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民康医学2009年第21卷第12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国民康医学》
摘要:【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吸衰竭护理体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我国北方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护理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的过程中,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和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之外,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治呼衰、肺性脑病(以下简称脑病)的重要措......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吸衰竭 护理体会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我国北方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护理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的过程中,除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和预防各种护理并发症之外,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防治呼衰、肺性脑病(以下简称脑病)的重要措施。

  1  一般护理

    为患者创造空气新鲜和温度适宜的病室环境。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如有水肿应给低盐饮食,如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应多吃含钾的食物。加强皮肤护理,以免发生褥疮。了解患者的心理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2 呼吸衰竭的护理

  2.1 严密观察病情 

  即早期发现呼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呼衰发展。对新入院患者要了解和掌握基础病与常见诱发呼衰的因素。细致观察病情变化是及早发现呼衰的重要环节,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强度等变化。如发现呼吸深、长、快可能有酸中毒发生;如遇有呼吸节律不齐、深浅不一或暂停,是中枢性呼衰的先兆;如呼吸窘迫、紫绀、辅助呼吸肌也参与,可能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如出现鼻翼?动,表示有缺氧,是呼衰的早期发现;如四肢末梢及口唇黏膜明显紫绀并逐渐加重则为呼衰加重表现。肺脑除了有心衰、呼衰等临床表现之外,还将发生神经精神症状。因此,需要严密观察病人神志与精神状况,如出现嗜睡或躁动不安、神志恍惚说明已进入肺脑早期。如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则肺脑可得到控制;如昏睡、昏迷或抽搐表示肺脑加重。

    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如血压下降、脉速、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除提示心衰加重外,可能出现循环衰竭(心源性休克),应予重视。若皮肤黏膜出血和注射针眼出血或渗血,要考虑DIC;如尿少、无尿,除见于心衰加重外,可能合并肾功衰竭;如呕血、便血或柏油样便,则为消化道出血,多见于应激性溃疡。

  2.2 保持呼吸道畅通 

  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缺氧、防止继发感染最简便有效的办法是促进排痰,而呼衰患者往往无力排痰。因此,要鼓励患者咳痰,帮助患者变换体位以利于痰液排出。轻拍患者背部可使痰液排出;如痰液黏稠可行蒸气吸入或超声吸入以湿化气道,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雾化吸入特别适用于肺脑患者,常用糜蛋白酶加入生理盐水雾化吸入,也可用氨茶碱、抗生素等。临床应用黏液溶解药物痰易净、氯化铵也利于痰液咳出;应用氨茶碱、舒喘灵等支气管扩张剂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缓解症状。如发现患者呼吸浅而快,紫绀加重,听诊痰鸣音明显时,应立即吸痰,吸痰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内吸引。能否正确掌握吸痰方法,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如果吸痰管插入过浅或未插入气管常导致抢救失败。

  2.3 纠正缺氧 

  呼衰时,特别是出现肺脑时,患者均严重缺氧,必须及时给氧。我院通常用鼻塞吸氧,注意检查有无分泌物堵塞,如堵塞物未及时清除就会影响吸氧效果。如出现嗜睡、呼吸表浅,提示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应控制吸氧,并应用呼吸兴奋剂。如为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应采用持续低流量给氧(1~3L/min)。如急性呼衰时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应给高浓度氧吸入。

  2.4 观察抗生素和洋地黄等药物副作用 

  肺心病呼衰常合并感染、心衰,在使用抗生素及洋地黄时,药物剂量要比成人小(一般为成人量1/2~2/3),要精心选择抗生素,并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长时间或大剂量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甙类抗生素,常会导致肾脏毒性或第八对脑神经损害。洋地黄制剂可引起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呼衰患者夜间呼吸困难多较白天重,半数以上患者入睡困难,如给予呼吸兴奋剂,可减轻呼吸困难而入睡;如注射呼吸兴奋剂仍烦躁不安而不能入睡,可应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则收到较好效果,也未诱发肺脑,但在睡眠过程中应加强巡视,观察患者呼吸状态和呼吸道有无痰液堵塞,以防窒息。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老年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