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5期

住院精神分裂症用药情况分析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安康管治所住院精神分裂症临床用药状况。方法:自制调查表,分别调查2003年、2008年的用药情况并对使用药物比较分析。结果:2003年单一用药44。44%、联合用药55。...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安康管治所住院精神分裂症临床用药状况。方法:自制调查表,分别调查2003年、2008年的用药情况并对使用药物比较分析。结果:2003年单一用药44.44%、联合用药55.55%,合并使用安坦74.44%,使用药物为传统抗精神病药(APD)和非典型APD氯氮平。2008年单一用药38.26%、联合用药61.73%,合并使用安坦12.17%,应用药物除原来药物外还有新型非典型APD。结论:药物应用有较大改进,新型非典型APD得到应用,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者明显减少。但联合用药比例过高,新型非典型APD应用较低。

【关键词】  住院;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

  自1980年起广州市对严重危害社会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精神障碍者实施强制收容治疗,我院为定点收容治疗单位,同时建立了精神病安康管治所。为总结经验及对今后工作改进提供参考资料,现对这一特殊群体中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均为曾出现严重危害社会和他人生命财产的精神障碍者,经司法精神病学鉴定诊断患有精神分裂症且无责任能力,并经广州市公安局预审监管支队批准而强制收容并接受抗精神病药物(APD)治疗者,年龄不限,剔除因患躯体疾病而影响APD使用者。2003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者90人,为第1组,均为男性,于1980年至2003年9月入所,年龄18~70岁,平均(41.0±7.5)岁,入所时间1个月~23年,平均(8.0±8.5)年。2008年3月符合入组标准者115人,为第2组,均为男性,于1980年至2008年2月入所,年龄22~74岁,平均(42.0±8.5)岁,入所时间1个月~27年,平均(8.8±9.0)年。两组间年龄、入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自制调查表,分别以2003年10月9日和2008年3月15日为时点,逐项填写一般资料与用药情况。APD剂量按效价比转换成氯丙嗪剂量。分别比较用药品种、剂量、方法与合并使用抗胆碱药物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 用药方法 

  第1组单一用药40例(占44.44%),联合用药50例(55.55%),其中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48例,合并使用情感稳定剂和抗抑郁剂各1例。第2组单一用药44例(38.26%),联合用药71例(61.73%),其中两种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69例,合并使用情感稳定剂和抗抑郁剂各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2 用药品种

  第1组使用的药物有传统APD与非典型APD氯氮平,单独或合并使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氯丙嗪(50例)、奋乃静(37例)、氯氮平(34例),联合用药形式主要为传统APD与氯氮平合用。第2组使用的药物有传统APD、非典型APD氯氮平和新型非典型APD,单独或合并使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氯丙嗪(59例)、氯氮平(45例)、奋乃静(24例)。联合用药形式主要为传统APD与非典型APD的合用。新型非典型APD单独或合并使用29例次,占25.22%,其中维思通18例、阿立哌唑7例、奎硫平4例。用药构成有显著差异(P<0.05)。

  2.3 APD使用剂量 

  APD使用剂量分为低剂量(APD≤300 mg)、中等剂量(300 mg500 mg)组。第1组使用低剂量35例,平均(222.85±66.70) mg;中等剂量35例,平均(392.28±42.50) mg;高剂量20例,平均(588.00±92.80) mg。第2组低剂量39例,平均(212.82±112.50) mg;中等剂量40例,平均(395.50±40.70) mg;高剂量36例,平均(648.60±134.66) mg。两组间比较仅高剂量组的药物剂量有显著差异(t=1.79,P<0.05),其它两组的药物剂量和各组人数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2.4 合并应用抗胆碱药情况 

  第1组使用安坦67例,为74.44%;第2组14例,12.17%。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3 讨论

  3.1 关于用药方法 

  本组资料显示无论是2003年组还是2008年组单一用药比例均偏低,分别为44.44%和38.26%,而联合用药的比例过高,达到55.55%和61.73%,和司天梅等的调查结果单一用药74.07%、联合用药25.93%有很大区别[1],而与李小军的研究结果联合用药61.90%相接近[2]。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应用原则为单一用药、逐渐加量,在以治疗量治疗一个疗程后确实无效时再考虑换药或联合用药。联合用药虽有可能因药物的互补作用产生预期的综合治疗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产生不良反应的机会,对药物剂量的控制与调整也增加了难度,应尽量避免。本次研究对象联合用药比例较高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多数对象为病程长、病情迁延、多次反复发作,难以用单一药物控制;二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及氯氮平不良反应较突出,而近几年研发上市的新型二代非典型APD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医生有试用的意愿,为此予合并使用;三是合并用药者如病情稳定且不良反应不突出,一般不会随意更改治疗方案。

  3.2 关于用药频率 

  本次研究显示APD应用的格局没有显著变化,与国内兄弟单位的情况基本相当[2],仍以传统APD为主,氯丙嗪、氯氮平、奋乃静的使用频率很高,而新型非典型APD的使用比例较低,低于西方国家26%~45%的应用比例[3]。氯氮平尽管有诸多的不良反应,亦非第一线抗精神病药物,但因其疗效较好、很少锥体外系症状而受到医生的青睐。

  3.3 药物使用剂量及其它 

  药物使用剂量基本合理,约1/3的对象用维持量、约1/3的对象用中等剂量,不足1/3者使用高剂量的治疗量。但2008年的高剂量组用药剂量较高,可能与其合并使用的新型非典型APD维思通、阿立哌唑的效价高有一定关系。第二组抗胆碱能药物合并使用比率较第一组显著减少,说明用药更加科学、规范,也与合并使用新型非典型APD后不良反应降低有较大关系。

    总之,2008年组较2003年组药物应用有较大改进,部分患者应用了新型非典型APD,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者明显减少。但也存在不足,表现在联合用药过多,使用新型非典型APD者较少等,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司天梅,舒良,于欣,等.10省市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的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152-155.

  [2]李小军.我院2004、2005年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452.

  [3]毛佩贤,王智民,汤宜郎,等. 精神科住院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现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5,15(1):1-3.


作者单位: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 广州 51043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