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14期

胰岛素致皮下脂肪萎缩12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脂肪萎缩胰岛素糖尿病脂肪萎缩是指身体某些部位皮下脂肪缺乏,特点是局部皮下脂肪减少,皮下注射胰岛素后可诱发。现将胰岛素致皮下脂肪萎缩12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5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伴皮下脂肪萎缩12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0例,年龄12~67岁,平均45。1TDM2例,2TDM10例,全......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脂肪萎缩 胰岛素 糖尿病

  脂肪萎缩是指身体某些部位皮下脂肪缺乏,特点是局部皮下脂肪减少,皮下注射胰岛素后可诱发 。现将胰岛素致皮下脂肪萎缩12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5年7月至2007年7月收治糖尿病患者伴皮下脂肪萎缩12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0例 ,年龄12~67岁,平均45.2 岁。病程1~26年,平均15.6 年。1TDM 2例,2TDM 10例,全部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进行治疗,使用动物胰岛素者7例,诺和灵30R 3例,优泌林70/30 2例,发生皮下脂肪萎缩的时间为皮下注射胰岛素后3~12个月。伴皮肌炎及干燥综合征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肝病1例,高胰岛素及低C-肽并多次发生低血糖者2例,胰岛素抗体阳性1例。发生皮下脂肪萎缩后停胰岛素者10例,指导饮食及运动,改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血糖平稳下降,半年后皮下脂肪增多,3年后渐渐恢复;2例1TDM改用小剂量诺和灵R多次皮下注射,并口服泼尼松,皮下脂肪萎缩未加重,后改用诺和灵强化治疗,未发生新的皮下脂肪萎缩,原发生皮下脂肪萎缩处慢慢接近正常。

  2  讨论

    脂肪萎缩在临床上少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先天性脂肪萎缩(CGL;Berardinelli-Seip syndrome)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明显的家族史。出生后不久发病,青春期前可伴糖尿病、黑棘皮病、胰岛素抵抗、高甘油三酯血症、反复发作性胰腺炎,食欲增加,基础代谢率高,血中瘦素低[1]。青春期四肢和皮下脂肪缺乏,其他部位脂肪沉积,主要发生在北欧的高加索人[2]。获得性脂肪萎缩与自身免疫相关,其中,完全性脂肪萎缩(AGL;Lawrence syndrome)多发生在儿童,可致体型改变;部分性脂肪萎缩(APL;Barraquer-Simons syndrome)常发于女性,同时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硬皮病等。脂肪萎缩常始于颜面部,延至臀部,伴下肢脂肪的沉积。HIV感染者接收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可出现面部、四肢和躯干皮下脂肪缺乏,内脏脂肪反而增加。因药物、压力、脂膜炎可诱发局限性脂肪萎缩,也可能为特发性局限性脂肪萎缩[3]。本文病例男:女=2:10,均为糖尿病因血糖高,皮下注射胰岛素后诱发局部脂肪萎缩,属获得性脂肪萎缩。本组脂肪萎缩主要发生在胰岛素使用3~12个月,注射部位出现病变,停用胰岛素后未再加重,3年后病损部位渐渐恢复正常,可以证明患者的脂肪萎缩与胰岛素有关。
   
  文献报道,使用胰岛素导致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多是由于低纯度的动物胰岛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或脂肪溶解所致,本组有7例,1DM多见。近年来,重组DNA技术生产的人胰岛素广泛使用,这种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本组3例患者使用诺和灵30R ,2例患者使用优泌林70/30,均为预混人胰岛素,含有鱼精蛋白及氯化锌,产生了抗原抗体反应。胰岛素导致的脂肪萎缩机制尚未阐明,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免疫反应,有报道与血中高胰岛素自身抗体(IAA) 及注射部位附近皮下有胰岛素和免疫球蛋白G的存在有关[4]。局部过多的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免疫反应,抑制了脂肪的分化所致。

    本文4例伴免疫疾病,1例伴高胰岛素及胰岛素抗体阳性,提示这些患者伴有免疫功能紊乱,也是局部脂肪萎缩形成的获得性免疫反应的因素之一。 获得性脂肪萎缩的治疗方法是停用胰岛素。本组停胰岛素后,改口服降糖药,2例给予泼尼松治疗、小剂量人胰岛素脱敏,收到良好效果。有文献提出,可用他汀类、噻唑烷二酮(TZD) 药物等治疗脂肪萎缩[5],其机理及效果待试验室和临床证实。

【参考文献】
    [1]Jaquet D,Khallouf E,Levy MC.Extremely low values of serumleptin in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generalized lipoatrophy[J].Eur.JEndocrinol,1999,140(1) :107-109.

  [2]Garg A,Peshock RM,Fleckenstein JL.Adipose tissue distribution pattrn in patients with familal partial Lipodystriphy (Dunnigan variety)[J].J Clin Endocrinol Metal,1999,84(1):170-174.

  [3]Shelly Bhayana,Robert A,Hegele.The molecular basis of genetic lipodystrophies[J].Clinical Biochemistry,2002,35:171-177.

  [4]Reeves WG,Allen,Tattersall RB.Lnsulin induced lipoatrophy evidence for an immune pathogenesis[J].BMJ,1980,1:1500-1506.

  [5]Robert A,Hegele.Treatment of partial Lipodystrophy: can the zebra us about the hoese?[J].Drug Discover Today,2004,1(2):195-203.


作者单位:1.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北京 房山 102400;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作者: 王素梅 冯晋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