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7年第19卷第7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抗抑郁和疏肝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气滞型F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舍曲林组(A组)、四逆散加味组(B组)和两种方法合用组(C组)各40例,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评定一次FD临床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三组病人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抗抑郁和疏肝理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气滞型F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舍曲林组(A组)、四逆散加味组(B组)和两种方法合用组(C组)各40例, 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评定一次FD临床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结果:A组F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2.5%,B组为80.0%, C组为92.5% ;A组和B组与C组比较经统计学u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 三组病人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结论:舍曲林的抗抑郁和四逆散加味的疏肝理气法治疗肝郁气滞型FD的临床疗效显著,联合用药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舍曲林;四逆散加味

  The Clinic Observed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Westen Medicine to Treated the Depression of Liver-Energy Type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HUANG Xue-jun,GONG Mei-en, LUO Ren-hao, et al

  (2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Guangzhou 51026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valid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Antidepressive and disperse the depressed liver-energy and rectify it in th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A total of one hundred and twenty case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We are randomly average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n=40). Group A with the Sertraline treatment, Group B with the SiNiSan decoction treatment, Group C mixed with the Sertraline and the SiNiSan decoction treatment for 6 weeks. We checked with the FD Clinic Symptom, HAMD and TESS.Results: Group A the Clinic Symptom improved general efficiency is 82.5%. Group B is 80.0%. Group C is 92.5%.  Group A and Group B separate compared with Group C. The u test of statistics are shown notability significance(P<0.05). The test of statistics are shown notability  significance(P<0.01) for that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Lack of side effect. Low recrudesce rate.Conclusions: Antidepressive drugs of Sertraline and disperse the depressed liver-energyand and rectify it of the SiNiSan decoctionto to treated the depression of liver-energy type of  FD. The curative effect are notability.  The better effect of united medicine used.  Lowness side effect.

    【Key words】functional dyspepsia; disperse the depressed liver-energy and rectify it;Sertraline;SiNiSan decoction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临床常见的上消化道症状群,发病率高,在普通门诊中约占20%~40%,在消化专科门诊约为60%~70%,其病因及发病机理是多方面的,除了动力障碍以外,目前认为FD患者往往与精神因素(焦虑与忧郁)及心理因素有关,1998年上海调查结果表明,FD患者具有焦虑情绪的比例占67%,具有忧郁情绪的占69%。按中医辨证分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肝郁气滞型为最(38%),虚寒型次之(36%) [1]。近一年多来,我们采取疏肝理气方剂的药理学基础,用四逆散加味与抗忧郁药舍曲林联合为基本方法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2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125例病人均为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来本院心理科、消化专科、中医科门诊就诊病人, 其中男性56例, 女性69例,平均年龄(38.4±5.4)岁,病程3月~2年,平均(15±3)月, 全部病例符合入选标准[2]:持续性或反复性的上腹不适超过3个月,可包括下列症状的1项或数项: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胸骨后痛、反胃。入组患者中医分型均为肝郁气滞型(入选标准采用1987年芝加哥国际性专题工作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消化系统及全身性器质性病变者:内镜检查为慢性胃炎或大致正常,排除溃疡、肿瘤,实验室、X线、B超等检查排除肝、胆、胰等器质性疾病,排除腹部手术史,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孕妇,哺乳期患者;合并心、肝、肾疾病,恶性肿瘤患者;饮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促动力药吗丁啉和西沙比利,抑酸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给予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铋等,对药物过敏者及不愿合作者。

  1.2  一般资料 

  将125例病人随机分成三组:A组(舍曲林组)42例,男性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34.2±6.2)岁,平均病程为(14±6)月,其中有男女性各1例因头晕、恶心退出研究;B组(四逆散加味组)42例,男性1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35.1±5.1)岁,平均病程为(16±2)月,其中有1例男性脱落,女性1例因眩晕退出研究;c组(两种方法合用组)41例,男性16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34.1±6.3)岁,平均病程为(15±8)月,其中有1例女性脱落。即各组均有40例完成研究。3组上述资料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1.3  用药方法 

  A组:舍曲林每日1次(早餐或午餐后顿服);B组:中药四逆散加味晚餐后2小时顿服;C组:两种方法合用,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均做血、尿、大便、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1.4  观察指标与统计方法

  1.4.1  FD症状评分标准[3]

  0分:无症状;1分:轻度,稍注意感到有症状;2分:中度,自觉有症状,不影响工作;3分:重度,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各项症状分累加即为该患者症状分。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各评定1次。

