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0期

产科护士疲劳状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疲劳1临床资料运用FAI疲劳评定量表对本院15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其中,有疲劳14例(93。3%),有疲劳的产科护士较无疲劳者疲劳程度严重,具有明显情境特异性。结果表明,疲劳在产科护士中普遍存在。1疲劳的概念疲劳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的症状,俗称累,既可以是正常生理的不适反应,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疲劳

  1  临床资料
   
  运用FAI疲劳评定量表对本院15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其中,有疲劳14例(93.3%),有疲劳的产科护士较无疲劳者疲劳程度严重,具有明显情境特异性。结果表明,疲劳在产科护士中普遍存在。

  2  讨论

  2.1  疲劳的概念  疲劳是一种常见的非特异的症状,俗称“累”,既可以是正常生理的不适反应,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临床表现,还可以是介于病与非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1]。慢性疲劳分为两点,严重程度及伴随症状等满足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4年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则为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是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征候群,其基本特征为新发生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虚弱性疲劳,持续时间26个月,卧床休息不能缓解,而各项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没有明显的异常发现;如疲劳的严重程度或伴随症状不满足CFS诊断标准,则归类为特发性慢性疲劳[2]。由于产科的工作环境、性质和服务对象等的特殊性,长期连续工作在紧张、繁锁、繁忙的环境中,可使人心情压抑、疲乏,对健康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2.2  可能导致产科护士疲劳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2.2.1  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及超负荷的体力劳动  产科护士的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疲劳有一定的关系。产科护士较长时间处于相对固定的姿势,密切观察产程及接生,经常处于应激状态中,易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下肢静脉曲张、肩周炎等。而且,产科护士工作繁忙,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责任大,关系母子生命。经常有急重症,如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抢救等。

  2.2.2  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许多产妇面对临产表现为紧张恐惧,家属也慌乱,产科护士要耐心讲解,还要交待相关注意事项,如住院临产的产妇如厕要注意安全,破膜情况要及时告知护士。新生儿要注意面色及头偏一侧,万一面色青紫及时告诉护士,接生时要指导产妇如何正确屏气用力。

  2.2.3  生活无规律  多种研究资料显示,工作和生活无规律可增加疲劳、降低工作效率。夜班接生,更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保护好会阴,忌出现三度会阴裂伤,缝合时不要穿过直肠壁或留有死腔。

  2.3  预防产科护士疲劳的措施

  2.3.1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不管有无疲劳都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它是解决疲劳的方法之一。

  2.3.2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护士应保证充足睡眠,早餐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3.3  减少环境污染  要及时清理产妇阴道出血的血腥味、汗臭味、羊水及大小便气味,注意开窗通风及室内换气。

  2.3.4  多做一些快乐和有意义的事情  在工作之余培养多种爱好,做一些适量的运动。丰富业余生活,参加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娱乐和文化活动,以缓解精神压力、消除身心疲劳。

  2.3.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产科护士必须加强自身修养,重视心理素质的锻炼,保持旺盛的精力,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3.6  预防各种疾病感染  产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直接接触产妇的血液和体液,有感染的危险。因此,应注意预防各种感染。

  2.3.7  接生前的充分准备  接生前做好充分准备、接生时沉着应对,则可消除紧张情绪,以轻松、自信的心态投入工作。

【参考文献】
    [1] 汪 琪,汪 妹.初中学生疲劳症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2(14):458.

  [2] 龙云铸,范 学.慢性疲劳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1):70-71.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泰县医院妇产科,福建 长泰 363900

作者: 林建芬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