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5期

精神病人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病人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6例有暴力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分析。结果:造成精神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18例,占50%。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2例,占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分析精神病人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6例有暴力行为的住院精神病人进行分析。结果:造成精神病人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18例,占50%;与病友、家庭闹矛盾6例,占16.67%;受病房环境影响3例,占8.33%;自知力缺失5例,占13.89%;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2例,占5.55%;药物不良反应1例,占2.78%;病人意识模糊或错乱1例,占2.78%。结论:对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也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精神病人 暴力行为 原因 护理干预

  精神科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人在精神因素或精神症状影响下,突然发生的自杀、自伤、伤人、毁物等冲动行为,以攻击行为最常见。暴力行为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同科精神病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给患者及被攻击者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因此,了解导致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保护患者及他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将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人中,发生暴力行为的病人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精神科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间住院精神病人。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6~58岁,均符合CCMD-3疾病诊断标准。病种类型:精神分裂症24例,躁狂症5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例,智能发育迟滞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例,人格障碍1例。

  1.2  采用回顾性资料收集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收集,用统计学百分比、构成比对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

  2  结果

  2.1  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 

  受精神症状影响18例,占50%;与病友、家庭闹矛盾6例,占16.67%;自知力缺失5例,占13.89%;受病房环境影响3例,占8.33%;护理人员态度不冷静2例,占5.55%;药物不良反应1例,占2.78%;病人意识模糊或错乱1例,占2.78%。
2.2  暴力行为主要对象  男护士10例,占27.78%;女护士8例,占22.22%;病人8例,占22.22%;医生5例,占13.89%;物品(公共设施)3例,占8.33%;探视家属1例,占2.78%;自伤1例,占2.78%。

  2.3  暴力行为与住院时间的关系 

  暴力行为多发生在新入院病情尚未控制且存有命令性幻听或被害妄想的病人。时间常发生在入院初期及病情复发时。由于患者对陌生环境或治疗有恐惧心理,因此,入院初期最容易发生暴力行为,值得医护人员警惕。

  2.4  暴力行为主要方式 

  主要分为抓伤、拳击、咬伤、撞伤、毁物、自伤等。其中自伤行为较隐蔽,且危害较大,需医护人员注意。

  3  讨论

  结果显示,造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占50%,与南京脑科医院陈兆红[1]调查结果相符。病人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感到自己正遭受迫害,为保护自己而先发制人,对他人加以攻击和伤害。病人自知力缺失,与病友家人闹矛盾,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拒绝住院和治疗也容易产生暴力行为。少数病人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多见于服用高效价药物的病人,此多与锥体外系反应共消长。精神病人暴力行为攻击的主要对象是护士、医生和患者。尽管任何医院工作人员都可能成为暴力的受害者,但那些与病人有着最直接接触的护士存在较高风险[2]。本调查护理人员受攻击的比例达50%。因工作的特殊性,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零距离接触,不仅要面对受幻觉和妄想支配的患者,还要面对存在智能障碍、人格障碍的患者,对行为紊乱的患者必须予以制止或保护,必须监督患者的进食、服药等,对拒食、拒药的患者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因此受到攻击的机会多。Tayler Mayshall[3]认为,约有85%~88%的护士在护理生涯中至少受过一次攻击。有资料显示[4]护士受攻击事件多发生在早晨6~9点。在暴力行为方式上,女性病人以抓伤为主,男性病人伤害方式多为拳击。既往有攻击行为,强制入院,无配偶及文化程度低的病人易出现暴力行为。以上调查为我们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4  护理干预

  4.1  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 对新入院病人进行详细评估,认真阅读病历,向家属了解病人在家中的表现,既往有无暴力行为等。对有暴力行为病人,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设法控制或消除这些因素,实施防范措施。

  4.2  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 要正确认识暴力行为是疾病的表现。  

  在接触护理病人时要以亲切耐心的态度,镇静温和的语言,友善的引导和全面教育,多方了解病人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一切激惹因素。

  4.3  注意接触技巧 

  接触病人时可站于病人右侧或正前方,不要背对病人。大多数病人是右利手,病人冲动时,动作比较原始,站在右侧可避免重伤害。若正面站立应站在1米以外。因为人的手臂相当于身高的2/5,身高170 cm的病人手臂长约70 cm加上身体前倾不会超过1米,站在1米以外,可避免重伤害。在巡视病房时,要选择恰当的巡视方式、方位,给自己留有退路,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动态,让病人始终在护士的视线之内,力争将暴力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4.4  要有充分的预见性 

  密切观察暴力行为的早期表现[5]:出现攻击、辱骂性行为,语调高、语量多或语言暗示;跛步、坐立不安、动作多、快;激动、不满、气愤、高声喊叫,表情怀疑或敌意,控制能力降低;挑剔、抗议、质问、要求多、过于关心病友或工作人员缺点,甚至加以扩大歪曲,导致别人心理不平衡;拒绝治疗护理和住院,不同程度违反院规;幻觉妄想等症状加重时。此时工作人员应高度警惕,密切观察,安排病人到安静的场所。妥善去掉环境中可供病人用为伤人或毁坏的物品,允许病人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注意病人身体空间的领域,不要轻易接触病人的身体,转移病人攻击对象让可能成为病人攻击对象的病人或工作人员回避。适当满足病人的一些要求,对病人的过激性语言采取不辩论、不说理、不注意的方式,但不过分迁就。

  4.5  改善病房环境,加强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注重病房的安全检查,如门窗、病床、玻璃等损坏时要及时维修,丢失时及时查找。病人采取分级管理。把新病人安排于年龄、文化程度相仿的患者同住一室,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交流。有被害妄想或激惹冲动病人不安排于同一房间,重点病人安置在一级病房,重点看护。有条件可安装监控系统。

  4.6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岗位培训

  对新入院、返院病人严格检查危险物品。对重点病人严加防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妥善解决。加强应对暴力能力的培训,教会护士如何识别可能发生暴力的相关因素和信号,教会自身防护方法。在新护士上岗时,严格带教,使受伤害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

  4.7  注重暴力行为发生时的护理 

  护士应以简单、清楚、直接的语言提醒病人暴力行为的后果,目的是制止病人的行为。当不能有效制止时,要沉着冷静,有组织地从侧面、背面制止其伤害行为,将其安置隔离室或进行保护性约束。同时对受伤害着妥善处理。

  4.8  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工娱疗护理  

  对冲动后的病人要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讲述冲动原因和经过,以便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时预测病人的需要,适当满足其合理要求,帮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利于缓解不良情绪,增进自控力。同时,针对病人的个性、品德给予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如何缓解压力,如何控制情绪,如何应对愤怒等以提高病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不轻易伤害别人,逐步掌握以非暴力行为方式处理紧张和攻击意图,提高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和遵守社会规范的能力。鼓励病人参加各种工娱疗活动,减少或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兆红,陈淑娟.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原因与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3,11:835-836.

  [2]李霜.暴力-医院中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30(3):163-166.

  [3]Crraingen C.Australia New Zealand J Psychiatry, 1993,27(2):324-325.

  [4]汪咏梅.护士受精神病人攻击情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2:6.

  [5]陈淑清.精神科护理学[J].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3.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芜市复退军人精神病院,山东 莱芜 271100

作者: 张秋红,张玉国,苏静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