  1.4.2  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5]。

  1.4.3  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FD临床症状。

  1.4.4  疗效标准 

  FD临床症状分减少﹥70%为显效,症状分减少50%~70%为有效:症状<50%为无效。

  1.4.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均用u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三组疗临床效比较 

  A组显效15例(37.5%),有效18例(45.0%),无效7例(17.5%);B组显效16例(40%),有效16例(40.0%),无效8例(20%)。A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2.5%,B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显效20例(50.0%),有17例(42.5%),无效3例(7.5%),C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A组和B组与C组比较,经统计学u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2  三组病人治疗前后HAMD 评分比较见表1。表1  三组病人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变化(略)

    3组病人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经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三组患者之间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及减分率经统计学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不良反应 

  A组口干2例,食欲减退1例,恶心1例,继续用药后症状减轻,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变化。

  2.4  复发率 

  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A组复发5例,复发率12.5%;B组复发6例,复发率15.0%,C组复发2例,复发率5.0%。复发者用原药治疗继续有效。

  3  讨论

     FD是常见病,据统计约1/3的人群患过此病,占胃肠门诊病人的20%~40%[6]。FD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病因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敏感性增加,胃肠黏膜轻度炎症及心理障碍(精神应激、焦虑、抑郁)在FD发病原因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近年研究表明,FD脑肠轴功能的异常,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胃肠道症状发生,提示可在不同的层面调整脑肠轴功能,进而改善消化不良症状。FD不是单纯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而是与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其病因的关键启动因素可能是心理障碍[7]。中枢神经与胃肠道间存在复杂的神经网络,该网络涉及边缘系统、额叶等神经结构的参与,便可解释情绪障碍为何对胃肠功能有影响[8]。大量的研究表明,在FD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合并症,但绝大多数抑郁症并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这些病人往往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而就诊,掩盖了其他情绪障碍。在焦虑、抑郁及恐怖状态下胃的运动与分泌功能可能停止或减弱,肠蠕动呈抑制状态[9]。应用抗抑郁药治疗FD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3],舍曲林具有高度选择性阻断5-HT再摄取作用,可有效调节5-HT的功能,5-HT通过不同的受体亚型,除对精神、神经功能的调节外,还是胃肠功能调节的重要递质,有助于阻断FD的躯体症状和精神心理障碍,促进症状缓解。
    FD属于祖国医学的“胃痛”、“痞证”、“纳呆”、“嘈杂”、“反胃”、“胃缓”、“呕吐”、“呃逆”等证的范畴。其发病多由情志内伤,饮食伤胃,劳倦伤脾等多种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弱所致,以肝郁气滞,脾运失职,胃失通降为其基本病机。四逆散为仲景名方,原载于《伤寒论》,具有疏肝解郁,调达肝脾的功效。许多临床研究业已证实四逆散对于FD具有显著疗效[10],四逆散可显著减少胃窦组织中NOS(Nitric Oxidesynthase NOS)阳性神经元,降低NO(Nitric Oxide)和Ach(Acetylcholine) 含量,从而促进胃肠运动,缓解胃肠动力障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舍曲林和四逆散加味均能有效地治疗FD。舍曲林治疗FD,一般需2~4周才显效。因为该药是通过受体发挥作用,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浓度在用药后立即升高,但受体数目及敏感性的改变需要2周。加用四逆散可促进胃肠运动,缓解胃肠动力障碍,所以舍曲林联合四逆散加味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控制伴发的抑郁和焦虑障碍,从而解除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且可降低舍曲林的不良反应,复发率低,为抗抑郁焦虑障碍和控制消化不良症状奠定良好的基础 。至于长期疗效、如何防止复发和治疗机理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可成 , 陈寿菲.功能性消化不良2118例临床治疗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3:11.

  [2]潘小平,李瑜元,沙卫红,等.FD患者的情绪障碍及治疗[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2):65.

  [3]杨璧辉,郑永平,高镇松,等.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1,21(4):226.

  [4]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1-126.

  [5]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97-202.

  [6]池华春.实用临床胃肠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805

  [7]周 吕.胃肠功能性动力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生理与病理[J].中国实用内科,2001,21(10):577.

  [8]Wood JD,Alphers DH,Andrews PL. Fundamentals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J]. Gut,1999,45(supplⅡ):6-16.

  [9]彭丽华,梁 浩.抑郁症与消化道功能性疾病[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 7( 7):601.

  [10]赵志刚.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8,33(11):514.

  [11]牛路芳, 邱明义, 石 拓, 等. 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神经元及神经递质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4,12 (2):52.


作者单位: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260

作者: 黄学军,龚梅恩,罗仁浩,刘伟,刘月婵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