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3期临床医学

脑电图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诊断价值的探讨(附15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组158例首次描记脑电图(EEG)。结果轻度异常120例,中度异常17例,重度异常7例,阳性率在91。在病脑的急性期EEG活动往往慢波化,EEG主要表现为δ波、θ波增多,可为弥漫性或在弥漫性基础上局灶性慢波化改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脑电图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方法  本组158例首次描记脑电图(EEG)。 结果  轻度异常120例,中度异常17例,重度异常7例,阳性率在91.1%,其阳性结果与发病时间有关,在发病后4~7天阳性率最高。在病脑的急性期EEG活动往往慢波化,EEG主要表现为δ波、θ波增多,可为弥漫性或在弥漫性基础上局灶性慢波化改变。 结论  EEG诊断小儿病脑阳性率为91.1%,临床上可做为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2001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共诊治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病脑)患儿158例,均根据病脑诊断依据而确诊。本组患儿均行脑电图(EEG)检查,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毒性脑炎(病脑)诊断依据 (1)病前1~3周有前驱感染史;(2)急性起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3)不同程度的发热、精神、情绪、行为异常、抽搐发作、肢体活动障碍、走路不稳、嗜睡等病史;(4)伴有或不伴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5)EEG异常;(6)脑脊液为病脑改变或正常;(7)除外其他诊断 [1] 。

    1.2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住院患者,共158例,男104例,女54例;年龄最小32天,最大14岁,<1岁11例,1~3岁19例,3~7岁55例,7~14岁73例。其中143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或持续性高热,88例出现头痛,49例伴呕吐,20例出现精神症状及抽搐,12例头晕、嗜睡,走路不稳2例,腹痛3例,寒战2例,四肢抖动1例,昏迷3例,偏瘫1例,合并胰腺炎4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40例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白细胞总数增高者45例。发病后1~3天就诊56例,4~7天就诊92例,8~15天就诊10例。

    1.3 脑电图(EEG)资料 见表1。

    表1 发病天数与EEG检查结果 (略)
   
    对158例住院患儿首次描记EEG,其结果轻度异常者120例,中度异常者17例,重度异常者7例,正常者14例,阳性率达91.1%,以发病后4~7天阳性率最高。在144例异常EEG中,以δ波为主者19例,以δ波及θ波为主者36例,以θ波为主者70例,尖慢复合波、棘波3例,低幅平坦EEG、全导低电压者10例,α节律不佳者6例。经有效治疗后7天,对102例患儿复查EEG,正常者86例,5例由重度转为中度异常。11例由中度转为轻度异常,1例半年后复查EEG仍为异常。

    1.4 脑脊液改变 对158例患儿进行脑脊液检查,其中56例为病毒性脑膜炎改变。细胞数最高达550×10 6 /L,最低为18×10 6 /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脑压增高者32例。17例中度异常EEG的患儿,脑脊液检查5例异常;7例重度异常EEG的患儿,脑脊液检查2例异常。脑脊液改变其阳性率为30%~35%。

    1.5 头颅CT检查 对158例住院患儿进行头颅CT扫描,10例有脑水肿改变,2例合并有硬膜下积液,1例出现炎性肉芽肿改变,1例有皮质脑萎缩改变。其余均正常。

    2 讨论

    病脑是儿科临床比较常见的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其病情轻重不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或后遗症 [2] 。总结上述病例特点如下。

    2.1 临床症状多样化 除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头痛、头晕、呕吐、嗜睡、走路不稳、抽搐外,尚有不同程度持续性高热、周身乏力、寒战、四肢抖动、腹痛等症状。

    2.2 缺乏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本文158例中仅有40例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例出现意识障碍,1例偏瘫,其阳性率在27.8%。故诊断病脑不能只靠阳性体征。对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而临床上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或无明显原因持续性高热的患儿,应加以重视。

    2.3 脑脊液改变不明显 本文158例患儿进行脑脊液检查,其阳性率30%~35%(包括脑脊液压力改变)。绝大多数脑脊液为正常脑脊液。

    2.4 EEG改变明显 本组病例提示,病毒感染时,脑电图活动往往慢波化,EEG主要表现为δ波、θ波增多,可为弥漫性或弥漫性基础上局灶性慢波化 [3] 。局部或双侧出现阵发性或持续性尖波、慢波、尖慢复合波、棘波及棘慢复合波,α节律不佳,或低幅平坦的EEG,甚至全导低电压。本组病例均显示这一特点。应当指出,由于病脑EEG改变多在发病后2~15天出现(见表1),故EEG描记时间很重要,过早、过晚或患儿年龄过小可能会出现正常EEG [4] 。以下情况可以出现正常EEG:(1)小婴儿尤其是≤2岁的病脑患儿;(2)病脑超早期进行EEG检查时;(3)病脑脑干脑炎型;(4)脑皮质不受累,广泛深层脑白质受累时;(5)病脑小脑炎型 [5] 。当EEG正常而临床高度怀疑病脑时应尽早做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I检查,综合进行诊断。目前EEG对病脑的诊断价值已被人们所公认。本文结果已证实了这一点,其诊断阳性率为91.1%。EEG虽然对病脑不是特异性的诊断标准,因其阳性率高,临床上可作为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在临床上有前驱感染史、EEG异常时,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初步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应考虑病脑的诊断,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因误诊而造成患儿昏迷、严重的后遗症乃至死亡,这点在临床上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吴保敛,王华,叶露梅,等.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385.

    2 王慕逖.儿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365.

    3 孙道开.脑电地形图的临床应用.中华儿科杂志,1994,32(2): 116.

    4 王华,吴保敛.急性病毒脑炎、脑电图磁共振改变与临床诊断及预后关系探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6):395.

    5 吴保敛,王华,王露梅,等.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392.

    (编辑文 静)

    作者单位:024300内蒙古敖汉旗医院儿科

作者: 薄笑红 2005-9-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