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2卷第12期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56例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青壮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56例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过治疗,总优良率为92。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创伤小,功能恢复快,股骨头修复彻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青壮年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56例Ⅱ~Ⅲ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过治疗,总优良率为92.8%。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创伤小,功能恢复快,股骨头修复彻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治疗 青壮年股骨头坏死
     
  2002年4月~2003年8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56例,经过8个月~3年随访,取得明显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16~45岁,平均25岁。左侧髋关节21例,右侧髋关节15例,双侧髋关节20例。有髋关节外伤史者18例,长期或间断大量服用激素史者15例,长期大量饮酒史者16例,原因不明者7例。按Ficat分期,ⅡA期24例,ⅡB期18例,Ⅲ期14例。自发病到就诊时间6个月~2年,平均就诊时间为1.5年。
   
  1.2 症状体征 本组5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髋关节疼痛,早期为间歇性,后期发展为持续性,依据疼痛部位,21例为闭孔型,19例为外侧型,16例为后侧型。活动受限,以外展内旋活动范围进行性减少为特征。跛行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Thomas征、“4”字试验阳性,屈髋内收时疼痛加重。此外,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患肢短缩,肌肉萎缩,Nelaton线上移等。
   
  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均摄髋关节正位及蛙式位片,出现负重区软骨下骨塌陷或股骨头变扁,无明显关节间隙狭窄及髋臼退行性改变。26例行CT检查,可依据不同分期表现为“星芒征”、“半月征”,股骨头出现塌陷变形,囊性变区与硬化区混杂。11例行MRI检查,T2加权均表现为典型“双线征”。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疗法 以桃红四物汤为基本方,药用桃仁9g,红花8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枳壳10g,川牛膝15g,续断10g,杜仲10g,甘草6g。随证加减:疼痛严重者加玄胡、香附各9g,关节活动差者加乳香、没药各10g,X线片硬化坏死骨明显者加三棱、莪术各10g,骨质疏松、囊性变明显者加骨碎补、补骨脂各10g。每日服1剂,加水800ml,温水浸泡20min后,文火煎2次,混匀后取汁400ml,早晚各1次,1个月为一疗程。
   
  1.4.2 手术方法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取仰卧位,手术取S-P切口,常规显露髋关节,可将髋关节轻柔脱位,检查股骨头软骨色泽、弹性及软骨皱褶范围,对于浅表型股骨头坏死可以自股骨头凹处以4~6mm环钻开窗,清理坏死骨,单纯进行松质骨颗粒加压植骨,而次全头及全头坏死的患者可以在头颈交界处开窗清理病灶,采用松质骨颗粒及旋髂深骨瓣植入,必须将塌陷关节面恢复起高度,以恢复股骨头的生物力学强度,安放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术后3天后患肢应用CPM机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优:髋关节无疼痛、跛行,X线片示坏死骨修复彻底,重新出现骨纹理。良:髋关节偶发轻度疼痛,无明显跛行,X线片示坏死骨大部存活,股骨头无再次塌陷。可:髋关节轻度疼痛,跛行,X线片示坏死骨修复迟缓,股骨头无再次塌陷。差:髋关节仍疼痛、跛行,X线示坏死骨无修复迹象,股骨头进一步塌陷。
   
  2.2 治疗结果 本组56例,随访3个月~2年,按照上述疗效评定标准,优34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占92.9%。分期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疗效情况 (略)
   
  3 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骨细胞、骨髓细胞及脂肪细胞死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属于中医“骨蚀”范畴。常见的股骨头坏死临床分类方法有Marcus、Ficat、Steinberg [1]  等,其中以Ficat分期为最常用,对于Ficat分期中Ⅰ期及Ⅳ期患者治疗方法较明确,其中Ⅰ期患者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如避免负重、药物治疗及髓芯减压、介入治疗等,Ⅳ期患者多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及髋关节融合术为治疗方案,但是对于Ⅱ、Ⅲ期青壮年患者的治疗,单纯非手术疗法疗效不肯定,而全髋关节置换或髋关节融合术则给患者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故常常采用各种骨瓣、骨膜瓣、髋关节周围截骨术等进行治疗。依据坏死病灶的部位、范围,采取不同的开窗方式,清理病灶要彻底,植骨要注意加压,达到可以有效防止塌陷,恢复股骨头外形和强度,完成股骨头的修复过程的目的。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瘀血不去,新骨不生”。应用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枳壳,可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续断、杜仲、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甘草调和诸药。通过手术进行病灶清理,并植入健康骨质,重新启动修复机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中药发挥作用。同时,中药可以有效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骨质修复,缩短患者病程。药物与手术有机结合起来,可达到标本兼治、祛瘀生新的目的。
   
  总之,青壮年Ⅱ、Ⅲ期股骨头坏死治疗的目的是最大程度恢复股骨头形态与髋关节功能,推迟发生骨性关节炎和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年龄。本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配合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杨述华,孔祥泉,杨操,等.骨坏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7-125.

  (收稿日期:2004-09-16)

  (编辑文 川)  

  作者单位:471002河南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骨坏死科 

作者: 阮成群 张春建 刘兴才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