ng/ml,且血培养、分泌物培养阳性的38例患儿中PCT均大于0.5 ng/ml,其中31例≥2ng/ml。3组间PCT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说明PCT对诊断感染有一定意义,但对于一般感染其优越性不明显,对重症感染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RP[6]。对PCT阳性特别是≥2ng/ml的重危患儿,需高度怀疑全身性细菌感染,应尽早足量应用抗生素,在治疗过程动态监测PCT 水平,可判断疗效、指导预后[1]。

【参考文献】
    [1] 王瑾, 张蓉, 邵肖梅.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 临床儿科杂志, 2005,23(2):105~107.

  [2] 秦丽, 黄琦薇. 前降钙素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4, 19(6):470~471.

  [3] Marchini G, Berggren V, Djilalik2Merzoug R, et al. The birth process initiates an acute phase reaction in the fetus2newborn infant[J]. Acta Paediatr, 2000, 89(9):1082~1086.

  [4] 张瑾, 赵诸慧. 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变化[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0, 27(1):7~9.

  [5] Assicot M, Gendrel D, Carsin H, et al. High serum procalcitonin concentrations.in.patients[J]. With sepsisand infection Lancet, 1993, 341: 515~518.

  [6] 何建平, 申昆玲, 林影,等.前降钙素对新生儿重症感染的诊断价值[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5):645,745,845.


作者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海南 海口 570311

作者: 明静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