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0期论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9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漫长,经久不愈。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溃疡性结肠炎57例,其中男31例,女26例。2方法随机将57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1g/次,4次/d,同时中药保留灌肠。...

点击显示 收起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程漫长,经久不愈。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溃疡性结肠炎57例,其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19~72岁,平均41岁;病程为3个月~21年;其中初发11例。临床症状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全部病例均采用大便细菌培养2~3次,无致病菌生长,阿米巴滋养体为阴性。纤维结肠镜检查,57例均见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正常的粘膜下树枝状小血管模糊不清或消失,粘膜面呈颗粒状。其中13例有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接触性出血,5例有溃疡形成,入选病例全部排除感染性腹泻及肠道肿瘤

    1.2 方法 随机将57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1g/次,4次/d,同时中药保留灌肠。方药组成:白头翁40g,地榆20g,黄连18g,苦参30g,白芍30g,酒大黄15g,黄柏12g,秦皮、木香、甘草各10g。冷水泡药30min,文火煎取100ml,加水再煎成100ml,两药液混合,便后灌肠治疗(药液温度要适当),每日2次,每次注入100ml。对照组27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次,4次/d,疗程为4周。疗程结束后均予柳氮磺胺吡啶减量维持治疗。其中急性暴发1例,用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治疗。记录患者腹泻症状好转及消失时间,定期复查血象。疗程结束后均复查纤维结肠镜。并作统计学处理。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全部或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纤维结肠镜检查病变减轻;无效:症状同前或加重,纤维结肠镜检查无变化。

    2 结果

  治疗4周结束后,治疗组30例中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1例(为急性暴发型病例,由于并发中毒性巨结肠,中途转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27例中治愈15例,好转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各有轻度恶心、呕吐3例,未作特殊处理,无其它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主要由于免疫机制异常,涉及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并和遗传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肠癖”、“痢疾”、“下痢”、“便血”等范畴,饮食不节、脾虚湿阻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尽管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尚无惊人的突破,但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抗炎治疗基础之上,应用中药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作用于病灶,既便于发挥药效,又可避免胃肠消化液对药物有效成分的破坏,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疗效,达到尽快控制症状,维持缓解的目的。   本组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治疗结束时,除1例并发中毒性巨结肠,转外科手术外,治疗有效率达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5%(P<0.05)。因此,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简便易行,值得提倡。

  (收稿日期:2004-06-18) (编辑日 强)


  作者单位:435002湖北省黄石市第二医院

作者: 马红兵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