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第20卷第24期

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对120例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以80例小学生家长作为对照组。结果:脑瘫患儿家长SDS的标准总分、抑郁症发生例数、发生率分别为(49±8。......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120例脑瘫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以80例小学生家长作为对照组。结果:脑瘫患儿家长SDS的标准总分、抑郁症发生例数、发生率分别为(49±8.03)分、29例、2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6.12)分、7例、8.6%,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SCL-90阳性总分和阳性项目,以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及国内常模(P<0.05~ 0.01)。结论: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普遍受到影响。

【关键词】  脑性瘫痪;家长;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症状在婴儿期出现,有时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或感知障碍[1]。在长期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必然会对家长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和较重的经济负担。本文以到我院康复矫形中心住院和门诊康复训练的脑瘫患儿家长120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到我院康复矫形中心住院和门诊的脑瘫患儿家长120例(简称脑瘫组),其中,男性48例、女性72例,平均年龄(31.4±6.2)岁,所有脑瘫患儿的诊断与分型均符合1988年全国脑瘫座谈会诊断与分型标准[2]。对照组小学生家长8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32.8±7.06)岁。

    1.2  方法

    1.2.1  工具  所有资料均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4] 作为测评标准。SDS由20条题目组成,分4个等级:A:没有或很少时间(过去一周内,出现这类情况的日子不超过一天);B:小部分时间(过去一周内,有1~2天有过类似情况);C:相当多时间(过去一周内,3~4天有过这类情况);D: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过去一周内,有5~7天有过这类情况)。正向题目为1、3、4、7、8、9、10、13、15、19,选A为1分、B为2分;C为3分、D为4分。反向题目为2、5、6、11、12、14、16、17、18、20,选A为4分、B为3分、C为2分、D为1分。SDS≥50分确定为抑郁症;SCL-90由90个项目组成,分为5个等级(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采用0~4分评分制[5],即没有为0分、很轻为1分、中等为2分、偏重为3分、严重为4分。

    1.2.2  调查方法  先对调查对象进行必要的解释,要求家长根据1周内的实际感觉独立填写,并在30~40分钟内完成这两份自评量表的测评。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对结果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结果见表1、表2和表3。表1  两组SDS分及抑郁症发生率比较表2  两组SCL-90因子分比较表3  脑瘫患儿家长SCL-90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

    由表1可见,脑瘫患儿家长SDS标准总分及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由表2和表3可见,脑瘫患儿家长SCL-90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和偏执4个因子无显著差异(P>0.05),而阳性总分和阳性项目以及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及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

    2.2  脑瘫患儿家长SCL-90中排列前10位的症状  ①容易烦躁和激动83例(69.2%),②睡得不深不稳80例(66.7%),③感到紧张或易被激怒73例(60.1%),④过分担忧70例(58.3%),⑤头痛58例(48.3%),⑥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55例(45.8%),⑦对事物不感兴趣49例(40.8%),⑧感到精力不足或比以前差多了44例(36.7%),⑨感到别人不理解、不同情您43例(35.8%),⑩觉得大多数人都不可信任39例(32.5%)。

    3  讨论

    应激反应是指个体因为应激源所致的各种生物、心理、社会、行为方面的变化,常称为应激的心身反应。心理应激反应在健康和疾病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6]。当家长得知自己的孩子被诊断为脑性瘫痪,尤其是得知脑性瘫痪的预后不理想时,其心理打击是非常大的。随着漫长的康复治疗过程,家长对孩子的走路、生活自理、学习,甚至其长大后的生存都会有很大的担忧。这些长期的精神压力,加上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所要付出的经济负担,都是比较严重的应激源,在这些应激源的长期作用下,必然会导致脑瘫患儿家长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不良反应

    本文用SDS和SCL-90来测评脑瘫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 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脑瘫患儿家长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该量表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在120例脑瘫患儿家长的调查中,虽然脑瘫患儿家长SDS标准总分在整体上没有达到抑郁症的评定标准,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脑瘫患儿家长抑郁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脑瘫患儿家长SCL-90阳性总分和阳性项目高于对照组及国内常模(P<0.05~ 0.01),表明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普遍受到影响,具体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因子上。至于脑瘫患儿家长在强迫、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得分与对照组及国内常模无显著性差异(P>0.05),是由于人类的心理状态具有主动应付机制[7],随着时间的延长,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适应状态。

    脑瘫患儿需要早期、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以及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果脑瘫患儿家长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将必定会直接影响患儿接受长期、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甚至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有报道称,有部分家长(14%)会放弃对脑瘫患儿的治疗[8]。

    因此,改善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提高脑瘫患儿康复效果起关键性作用,这应引起从事儿童脑瘫康复同行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吴梓梁,高铁铮,陈达光,主编.儿科学[M].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2(1):355.

[2] 林 庆.小儿脑瘫的定义、诊断条件和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1989,27(3):162-163.

[3]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增刊):160-161.

[4]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25.

[5] 宋专茂.心理健康测量[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227.

[6]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

[7]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48-160.

[8] 黄亚玲,王华荣,姚莉,等.脑瘫患儿监护人情绪及心理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1(12):694-695.


作者单位:广州市社会福利院,广东 广州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